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企撤離中國?誰的損失更大?這10大美企一年從中國賺走超8000億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到2010年,中國GDP便超過了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到2019年中國GDP總量達到了99.1萬億元,人均GDP突破了1萬美元。

經濟的增長,十幾億的人口,帶來的是巨大的消費潛力,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1649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0%。

美企撤離中國?誰的損失更大?這10大美企一年從中國賺走超8000億

中國人的消費能力到底有多強?今年2月,胡潤研究院發佈《2020胡潤全球富豪榜》,中國上榜799位,比美國多173位,成為全球十億美金富豪最多的國家,這說明中國有錢人是越來越多,消費能力自然是越來越強。另外,早在2012年,中國就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國。而2018年,全球奢侈品消費規模約3470億美元,中國就達1457億美元,佔比高達42%。

龐大的市場吸引著全球各國的企業紛紛進入中國,開拓市場,投資建廠,在貢獻一定稅收的同時,也是賺得盤滿缽滿。中國還成為了不少品牌在全球的最大市場,依賴性非常強。

美企撤離中國?誰的損失更大?這10大美企一年從中國賺走超8000億

然而,在近日卻傳出美國和日本呼籲本國企業撤出中國,政府還提供搬家費。很多人可能有疑問,是完全撤出中國市場嗎?其實並不是,最多可能是把生產製造以及研發等環節撤出去,就像三星手機,把生產工廠都撤了,但是手機仍然在中國市場銷售。

至於誰的損失更大,這本來是一個雙方共贏的局面,如果真的撤離了,那雙方都會有損失。但我們要看到美日也只是呼籲,企業會不會聽政府的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這幾十年來,美國企業靠著中國市場快速壯大,賺得也是盤滿缽滿。早在2010年,美國中國商務理事會給美國政府的報告中就指出,美國企業一年從中國市場賺取的收入達1500億美元。

而公開數據顯示,到2019年,前十大美企在中國市場實現了超1200億美元(約為8408.28億人民幣)的營收。它們分別為蘋果公司,英特爾公司,高通集團,沃爾瑪集團,通用汽車,美光科技,耐克,寶潔,波音集團以及卡特皮勒公司。

美企撤離中國?誰的損失更大?這10大美企一年從中國賺走超8000億

在中國市場,蘋果應該是最受關注的一個品牌,同時,中國是蘋果全球第二大市場。儘管這幾年,蘋果手機銷售額持續下滑,但在2019年仍然有2750萬部的銷量。蘋果2019財年,營收為2601.74億美元,中國地區的營收為436.78億美元,佔了總營收的16.79%。在蘋果iOS應用市場,從2008年在中國上線以來,到2018年,十年給蘋果帶去了277億美元的收入。

早在2010年,中國就已經成為通用汽車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銷量突破200萬輛。2016年,通用汽車全球銷量突破1000萬輛,排第三,中國市場就貢獻了387萬輛,佔比超過了三分之一。這幾年,通用汽車銷量有所下降,被德系和日系車壓制著。

美企撤離中國?誰的損失更大?這10大美企一年從中國賺走超8000億

英特爾全球最大的市場也是中國,2019年預估貢獻170億美元,佔總營收的23.6%左右。寶潔進入中國市場30年,中國是第二大市場,佔比超過30%,2019財年貢獻超200億美元。耐克2019財年,大中華市場貢獻62.08億美元,佔全球總營收的16%。沃爾瑪中國一年貢獻超800億人民幣。

美企撤離中國?誰的損失更大?這10大美企一年從中國賺走超8000億

據瞭解,截止到2018年,美國在華企業共有1657家,總銷售金額為3453.3億美元(約24196.92億人民幣)。這次疫情發生後,美國企業也紛紛捐款,是外資企業中捐款最多的。

面對幾百億,上千億的市場,美企怎麼捨得放棄,想撤出中國沒有那麼簡單。中國龐大的市場和消費能力,是任何一個品牌都不願意放棄的。至於說美國和日本想建立起自己的產業鏈,那更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中國也是花了幾十年的時間。因此,對於美國和日本的想法,我們需要注意,但不必過度緊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