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无尽思念寄心香


《咬文嚼字》:无尽思念寄心香


《咬文嚼字》:无尽思念寄心香



《咬文嚼字》

是追思郝铭鉴先生的丰碑

苏培成

惊悉郝铭鉴先生不幸去世,我十分伤感。我和铭鉴先生交往几十年,彼此相知。他是大才,是出版界的名家。他比我年轻,本来还可以做出更多的贡献,可如今却走在了我的前面,可惜呀!

我面前放着四卷本的《周有光语文论集》,这是铭鉴先生与我合作的产物。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傍晚,铭鉴先生出差来京顺路来我家聊天。我们聊了很多,聊到了周有光先生对语文研究的贡献。我们对周先生都十分敬仰。我对他说:“为了传播周先生的学术思想,我想编几本周先生著作的选集,你那里能不能接受出版?”铭鉴先生立刻回答:“可以。我也早有此心,可以出版四卷本。”他还说:“这是赔钱书。社里的编辑都有创收指标,我没有指标,就由我来做责编。”他又说:“编辑周先生的著作,我的知识不够,要你来协助。”我说:“你的知识比我丰富得多,你不要客气。但我很愿意尽力协助。”他走后,我把这件事报告给周先生,周先生表示同意。很快周先生和上海文化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合同,我和铭鉴先生就进入编辑程序。我和周先生商订了入选的篇目,我把入选的著作复印后做初步编辑加工,然后寄到上海铭鉴先生那里,由他排版打出小样,再寄还给我,由我校对。几经往返,书稿编校完成,交周先生审定后付印。我们的合作十分顺畅,2002年初出版问世。周先生的生日是1月13日。铭鉴先生赶在周先生生日那天专程来到北京,然后我们一起去周先生家祝寿并送交样书。周先生十分高兴,翻阅样书表示满意。这部《周有光语文论集》汇集了周先生语文思想的精华,不包含其他杂质,是研究周先生学术思想的善本。《论集》出版后不久,被评为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特等奖。发奖那天,周先生要我陪他去中国人民大学领奖,可是正值中日韩第一次汉字学术讨论会开幕,我是中方代表,不便请假。后来得知周先生在领奖会上做了精彩发言。人的寿命是有限的,而优秀的学术著作的影响要长久得多。没有铭鉴先生的支持,这部著作是很难出版的。

前两天我刚收到了今年第3期的《咬文嚼字》,刚刚读完铭鉴先生的大作《为何“指手画脚”用“画”,“出谋划策”用“划”》,谁能料到这竟然成为铭鉴先生的绝笔。《咬文嚼字》是铭鉴先生贡献给语文事业的厚礼。从它的创刊号我就是它的忠实读者,从中获益匪浅。我听铭鉴先生说过,创办一种刊物不难,难的是要与时俱进,常办常新。《咬文嚼字》经过多位编辑部同仁的努力,不断丰富,已经站稳了脚跟。这是一本小刊物,但25年来却产生了大影响。铭鉴先生的创始之功发展之功不可磨灭,如今又成了追思铭鉴先生的丰碑。

最近几年,我经历了几次生离死别的创痛。我的老伴患癌症走了,我的兄嫂走了,我的婶母走了,我的弟妹走了;我的好同学,如贵州大学的王锳教授走了,复旦大学的孙锡信教授走了;我敬仰的学界专家有几位也走了,如今铭鉴先生又突然离去。人总是有生有死,这是无可奈何的事。为了抒发怀念之情,我仅敬献心香一瓣祝逝者安息。

(本文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