我們剖開了“上帝的大腦”,找到了讓他愛上你的捷徑

導讀關鍵詞:記憶心理學/創意重要嗎?/人的記憶廣度/移情別戀or沒印象

我们剖开了“上帝的大脑”,找到了让他爱上你的捷径

我們中國人往往自詡“關係專家”,能夠自如穿梭於紛繁的關係網絡中,熟練掌握人情世故的複雜人際關係。這像極了中國的互聯網營銷環境,比美國、歐洲複雜多倍,且變化無常,微妙與精妙並存,機會與挑戰共在,這使得品牌想要建立和消費者的“親密關係”難上加難,但是~~,既然是中國人“造”的網,咱國人就能玩轉!

品牌總想著和消費者建立經久不衰的親密關係(復購忠誠還主動傳播),而消費者總是朝三暮四。這是一段不公平的”求愛之路”。品牌方的人設總是追求者,消費者多數時候是被追的那個,而且還是被很多人追的那個。根據追求的方式,品牌和消費者的初次建立的關係演變成這麼幾種:

1、單戀型——

品牌拼命追求,送包又送車(各種物質利誘),急吼吼的吆喝“和我在一起吧,我會對你好的。”什麼都做了只差跪舔,可消費者不屑一顧,甚至都不記得你!

2、熱戀型——

品牌方極具洞察,消費者深埋心中的,說不出口的那些小情愫,被品牌一語道中,“太懂我了”一見鍾情,聊(互動)得那叫一個情真意切,於是立即掏錢買單。(PS: 這段關係有個很好的開端,可是,人的適應性實在是太強了,消費者很快會適應你的“優秀”,你得持續優秀,持續“懂”消費者(不斷推成出新)。激情易過,離了誰都能過日子。)

3、欲拒還迎型——

品牌裝清高,裝酷,裝搶手(飢餓營銷),暗地裡牟足了勁,盡情散發荷爾蒙,明面上等著消費者反追。(PS:這一招有風險,萬一實力是虛的(產品力不足),消費者立刻移情別戀。)

寒暄容易,親密難求!這就是品牌方面臨的困境,追求者太多,消費者很作,且不說親密,初次留下個好印象都難。這個時候,品牌方就別先別想著白頭偕老的親密關係了,要的越多,得到的越少,想要跑步,先學會走路。

追求這種“見多識廣”的“熟女”,留下第一印象是有技巧的。讓消費者記得你,是建立關係的第一步,如何“記得”?以下三個記憶要點,必須知道!(敲黑板)

1

消費者是人,人腦的記憶當然有規律可循

記憶第一層——感知記憶

我们剖开了“上帝的大脑”,找到了让他爱上你的捷径

就是字面的意思,人的五感以及第六感能感覺到的所有刺激。原則上,凡是被人看到的、聽到的、觸碰到的、感覺到的所有內容都會進入這一層,(品牌們先別樂觀),人腦的運轉是有條件的,太多信息內容湧入,來不及處理,就會死機。為了避免死機,人腦有超凡防禦手段,就是保持記憶1-2秒,然後迅速刪除(視覺1秒聽覺2秒),也就是說,除非人在2秒內注意(意識)到這個信息,否則立刻遺忘,且忘得妥妥的,一點碎片也不留下。

是不是很環保?(奸笑)這種環保對於品牌來說簡直是暴擊三千點。這意味著,花錢做了那麼多曝光,很有可能只能讓消費者看到2秒鐘,然後......白花花的銀子白砸了!更加不幸的是,看著第三方給到的動輒上億的曝光數據,品牌方還欣慰的以為“我至少觸達了,Ta看到我了,以後我多出現幾次就好了”!(Too naive~)這樣的觸達,每一次都是第一次,然後變成最後一次!

2

記憶第二層——短時記憶

我们剖开了“上帝的大脑”,找到了让他爱上你的捷径

如果信息/內容夠刺激,夠新穎,夠有創意,甚至直擊心靈,恭喜了,你進入了消費者記憶的短時記憶。消費者注意到了你,且對你給出的信息停留且思考了(但還是不能樂觀),因為,現在的營銷環境太嘈雜,即使進入了短時記憶,那也只有......Em......十秒鐘的時間(也許中國的營銷環境會導致這種記憶時間更短)。天啊,這是所有做創意,挖洞察的營銷人的噩夢。熬了幾個通宵,憋出來的足夠感動自己的那段文案,那副畫面,只能讓“親愛的消費者”記住10秒?!像極了醞釀多時,融入所有情感寫的第一封情書,也許對方只看了一眼。(彆氣餒~)你已經做得很好了!

3

記憶第三層——長時記憶

我们剖开了“上帝的大脑”,找到了让他爱上你的捷径

如果能到到這一層,實在可以歡呼雀躍了。恭喜,就快通關了。這一層的記憶保持時間可以是1個小時、3-5天、數個月,甚至是永遠。如果你足夠特別,你會被念念不忘,經常被提起,甚至忍不住要把你介紹給周圍的親自朋友外加閨蜜兄弟(成功種草)。

這一關有獨特的通關秘籍,你必須要讓消費者心甘情願的和你“約會”,且約會的時間越長越好,次數越多越好,約第一次的時候,就要想好下一次約會的節目單。這就意味著,你拋出的廣告/信息/內容,必須具有互動性,才能讓消費者願意和你待在一起深度溝通,你儂我儂。或者,還有一種無賴的做法,就是一個單調的內容,在10秒的短時記憶內,重複個多遍,硬生生的推銷自己,em...理論和實際上都是有效的,但是這種霸王硬上弓的綁架式求愛,太降身份,顯得很不自信,沒品還很LOW,而且“一起坐著搖椅慢慢變老”的可能性看著也不大!

我们剖开了“上帝的大脑”,找到了让他爱上你的捷径

從小到大,從家人到同學,從朋友到愛人,追求持久的“親密關係”,是所有人畢生的追求。在營銷中,追求和消費者的親密關係,也是品牌的終極使命。關係都是需要經營的,專業上,我們稱之為消費者的精細化運營,經營的手段多種多樣,每個人,每個品牌都值得獨樹一幟,盡情散發自己的魅力。

在這段關係中,有的是一見鍾情,有的是日久生情;有的能患難與共,有的會移情別戀;但所有關係的經營都有一個聽著像廢話的普世道理:正面溝通,不要逃避,不要有誤解!這大概也是危機公關的要則吧!

人,太有趣了,不管是你的朋友,還是沒有見過面的消費者,關係的建立、維繫,都逃不過一些“人文”法則。做一個有人情味的品牌吧,盡情釋放你的荷爾蒙,懷著一顆真心!

我们剖开了“上帝的大脑”,找到了让他爱上你的捷径
我们剖开了“上帝的大脑”,找到了让他爱上你的捷径

歡迎大家關注米倉課程中翟起老師的“營銷心理學”,

讓我們一起從有趣的角度看營銷!

(把米倉小程序加入你的收藏吧,隨學隨用~)

-戳底部【閱讀原文】可試聽:憤怒的消費者,營銷中的武器效應-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