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们》:仰望星空,仰望大师的风骨,和人老心不老的精神气

沈从文裹着被子写作,郁达夫前来看望,看到他冻得发抖,二话不说抖掉自己围巾上的雪花,披在了沈从文身上;黄永玉一直都在创作的路上,他常说“我每年都想做有意思的事”;王世襄较真而直言不讳,不是自己写的书,就算给人留下不讲情面的印象也绝不签名;方成一心构思漫画,拨错了宿舍的电话,却问是不是别人走错了地方;汪曾祺吃完大闸蟹能剩下完整的螃蟹壳,喜欢趁着烧水煮面条的空隙作画……

人民日报编辑,作家李辉以一部《先生们》写30多位重量级文坛大师,重拾昔人旧事,再现大师风骨。书中附有来往信札、旧日留影、大师手稿等诸多珍贵的一手资料,让我们得以近距离地看到那些备受尊崇的先生们。

《先生们》:仰望星空,仰望大师的风骨,和人老心不老的精神气

仰望星辰,仰望先生们的背影

看完这本书,笔下的文字敲敲打打,来回删减,总觉得落笔写不出心中的敬仰和热血沸腾。“先生”两个字大气,且荡气回肠,好像只那么一声称呼,便囊括了他们一生的匠心,才华和风采,让人心生敬意。巴金、冰心、梁漱溟、沈从文、黄永玉、汪曾祺、周有光……作者李辉写和先生们交谈的情景,写与先生们的书信往来,写先生们的日常和回忆,字字真情。

印象很深的一个片段,是李辉和张允和谈话,周有光听不清楚,自个埋头在一旁打字。但听到李辉说他也用夏普文字处理机的时候,周有光突然抬头大声说:是吗?你也用这个。这个处理机的拼音系统,是我设计的。

读至此,总觉得周有光先生特别可爱,特别是那大声说话里面的骄傲,就像是被人夸奖的小孩子一样,或许,他抬起头来的时候,眼里也有星星吧。

先生们工作热忱,有像常书鸿那样突然起意,因塞纳河畔书摊的偶然翻书,就执意归国守护敦煌,留下妻子儿女在异国他乡的,也有十几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反复打磨自己的专业技能的。但他们对自己的作品,都像对自己的孩子,投注了全部的心血。

于他们而言,那是一生的事业,也是自己一生的热爱,他们宁愿不休息,也不想停下向前的脚步,足实让人敬仰。

《先生们》:仰望星空,仰望大师的风骨,和人老心不老的精神气

你未曾见过的先生模样

写郁风先生在狱中把小草当大树,青苔作草原,手纸折蒙古包,在黯淡无光的日子里想象自己去过的内蒙古大草原;写张允和先生和晚辈笑谈自己与周有光先生相濡以沫的浪漫爱情;写吴冠中先生充满激情又容易冲动,是带着几丝辛辣的老姜;写汪曾祺先生生活中几乎烟不离手,酒桌上常常酒不离手;写潘旭澜先生给学生批作业寄予的厚望;写姜德明先生的嗜书如命;写范用先生的童心未泯,直爽率真……

我们寻常未曾见过的先生们的模样,被李辉先生用言语诉诸笔端,让我们有幸得以窥见先生们的生活状态,感受大师们身上的旷达、赤诚和傲骨。

他们个性迥然,有的沉稳内敛,有的走路带风,有的心宽豁达,有的孤寂难眠。他们也会被气得说不出话来,他们也会用俏皮的玩笑自我调侃。李辉的记录写实而朴素,但丝毫掩盖不住大师们内心璀璨的光芒,和他们身上独特的风姿。他们活得有人间烟火味,也尽情地诠释着生命的多彩,拥抱着生活的酸甜苦辣。

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比我们只多不少。

《先生们》:仰望星空,仰望大师的风骨,和人老心不老的精神气

亦师亦友,星火燎原

李辉着墨于与先生们的交往,自然少不了会讲到先生们的朋友圈。人以群分,大师与大师多有交集。巴金是毕奂午一生的话题,毕奂午介绍李辉认识了萧乾,萧乾和冰心来往密切;贾植芳有个老乡叫邓云乡,邓云乡的老师是沈从文,沈从文和徐志摩是挚交好友……

先生们重友情,经常怀念过往,时时书信传音,间或小聚相谈,把酒言欢。他们也会像我们一样聊朋友的近况,他们也会因为许久未见面而相互思念。巴金言谈不多,似乎把想说的话都写进了酣畅淋漓的文字里,但谈起友人和过往的风雨,谈沈从文谈萧乾,他说的话也多了起来,仿佛过去的经历依然历历在目。戴望舒刚从法国回来,徐迟就屁颠屁颠地去拜访他,两人很快一见如故,徐迟还给戴望舒当了男傧相。

先生们与朋友惺惺相惜,对后辈也多有厚爱。李辉得以走进先生们的生活,部分因为采访,部分因为稿件,部分是先生们的推荐。此时,先生们已是泰斗级的人物,但却没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骄傲,反而对年轻人的来信总是有求必应,对年轻人的请教常愿指点一二,对年轻人提的意见总是能够虚怀若谷。

萧乾先生在认识李辉的十多年里,给李辉写了160封信,信中切中要害地提出了种种建议,开诚布公地指出了种种不足,也娓娓道来生活中的趣事,简直无话不谈。毕奂午先生面对李辉的第一次拜访,热情而宽厚,还陪着他爬了一大段山坡,目送他挤上汽车远去。冰心先生也给李辉写过30多封信,见字如见人,我们透过信件看到了一个言笑晏晏的冰心,她有自我调侃的幽默,也有大胆指错的勇气。

李辉在书中写道,“我是在毕先生的扶持下,在他的温暖目光注视下,一步一步向前走着”,正是先生们的倾囊相授和谆谆教诲,如火炬般照亮后来者的道路,让文化精神得以更好地一代代传承下去。

《先生们》:仰望星空,仰望大师的风骨,和人老心不老的精神气

汪曾祺先生在分析耿鉴庭的文章时提到一句:有感情而不外露,乃真有感情。

这句话用来评价李辉的这本《先生们》,同样适用。李辉的文字一贯是非虚构写作的纪实风格,透过他克制而坦诚的文字,我们有幸得以与大师相遇,感受他们内心的从容,感受他们在苦难面前的风轻云淡,感受他们人老心不老的精神气,也感受他们对后辈们的殷殷期望。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愿你我皆能如先生们那般,不荒废生命,每年都能做出有意思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