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在北京不僅是稱呼,更是一種“美德” 你知道嗎?

老北京人對人總稱爺:“這位爺……”;老北京人見面打招呼時互稱爺:“這位爺,您吉祥!這位爺,您也吉祥!”


拜稱對方為“二爺”、“李爺”、“張三爺”、“馬五爺”等等。


“爺”在北京不僅是稱呼,更是一種“美德” 你知道嗎?


不過您可千萬莫誤會,老北京人口中的“爺”與現代漢語中的“爺”並非一回事兒。您可千萬不要用現代漢語中的“爺”字來理解老北京人口中的“爺”。眾所周知,現代漢語中的“爺”字係指祖父或曾祖父等長輩,“爺”是對祖父或曾祖父等長輩的尊稱。而老北京人口中的“爺”字則是一個敬語、或是人與人之間相互打招呼時的禮貌用語。


“爺”在北京不僅是稱呼,更是一種“美德” 你知道嗎?


對人要稱“爺”、相互之間互稱“爺”、甚至可以這樣說,老北京人乃是不稱“爺”字不開口、老北京人見到誰都稱爺:見到七八十歲者要稱爺:“老太爺,您吉祥!”見到五六十歲者又要稱爺:“老爺,您吉祥!”見到三四十歲者還要稱爺:“大爺,您吉祥!”見到二三十歲者亦要稱爺:“二爺,您吉祥!”見到三歲小孩子也要稱爺:“少爺,您吉祥!”

其實,老北京人相互稱“爺”的習俗源於滿族,因為早年間老北京城裡曾居住著許多滿族人,滿族語言中的敬語之一就是“爺”,滿族人見面打招呼時往往是相互稱“爺”。《紅樓夢》一書裡面將賈寶玉稱為“寶二爺”,而曹雪芹的祖上是漢人投旗,他乃在旗之人是也。當然了,現如今在北京人的口中也時常能聽到“爺”,如:膀爺、板爺、倒爺、侃爺、款爺……但很顯然,現如今北京人口中的“爺”與老北京人口中的“爺”已經不是一個味道,而是迥然有別了。

人與人之間相互尊一聲“爺”,從中您能感覺

“爺”在北京不僅是稱呼,更是一種“美德” 你知道嗎?

到老北京人的友善親切和彬彬有禮,從中您還能品味到老北京人之間那種和諧融洽的鄰里關係——街坊鄰里處了幾十年的,每天低頭不見抬頭見,甭說是罵街吵架,就是紅過臉的事情都很鮮見啊!現如今不正是在構建“和諧社會”嗎,那麼我們能否從老北京人相互稱“爺”之中得到點什麼啟迪呢?須知,傳統與現代本就不是猶冰炭不能共器、若寒暑無法同時,歷史與現實更不能一刀兩斷、截然分開。我們就是歷史,歷史就是我們,歷史若與我們毫不相關的話,它也就不是我們的歷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