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励志故事,爱因斯坦惊醒梦中人:人之异于业余

你是否抱怨过或正在抱怨着:我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其实我的梦想是......,可迫于生计,理想终究输给了现实。


是这样吗?也许并不是理想输给了现实,而是你对梦想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执著。


科学泰斗爱因斯坦说:“假如一个人的寿命是60岁,工作时间才13年,可业余时间却有17年。”一言蔽之,人之异于业余。


是否有拨开云雾见天明,醍醐灌顶之感呢?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励志故事,爱因斯坦惊醒梦中人:人之异于业余

今天人物传记的主人公周有光,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汉语拼音之父,享年112岁。出生于江苏常州,从小爱好阅读。曰:"三日不读书,寡淡; 七日不读书,食之无味。"


高中就读于常州高级中学,学校提倡学生讲国语和写白话文,可老师却用方言上课,就连文章要求还是写古文,这令他百思不得其解,让他萌生了研究汉语的念头。1923年凭借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上海圣约翰大学。发现学生只讲英文,他自问自答道:“为何只有英文打字机,为何连中文拼音都没有,960万平方公里的泱泱大国,人口第一的中国,情何以堪。冲口而出‘文字改革舍我其谁!’”他找到了人生新的使命,于是主修经济学的同时,他毅然决然地选修了语言学。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励志故事,爱因斯坦惊醒梦中人:人之异于业余

大学毕业东渡日本,学成归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满腔热血却报国无门,只能带着妻儿颠沛流离。1945年抗战胜利,经友人介绍,到新华银行任职。机缘巧合,被派送到纽约华尔街任职。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从未停止过对语言学的研究,业余时间一刻不得闲。1949年新中国成立,他义无反顾放弃高薪回到祖国。虽在银行上班,可他心心记挂,从未忘记自己的使命。银行上班为生计,语言研究是兴趣爱好,更是他毕生的梦想,他丝毫不敢懈怠,孜孜以求之。


1955年召开全国文字改革会议,汉语改革终于被国家提上日程。年过半百的他,迎来了总理的亲自致电邀请。喜极而泣,上苍从不会辜负有心人。会后被委以重任,担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从此不必再为生计而发愁,可以心无旁骛,专职从事语言文学研究。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励志故事,爱因斯坦惊醒梦中人:人之异于业余

正如他的好友爱因斯坦所说:每天利用业余时间钻研感兴趣的事1到2个小时,从不间断、十年如一日,你必将成为这个领域的天才!


周有光,三十年来埋头苦干,把全部业余时间都拿来做语言研究,终于破茧成蝶,带领团队只用了三年时间,就创立了一套汉语字母拼音系统,26个字母千变万化。汉语之美,始于周有光绝不为过。


各位,你还在为不得志而郁郁寡欢、蹉跎岁月吗?赶快醒醒吧,向中华之光周有光学习。用好你的业余时间,实现你真正的人生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