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骂方方的人,其实都没看过方方日记

我们能战胜新冠疫情,这是我们国家的强大,我们能面对流言蜚语,也是我们内心的强大和时代的进步。一个《方方日记》祸害不了中国,也不违法,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2020年正月初一开始,身在武汉的作家方方以日记的方式,记录封城后她在这座城市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武汉日记”一经发布,迅速流传网络。支持者认为她仗义执言;非议者认为她“传播负能量”。很多国人感觉不舒服,这种感受很正常,也很自然。

90%骂方方的人,其实都没看过方方日记

米君专门花了上午的时间去翻阅了下《方方日记》。

01 90%骂方方的人,根本就没看过方方日记

方方原名汪芳,她60篇日记,实际上就是记录了武汉封城这段时间,汪芳女士这几十天的心路历程和所见所闻。

90%骂方方的人,其实都没看过方方日记

日记读下来没有感到不妥,一点一滴十分真实地记录了处于危难中心人们的心路历程,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焦灼与希望的激烈拉锯,一场没有胜利的拉锯战。其中作出的建议,提出的责问,更是人之常情。

方方在日记中有时候言辞激烈。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如果是当事人,恐怕抱怨之声不会比方方少。

90%骂方方的人,其实都没看过方方日记

日记中心情的变化也是明显的。从最初的悲观绝望,到曙光初现。

2月29日方方日记:

“我们还在继续坚持,依然听从和配合政府的所有指令。这已是封城的第38天。疫情蔓延已经控制,全国各地只有零星的新增病例,只有武汉例外。但武汉的局面似乎看上去也不错。”

3月1日方方日记:

“疫情趋势向好,不言自明。全国人民都在帮助武汉渡过难关,这道关,怎么可能过不去?这份自信,武汉人当然有。”

“一定要让流着这样眼泪的人去高歌猛进,去意气风发,去向全世界宣告,我们是最大赢家,这也不太可能。因为我们的眼泪还没有流完。


大家要学会理性地看待一个问题,而不是盲从。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在疫情初期,所有人对疫情的判断都是混沌的。回过头来看,方方在日记中的观点未必是理智的。这会不会被人利用?


02 《方方日记》确实不值得出版

虽然日记本身没什么大问题,但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比如外国媒体。

我个人是不建议方方的《方方日记》出版的。原因有二:

第一、日记都是口水仗,文学价值非常低

我个人翻看了《方方日记》,它只是一本日记,它不是纪实性文学,更不是新闻通稿,只是一个老太太在武汉封城期间,担惊受怕的日记,仅此而已。

毫无文采可言,没有任何文学价值,出版有什么意义?我个人认为没有出版的必要。

第二、65岁的方方想出名

估计65岁的方方也没想到,她会因为日记而“享誉国际”,因此迫不及待地在海外出版。作为一个作家,谁不想扬名国际?

汪女士不是鲁迅这样的大文豪,也不是路遥这样能写出《平凡的世界》的作家。虽然她顶着湖北的头衔,至今我也不知道她有什么作品。

90%骂方方的人,其实都没看过方方日记

但是美国国际友人找她,她自然会积极配合。

第三、《方方日记》不适合急着出版

因为海外出版,需要翻译,需要装订等工序,一般也需要半年左右,从结稿到现在“英文版走上亚马逊预售渠道“不足一月,《方方日记》就由

美国哈珀柯林斯出版社出版。这是非常值得怀疑的。

90%骂方方的人,其实都没看过方方日记

美国出版社把《方方日记》改成《武汉日记》出版

作为一个曾身在高位的作家,应该是有更高的觉悟和大局观的,但她显然人老心不老,还想出名。汪女士,实在不是一个合格的作家。

90%骂方方的人,其实都没看过方方日记

我们能战胜新冠疫情,这是我们国家的强大,我们能面对流言蜚语,也是我们内心的强大和时代的进步。一个《方方日记》不违法,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必须慎重。

还有给方方汪女士的忠告:

《方方日记》还是停止在海外发售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