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造反,為何李淵能夠迅速稱帝,朱元璋則是一拖再拖?

李淵和朱元璋,兩個都是一個王朝的締造者。李淵推翻了隋朝的統治,建立了盛世唐朝。而朱元璋更加了得,以農民的身份推翻了元朝的統治,建立了大明王朝。然而,同樣是稱帝,李淵在剛開始造反的時候就敢稱帝,但是朱元璋卻遲遲未曾稱帝,直到大勢已成。

那麼,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李淵稱帝之時,群龍無首,且自身實力雄厚

李淵之所以敢如此迅速地稱帝,有兩個原因:

一、隋煬帝已死,天下混戰


同樣是造反,為何李淵能夠迅速稱帝,朱元璋則是一拖再拖?


李淵起兵之時的口號,乃是“廢昏立明,擁立代王,匡復隋室”。也就是說,李淵在隋煬帝沒死的時候,還沒敢稱帝。在他起兵以後,他也是先立了隋煬帝的孫子楊侗為隋恭帝,等到隋煬帝被人殺害了,他才接受了隋恭帝的禪位,建立了唐朝。

當然了,這個過程還是十分短暫的,不過兩年,所以才給人一種李淵造反後馬上就稱帝了的感覺。

隋煬帝死後,天下諸侯割據,互相征伐,群龍無首。恰巧在此時,李淵手中卻握著一張最大的王牌,隋煬帝的孫子隋恭帝。


同樣是造反,為何李淵能夠迅速稱帝,朱元璋則是一拖再拖?


這樣一來,李淵接受隋恭帝楊侗的禪位稱帝,不僅能夠樹立自己的正統地位,還能夠收買民心。因為在民眾看來,李淵是延續了隋朝的正統,其他人不過是造反罷了。

事實上,這麼做的不僅是李淵一個,王世充也是這麼做的。而王世充立的皇帝被稱為皇泰主(帝)楊侗,後禪位於王世充。只不過王世充最後失敗了,這才以李淵為正統。

二、李淵身份尊貴,家族底蘊深厚

事實上,無論是原先隋文帝楊堅所在的家族,還是李淵所在的家族,都是北周的大貴族門閥。楊堅之父楊忠號隨國公,李淵則是的唐國公。


同樣是造反,為何李淵能夠迅速稱帝,朱元璋則是一拖再拖?


其實從兩個人建立的朝代國號就能看出,一個為隋(隨)朝,一個為唐朝。可以說,這兩家都是底蘊十分深厚的,其唯一的區別可能就是,楊堅先做的皇帝,李淵後做的皇帝。

而對於楊堅和李淵所在的集團,也有一個很特別的稱呼—關隴集團。說起這個關隴集團,還要從南北朝的西魏說起。

西魏之時,施行的是府兵制,在府兵的頂端設置八柱國、十二大將軍。這些掌握軍權的人,同時也掌握著國家的政權,也就是所謂的軍政一體。


同樣是造反,為何李淵能夠迅速稱帝,朱元璋則是一拖再拖?


也就是說,整個西魏的國家基本上就是掌握在這些家族手裡的。而西魏的後面就是北周,北周的後面則是緊接著的隋朝和唐朝。

至於楊堅的祖上,是十二大將軍之一,李淵的祖上則是八柱國之一。而楊堅建立隋朝以後,不僅沒有對李淵的家族進行打壓,還對其封賞有加,這才造成了李淵家族的強大實力。

朱元璋起兵之時,元朝尚在,強敵環繞

相比於李淵,朱元璋就顯得困難很多了,因為朱元璋和劉邦一樣,都是底層人民稱帝的。這樣的實力在令人敬佩的同時,也有著一個致命的問題,那就是底蘊不足。

事實也的確如此,當時的朱元璋雖然佔據了應天附近的土地,但是卻不是最強的。恰恰相反,在長江上游有陳友諒,下游有張士誠。陳友諒是當時最強大的割據勢力,而張士誠則是首鼠兩端,和元朝勾勾搭搭。


同樣是造反,為何李淵能夠迅速稱帝,朱元璋則是一拖再拖?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的割據勢力雖多,但是元朝還是當時十分強大的存在,誰都無法忽視。

因此,如果當時朱元璋貿然稱王稱帝,就會很快引起元朝的注意,從而引火燒身。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在無數強敵環伺的時候,第一個出頭的往往會死得最快,朱元璋沒那麼蠢。

結束語

李淵的背景雄厚,且處於群龍無首的時候,自然可以通過禪讓的方式快速稱帝,而且名正言順。但是朱元璋則不同,朱元璋不僅自己實力不足,而且當時的元朝還是存在的。如果此時貿然稱帝,會成為眾矢之的不說,還是徹底的造反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