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3个信号接踵到来,楼市一“明牌”应声而出

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我国今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206504亿元,同比下降了6.8%。其实,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对于这个数字,虽然基本符合大家此前的预估范围,但一经公布,还是引起很大关注,而且有好多人留言说,这么多年来第一次见到中国GDP是下降的。

其实,早在数字公布之前的一两个月,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不少人就已经开始抱着一种想法,未来房地产是否又要挑大梁了呢?毕竟,基于以往的经验来看,每到关键时刻,房地产这把“夜壶”总是要被拿出来用一用。显而易见,房地产市场又一次走到了关键时刻,所以接下来到底是托底还是刺激,如今正在被很多人看好。

关键时刻,3个信号接踵到来,楼市一“明牌”应声而出

房地产3大消息密集传来!

不过,这次答案来得很快,短短三四天时间,国家就释放了几大重要信号,给观望中的购房者吃下了定心丸。根据这几大信号来看,曹德旺对于房地产走向的预言或许要实现了。

第一、高层会议再度重申“房住不炒”,房地产这把“夜壶”不能再提了

同一天,就在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一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之后,国家高层会议早一次明确重申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的定位。 显而易见,就在关键时刻,高层会议再次重申房住不炒,传达的政策信号不言自明,如果还把拉动经济单纯寄希望于重启或者刺激房地产行业,这显然已经不现实了。

其实,最近这一个多月以来,青岛、济南、广州、驻马店、海宁、宝鸡等多个城市都出现了松绑调控的政策,但是最后都遭遇了政策“一日游”,其实就已经释放出了国家对于房地产市场的鲜明态度。当然,放弃房地产这把“夜壶”并不是说要彻底抛弃房地产,而是说不刺激和不炒作房地产,要继续在房住不炒的定位下,稳定房地产市场的走向,避免房价再迎来一轮大涨。

第二、央行公布最新LPR,金融政策的取向依然是稳定楼市,刺激实体

4月20日,央行公布了最新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其中 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3.85%,较上个月份降低了20个基点,5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4.65%,较上个月份降低了10个基点。众所周知,1年期LPR一直被看作是实体经济的贷款基准利率,而由于房贷期限长,所以5年期LPR一直被看作是房贷基准利率的参考。

对比本次公布的LPR,不难发现,1年期LPR利率下调了20个基点,而5年期LPR利率下调了10个基点,所以这是一次非对称降息,而且相当于通过政策手段把实体利率和楼市利率隔开对待,主要目的依然是扶持实体经济。不过,需要说明,虽然相对实体经济少了10个基点,但终归是会对房地产形成一定的利好效应,从而起到稳定楼市的作用。因此,当前信贷政策的取向依然是稳定楼市,刺激实体,这再一次凸显了国家调控楼市的坚决心态。

第三、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了“新基建“的范围,7大领域凸显高质量发展

4月20号,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了新型基础设施的范围,具体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3大方面,细分起来则包括

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7大领域。 显而易见,除了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外,未来这些”新基建“将成为拉动国民经济继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

不难看出,“新基建”都与高科技息息相关,也是国家之间竞争的关键。当然,除了首“新基建”,老旧小区改造、传统基建等同样是扩大内需和扩大投资的关键所在。很显然,在经济向高质量转型的今天,单纯依靠房地产来刺激经济正变得越来越不现实。换句话说,房地产的优先级开始变得没那么高了。对此,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表示,未来拉动经济不一定靠房地产,但是稳定经济还得需要房地产,所以房地产正从“发电机”向“稳定器”转变

通过这三大信号来看,在当前这个特殊的时期,无论是继续放弃这把“夜壶”,还是大力扶持实体,又或者是发展“新基建”,对于2020年的房地产市场,或者说未来更长一段时间的楼市而言,实际上就是亮出了一张明牌:“房住不炒”是楼市发展的政策底线,房地产市场不会大起大落。

对此,人民日报曾发表评论称,未来中国不会再走依靠房地产拉动经济的老路了。

对于未来的房地产走向,曹德旺早就提到过了!

作为全球知名的实业家,曹德旺关心的不仅仅只是汽车玻璃,他对房地产的未来也进行了“预测”。

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他表示,如果还是盖那么多房子,所有银行的资金、劳工等所有资源都会流向房地产,就会导致制造业成本提高。对国家来说,与其他行业相比,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更大,与发达国家进行竞争,制造业一定不能丢,所以不搞那么多的房地产。正是不看好未来的房地产走向,他自曝多次劝自己的亲妹妹卖掉多余的房子。

如今再回过头,看看国家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态度,不得不说,曹德旺的“预言”或许真的要实现了。一方面,国家不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这意味着房地产行业的角色开始发生转变。另一方面,国家多次强调对实体经济的大力支持,尤其是首次明确了“新基建”的范围,显然这些被看作是“国之重器”的高科技

,未来将逐步成为拉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句话,房地产“明牌”已经亮出,大局基本已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