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在大午做銷售!

我叫盧克輝,現在是大午食品公司的一名員工。從入職到現在,我已經在大午集團工作了33年,做過銷售,管過車隊,在食品公司當過經理,也做過車間副主任。這麼多年來,發生過的很多事情還都歷歷在目。


那些年,我在大午做銷售!


1


我來大午集團上班,也是一個巧合。1987年之前,我在村裡代課,每個月掙45塊錢。後來學校改制,我們這些代課老師就面臨著重新找工作。

正月初六那天,我媳婦兒去買菜,遇到了開商店的孫二午(現副監事長),他們倆拉起了家常。一來二去,二午知道了我的情況,讓我媳婦兒轉告我,大午果園在招人,讓我晚上去找孫(大午)廠長。

當天晚上,孫廠長就說動了我,讓我跟著去換飼料。那時候,鄉親們都不富裕,也沒有多餘的錢買飼料,都是用玉米換。換料的業務員,工資不高,一天只掙兩塊二,但是有提成,多銷多掙。我當時很年輕,不怕累,就想多掙點錢,第二天我就去上班了。

我先是被派到了果園裡掘地,斂壟道。但我一門心思地想跟著去換飼料,就找廠長說了說。從此,我就成了飼料公司的銷售員。第一個月我就掙到了100塊錢。

我們銷售員掙了錢,孫廠長也替我們高興,每次拉著一車玉米回來,他都幫我們扛麻包,卸車。

那時候幹活兒有激情,只要有活兒幹,每個人眼裡都冒光。如果第二天需要送貨,當天晚上就得裝車、灌包。沒有路燈,接根臨時線照亮也能接著幹。反正只要有人一招呼,所有人就都上手,根本沒有加班的概念。

每次幹完活兒,我們總能吃上村兒裡打的火燒,孫廠長再給買點豆腐絲,腸兒肉,蠶豆……現在想想都覺得饞。


2


由於大午的飼料好,到第三個月的時候,我就能掙到300多塊錢了。就這樣,鄉親們認可大午飼料,一傳十,十傳百,口碑也起來了。

當時,大午公司待人真誠,所以我們在十里八鄉換飼料,從來沒被坑過。我記得高林村鎮侯家窯村有一個用戶叫張久寶,常年用大午飼料,當時的行情是:混合料一斤換一斤玉米;一斤肥豬料換一斤二兩玉米;一斤仔豬料換一斤四兩玉米……

有一次,我們要給很多養殖戶送料,到了張久寶家時,天都快黑了。我們一著急,就算錯賬了。他要的是100斤仔豬料,我們按肥豬料算的,這裡外差出了20斤玉米。等我們回過味兒來,已經快回到公司了。怎麼辦呢?我招呼大家先回家,自己騎上自行車就返回去了。張久寶也是個實誠人,說下回換飼料再找兌。

這件事在我的工作範圍之內,我必須把這個事情做好。

當我回到公司時,正好看到孫(大午)廠長夫婦在院子裡。他問我怎麼這麼晚才回來,我就把事情跟他說了一下。孫廠長說,“你這執著勁還真行!咱們在工作中,就得有這種執著的勁頭兒。

那些年,我在大午做銷售!

3


轉眼就過了三年,大午飼料已經名聲在外了,公司開始在周邊設立代銷點。1989年,我全盤接手了定興代銷點,包括欠款。

在當時,要賬是比較棘手的事情。記得有一個經銷商準備轉行,但他還欠代銷點四千多塊錢。起初他承諾,等收了玉米就還款,可後來,他一拖再拖,說碾了玉米賣了錢就還款。那些日子,我天天盯著他家的糧食囤。眼看著他家的玉米屯滿了糧囤,又把玉米賣掉了,可他還是不打算還錢。

這可怎麼辦呢?我通過親戚找了個說和人。當天下午,我們就過去要賬了。

“好漢子要不出沒錢的賬。”經銷商仍不想還錢。

但說和人也是講直理的人,“人家大午不欺不騙,信任你才讓你欠款,你怎麼也得想辦法給他錢。小盧在公司上班,他拿不回錢,只能自己包,你可別坑他……”

好說歹說,從下午一直磨到了天黑,經銷商終於還了錢。我拿到了錢,就開始跟他對麻袋數量(當時都是用麻袋裝料送貨),最終,裡外差了五條麻袋,他也補了錢。

現在,大午集團提倡“不賒欠”。賒欠出去,可能就要不回來。即使能要回來,要付出多少?浪費時間精力不說,還傷感情,運氣不好時,自身還可能受傷害。

多年前,雄縣昝崗鎮有兩個養豬場,相隔二三十里地,都欠豬料款。其中一家養了一百多頭豬,欠了五千多塊錢,我去了有三四次,他都說賣了豬就給錢。終於有一天,他家豬圈裡只剩下了十幾頭豬,骨瘦如柴。

我滿懷希望地跑去要賬,他卻騙我說:豬賣了,還沒拿到錢!

我心想,“光這麼拖著也不行,今天說什麼也得把賬要回去”。於是,我動了個腦筋,說到另一家養殖戶那裡去看看。實際上,我繞了個彎就去他家了。

我拿著賒銷單對他媳婦說,“嫂子,我哥說賣了豬給錢,叫我把賬結一下。”這位大嫂很實誠,當下就開始給我點錢,眼看還差50塊錢就點完了,男的回去了。他衝我喊,說我騙他,還想揍我。

當時我一門心思地就是要賬。心想,反正我年輕,他打我兩下也沒事兒。

我拿出了賒銷單,跟他講道理。好說歹說,差了50塊錢,他說什麼也不給了。我心想,不管怎樣,大數兒要回來就算了,實在不行我就自己出了這50塊錢,心裡也就踏實了。

賣貨賒欠,對業務員沒什麼好處。要賬的時候你是孫子,人家是爺爺。而且,以後再處關係也會覺得尷尬。


4


創業之初的大午人,根本就沒有苦和累的概念。

有一年的大年三十,孫(志華)總帶著我們去清苑要賬,先是從徐水坐公交車到保定,然後倒去清苑縣城的車。到了清苑縣城又倒了一次車,才到了養殖戶家中。經過了一整天的軟磨硬泡,養殖戶才給了錢。

從清苑往外走的時候就黑了,連最後一班到清苑縣城的公交車也停了,沒辦法,我們走了幾十裡地,才坐上了回家的車。

到了徐水縣城,我們幾個人已經是又餓又累了。從縣城到大午公司,如果走大道,估計得走到第二天凌晨。最後還是孫總想了個辦法——插農場的大坑。

就這樣,我們帶著幾萬塊錢,開始上坡、下坡。走到大坑的時候,發現裡面的水都結了冰。眼看誰都不敢往前走,孫總髮話了:“我在前面走,如果漏下我去,你們就別往前走了,漏不下去,你們就跟著我走……”

終於走過了大坑。我們幾個人到家的時候,老遠就看見監事長的平房(老俱樂部南側)還亮著燈。劉會茹主任在門口迎著說:“老天爺,這都12點了,你們總算回來了,吃飯了沒?”

孫總邊掏錢讓劉主任數邊回答:“我們緊趕慢趕才回的家,鞋跟兒都走掉了,上哪兒吃飯去啊?”於是,劉主任趕緊安排人給做飯去了。

我們幾個人癱坐在椅子上時,孫總還在笑呵呵地說,“不管怎麼說,今天把錢要回來了,我這心裡也痛快!”

說白了,那時候的人根本就沒有苦和累的概念,天天如此,活得也坦蕩。

後來,我們業務人員就開始分享經驗了。過年最好別出門,飯店都不開門,有錢都沒處花。從這以後,業務員在出門之前,肯定會預備一箱蛋糕、方便麵。

想想過去,大午集團的發展太不容易,創業一代經歷了艱苦的歲月,深知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經歷了那麼多坎兒,以後還有什麼困難闖不過去呢?不忘過去,我們才能珍惜現在,開拓未來。

那些年,我在大午做銷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