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託大家來評判一下,這位母親究竟是怎麼了?

養育,養育,養容易育難呀!在當今社會應該沒有人會因為吃飯而發愁吧,吃的好與不好是一方面,但是大家總能吃上飯吧,不至於餓死。但是教育呢?把一個孩子教育好真的挺不容易的。

我身邊有這樣一個人,是個14歲男孩的母親,最近給我反映了幾件事,讓我真的是不知該如何是好。我沒有孩子,連女朋友都沒有,所以沒有資格來談教育問題。索性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第一件事:孩子從上六年級開始,不叫爸媽了。在這之前吧,孩子的父親常年在外工作,有時連續兩到三個月不回家,那時孩子只是不叫爸爸,當媽的也沒當回事,畢竟很久不見都生疏了。但是叫媽媽還是經常的。直到有一天發現,孩子開始不叫父母了。那我問道:“他如何稱呼你兩位呢?”他就是沒有稱呼了,比如要背單詞,要檢查作業之類的,就直接說要背單詞,要檢查作業。

這母親越想越著急,真的是愁壞了,甚至說自己是養了個“白眼狼”(形容不懂得感恩的人),萬一以後不會叫了怎麼辦?

第二件事:一家三口一起出去玩,孩子不用父母的水杯喝水了。在只有一瓶水的情況下,只要是孩子父親喝過的,孩子就不喝了,哪怕渴著也不喝了。

母親開始感覺,是不是孩子開始嫌棄自己了,這日過的,幾乎近似於沒有奔頭了。

第三件事:孩子打上小學開始只喜歡和“壞孩子”玩,不僅如此,還會嫌棄那些“好孩子”,不喜歡和那些學習好的孩子一起玩耍,說他們都是一群只會讀書的“書呆子”。

三件事下來,讓這做母親的操碎了心!我能體會到這位母親除了這三點,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其它的三點,甚至是一百點也不足為奇!總是被這些在我看來有點雞毛蒜皮,無關緊要的事,她被纏繞的連生活的激情都快削弱的消失了。

其實在我這個外人看來,家庭條件還是可以的,為了讓孩子就讀我們當地的實驗學校,費盡了心思,最終讓孩子在我們當地一所知名初中就讀,學校可以走讀也可以寄宿,為了孩子,父母便在這所學校附近居住,讓孩子走讀。週六週日時,還會讓他練練鋼琴,他父親還會陪他打打羽毛球之類的,總之過的是在外人看來近乎完美。

就是這種完美,就是這種不敢放手,所有事情都由父母來安排,無論孩子是不是喜歡,總之是讓他上了這所學校,而不是像大部分同學那樣從小學升入定點的普通初中。有時連吃飯都要插手去管,讓孩子吃完米飯不能用自己的筷子去盛菜。近乎變態嚴苛的管理,填鴨式教育,讓本應獨立成長的個體,變成了這位母親的傀儡。

太多了我也不說了,還是那句話,我不是教育家,別說教育了,我連個女朋友都沒有,更沒有自己的孩子。所以大家有什麼想評的想說的,就在下方留言吧。

我們有什麼說的不到位的地方,也歡迎大家指出,我們每一條評論都會看。我們不搞“一言堂”,好的建議我們會虛心接受。

拜託大家來評判一下,這位母親究竟是怎麼了?

孩子需要的是關愛,但不是逆愛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文章,記得關注我們,也可以點贊、轉發、收藏。有什麼想評的、想說的,歡迎在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