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祥私生活混亂:從他和媽媽的“過分親密”中,我們找到了原因

羅志祥出軌的“瓜”,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讓人吃到撐。

隨著周揚青一篇爆料微博的發出,羅志祥撩妹、約P、多人運動......看得人眼花繚亂,一夜之間,羅志祥跌落神壇,事業遭受了嚴重的打擊。

近日羅志祥的媽媽也對此發聲,表示對周揚青非常不滿,她認為感情的事情不應該公開,自己把周揚青當兒媳,沒想到周揚青直接毀了羅志祥。

到底是周揚青毀了羅志祥,還是羅志祥毀掉了自己?

羅志祥私生活混亂:從他和媽媽的“過分親密”中,我們找到了原因

羅媽媽如此三觀,讓人跌落眼鏡。

其實,當我們看到很多羅志祥和媽媽的親密照片後,我們就知道羅志祥為什麼會成為今天這個樣子了。

羅志祥私生活混亂:從他和媽媽的“過分親密”中,我們找到了原因

毫無邊界感的母子關係

自2005年羅爸爸去世後,羅志祥出席活動,經常把羅媽媽帶在身邊,於是我們看到了羅志祥和媽媽之間很多辣眼睛的互動。

多次在公共場合嘴對嘴親親,甚至舌吻。

羅志祥私生活混亂:從他和媽媽的“過分親密”中,我們找到了原因

衣著暴露的媽媽小鳥依人地躺在兒子懷裡,縱容兒子對自己開黃腔。

羅志祥私生活混亂:從他和媽媽的“過分親密”中,我們找到了原因

某次演唱會上,羅志祥30秒內抖胯126下,然後開葷腔道:“我媽媽受不了,我媽媽真的受不了,我媽媽說你老爸有你的一半就好了!我就要生兩個了!”

羅志祥私生活混亂:從他和媽媽的“過分親密”中,我們找到了原因

美國育兒專家西爾斯曾經說過:愛孩子需要恰如其分,表達愛也有尺度和分寸。只有如此,愛才不會成為變態的掩飾。

對於成年的兒子,羅媽媽不僅僅沒有保持一定的距離,反而毫無底線地和兒子互動,任由兒子說出各種過分的話語,進行各種過分的行為。

男孩接觸的第一位異性是自己的媽媽,所以和媽媽的相處模式就是在塑造男孩未來與異性相處的模式。

羅志祥和羅媽媽這種無界限的親密,模糊了母子相處的正常界限,導致羅志祥無法掌握與異性交往的正常界限和分寸。

還記得臺灣女星狄鶯嗎?12歲才給兒子斷奶,每晚讓兒子摸胸入睡,一直到兒子15歲,有了生理反應,才和孩子分開睡。去年,19歲的孫安佐被爆劈腿知名網紅米砂,導致女方懷孕,事發後,孫安佐卻選擇躲起來。

羅志祥私生活混亂:從他和媽媽的“過分親密”中,我們找到了原因

兒童性教育心理學上有個專有名詞,叫“家庭隱性性侵害”,其中的一個表現,就是和孩子身體的無界限接觸。

換衣服不避諱孩子,上廁所不關門,孩子洗澡任意進出,和異性子女親嘴,撫摸孩子的身體,孩子很大了還一起睡覺,一起洗澡......

在這些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沒有必要太避諱,對孩子親密也只是一種父愛、母愛的表現。實際上你這種毫不避嫌的相處模式,反而會模糊孩子的身體界限,這些行為甚至還會影響孩子正常的心理發育。

這種無界限的親密接觸,讓孩子誤認為在異性面前展露身體是正常的;不懂得身體拒絕他人看自己的身體或者接觸自己的身體;不懂得要和他人保持適當的距離,甚至在被侵犯後毫不知情。

過界的親密,扭曲了孩子的性觀念和獨立意識,會導致孩子在兩性關係中放縱自我,毫無底線。

羅志祥私生活混亂:從他和媽媽的“過分親密”中,我們找到了原因

錯位的母子感情

從羅志祥和羅媽媽一次次辣眼睛的過分親密中,我們可以看到羅志祥是存在一定的戀母情節的。

心理學認為,男人或多或少都有戀母情結,尤其在單親家庭中,父親的缺席,會導致母親很容易將生活的重心和情感轉移到孩子身上,孩子就成為了“丈夫”的角色替補。

看似親密的母子關係實際上變成了錯位的親子關係,孩子不再是孩子,而是成為了一個異性。

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出現戀母情結。如果再加上性教育的缺失,就很容易讓孩子模糊了與異性的邊緣意識,導致孩子對待性的態度隨便。

在綜藝《媽媽是超人》中,董潔和兒子的相處就非常有問題。

她說跟兒子頂頂在一起,自己像戀愛中的女人。

羅志祥私生活混亂:從他和媽媽的“過分親密”中,我們找到了原因

7歲的頂頂不但不能單獨睡覺,要和媽媽在一起,竟然還自稱爸爸。

羅志祥私生活混亂:從他和媽媽的“過分親密”中,我們找到了原因

兩人在一起吃飯,董潔會和頂頂說非常親暱的話,如果兒子的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董潔就非常傷心,甚至還會哭。

羅志祥私生活混亂:從他和媽媽的“過分親密”中,我們找到了原因

照完婚紗照的董潔說,以後等頂頂結婚,把照片拿出來和頂頂的新娘比美。

羅志祥私生活混亂:從他和媽媽的“過分親密”中,我們找到了原因

董潔一系列的表現,已經表現出了一種錯位的母子感情,如果長期下去,會對頂頂的成長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

有戀母情結的孩子在兩性關係處理中,一般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絕對的媽寶男,媽媽成為孩子與異性相處的主導;另一種就是花花公子型,因為“戀母”,所以從未想過對戀愛對象負責。

羅志祥私生活混亂:從他和媽媽的“過分親密”中,我們找到了原因

健康的親子關係應該是怎樣的?

心理學上認為孩子到了3歲的時候,會進入到一個性心理發展的特殊階段——“性蕾期”。

這個時期的孩子開始意識到男女性別的不同,並對此產生好奇:我從哪裡來?為什麼我有“小雞雞”......

當孩子開始進入“性蕾期”後,父母在和孩子的相處中,就應該注意避嫌,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性別界限感,在今後與異性的相處中,孩子才會更懂得分寸,把握尺度。

在某綜藝節目中,張亮提出“不和女兒親嘴”的育兒觀被網友點贊。

他說“如果是女兒的話,還是要教給女兒一些自我保護意識。我現在親她都得親腦門,親頭髮的地方,或者親手背。”

羅志祥私生活混亂:從他和媽媽的“過分親密”中,我們找到了原因

雅基·馬森在《可愛的詛咒》中說:“好父母等於無條件的愛加上明確的界限。”

一個合格的母親或者父親,應該學會理性地,有分寸地對孩子表達愛,不過分依賴孩子,不過分親密,而是和孩子保持適當的距離,尊重孩子,才是對孩子更好的愛護。

神奇麻麻木小暖說:

父母的教育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不管在任何方面,父母都要時刻把握尺度和分寸,擺正自己的位置。在孩子適當的年紀,將孩子逐漸剝離出去。

羅志祥私生活混亂:從他和媽媽的“過分親密”中,我們找到了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