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代人都不需要活成別人想象中的樣子:《後浪》刷屏朋友圈


每一代人都不需要活成別人想象中的樣子:《後浪》刷屏朋友圈

“不用活成我們想象中的樣子,我們這一代人的想象力不足以想象你們的未來。”

5月4日是屬於年輕人的節日,我的朋友圈被B站的《後浪》宣傳片刷屏了。

在《後浪》中,60後何冰所代表的“前浪”,主動走向了“後浪”,開始表現出對年輕一代的理解和祝福。《後浪》刷屏了,但也有人出來潑了涼水,被《宣言》激昂起來的,其實是“前浪們”。而一些“後浪”對這番人藝腔的青春禮讚卻波瀾不驚:何冰是誰?“大宋提刑官”是誰?2005年播的啊,那年我5歲……

每一代年輕人,都是在上一代的懷疑目光中成長起來的,而互聯網、社交媒體所形成的數字鴻溝,可能形成了超越過去所有世代的“數字代溝”。60後、70後可能越發難以理解90後、00後的文化,他們一度粗暴地給新一代打上了各色負面標籤,然後憂心忡忡著年輕人的未來。

這次《後浪》刷屏恰恰是兩代交心、對話的機會,不用“爹味”,不用“賣萌”,來一場不同代際間的平等對話。

年輕一代未必全像何冰口中揄揚的那樣——“把傳統的變成現代的,把經典的變成流行的;把學術的變成大眾的,把民族變成世界的”,也揹負著學業競爭、職場門檻的陡峭、房價的高啟,也有處於婚戀十字路口的掙扎,誰的青春不迷茫?但是,年輕一代正在成為社會的中堅,他們擔得起社會重擔,不能再戴有色眼鏡看著他們。

年輕人在質疑的目光中成長,用實力證明了自身的能力和擔當:在這次抗擊疫情中,4.2萬多名援鄂醫護人員中,80後佔了一半,90後佔了三成,這是一支青春熱血的白衣隊伍。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打滿武漢全場”的新聞記者、守衛家園的小區志願者,到處都有著青春面龐。更不要說,那些活躍在科研、生產、支教、環保公益一線的年輕人。

在這場對話中,一方會說:誰沒有年輕過?另一方會反駁:你的年輕不代表未來,我的才是未來!無限世代並列的青春都是美麗的,但時代的天平卻悄悄調整了不同世代的權重。

美國社會學家瑪格麗特•米德(Margaret Mead)在《文化與承諾》一書中,提出了“後喻時代”的概念:過去憑著在文化系統中日積月累的經驗,年長者能比青年們知道的更多,那在互聯網時代裡就未必是如此了,年輕人通過網絡,可能比家長、前輩更早、更多地獲得信息、技能,社會進入了長輩反過來向晚輩學習的時期,是謂“後喻時代”。

一個《戰艦世界》的資深玩家,能對於日本聯合艦隊軍艦的噸位、塗裝、火炮口徑等數據如數家珍,秒殺很多歷史專家,因為這些是上一代人的知識短板。在B站上,你能輕易找到姜夔的《跋王獻之保母帖》這樣冷門的書法流派的資料,而在上一輩書法家那裡,這些可能是笥中秘辛。

這些就是何冰嘴裡的“滿懷羨慕”:因為時代的開放、經濟的繁榮,以及教育、文化的發達,人類的優秀文化傳統幾乎是一股腦交給了這一代年輕人,任這一代人去選擇、咀嚼、提煉。這一代年輕人能夠嫻熟掌握外語,打開瞭望世界的窗口,他們中的很多人早早有了海外閱歷,這讓這一代中國年輕人有了平視世界的底氣、海納百川的自覺。

互聯網技術的賦權,讓他們的視野更為開闊,審美標準更加多元。他們是看著《哈利波特》《火影》長大的,但也追捧方錦龍用琵琶彈奏出貝斯電聲。

“看不懂”年輕人,其實很正常,因為這一代的文化接受路徑本來就是海量、多元的,動畫、漫畫與遊戲(ACG)、宅文化、二次元、吐槽、彈幕只是這一代年輕人的一部分側寫,不足以完成全面的特質畫像。

社會對待年輕人的態度,有時會走兩個極端:一種是“心虛”的上一代,不願被時代拋棄,通過“媚青”“寵粉”假裝自己還年輕。另一種極端就是,完全沒有意願瞭解年輕人的文化,高高在上,利用代際的話語優勢,給年輕人打上各種主觀標籤。

其實,承認時代、科技賦予這一代年輕人的特殊權重,並不是“無腦媚青 ”,也不為了挑動代際矛盾。

我也是一個父親,有時也會感覺到源自“小神獸”的本領恐慌,自己到了初中才知道的科學知識,他現在就要問你了,但想想這就是社會的進步,就是何冰講的“滿懷羨慕”。

青春的勝利,不是對其他人的冒犯和顛覆,美美與共,和而不同。在“後喻時代”裡要學會承認,這一代年輕人掌握了遠超上一輩人的才能和知識,有著更開闊的視野,在很多領域足以反哺前輩。那道深深的“數字代溝”應該被跨越,世代之間不斷重複的誤解和不信任,也應用對話消弭。

把感動打上公屏,把個性寫上簽名,把淚花掛在眼眸裡,不完美,有缺點,卻相信向上的力量,這便是年輕的態度。

每一代人都不需要活成別人想象中的樣子,認同這種“年輕”的價值觀,是很多1.3億之外的人轉發《後浪》宣言的原因,把兩代人的交心也“打上公屏”吧。


每一代人都不需要活成別人想象中的樣子:《後浪》刷屏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