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清平樂》熱播:你和千里馬的差距,可能差了一個歐陽修

(1)

人說,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

而懷才不遇,必定屬於這八九之一。

空有滿腹的才華,卻如同蒙塵的珍珠,束之高閣的寶典,實在是令人惋惜不已。

不過,在最近熱播的電視劇《清平樂》中,卻很少有才子因此而煩惱。

《清平樂》講述的是北宋仁宗時期國事家事天下事的故事,而後人對於那個時代最深刻的印象應該有兩個。

電視劇《清平樂》熱播:你和千里馬的差距,可能差了一個歐陽修

一、清明上河圖。

二、文學極度繁榮,文學家大批量的湧現。

而關於第二個,原因大家都分析了,社會環境是北宋的科舉制度為寒門出貴子提供了可能性,人文環境是當時文人之間風氣清明,沒有文人相輕相鄙,反而是互相提攜幫襯。

引薦、提拔新人成了一種全社會都推崇的風氣。

正是這種自發積極發現人才的方式才使得金子到哪裡都會被發現,才華不會被埋沒。

最先成功的當屬晏殊,是他發現了范仲淹和歐陽修。

電視劇《清平樂》熱播:你和千里馬的差距,可能差了一個歐陽修

而歐陽修則將老師的優良傳統發揚光大,成全了後來太多的莘莘學子,也為北宋朝廷源源不斷地輸送著棟樑之才。

後世人對歐陽修的詩詞文章如數家珍,但卻未必有人知道歐陽修是宋朝,不,是所有的朝代加一塊,最成功的伯樂。

他所發掘的千里馬名單包括且不限於:

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曾鞏、曾布、昆仲、張載、程顥、呂大鈞、包拯、韓琦、文彥博、司馬光。

是不是很讓人驚訝,歐陽修是怎麼做到的?

電視劇《清平樂》熱播:你和千里馬的差距,可能差了一個歐陽修

(1)好眼光不是人人都能有

舉薦新人需要有超前的眼光,與人微處識人,是看一個人的預期。

所以很多新人都是在寂寂無名的時候被歐陽修從人群中扒拉出來的,而且事實證明,他的眼光,確實很好。

赫赫有名的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裡,有來自宋朝的六位選手。

除了歐陽修自己,其餘都是歐陽修慧眼識珠後才一步步走紅的。

電視劇《清平樂》熱播:你和千里馬的差距,可能差了一個歐陽修

曾鞏後來躍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但誰知道他也是高考落榜生。

第一次高考,18歲的小曾就落榜了,後來百度說,“屢試不第”。

正當他心情低落時,歐陽修Duang地出現了。

他看出小曾或許只是考試發揮失常,為了鼓勵他,專門寫了一篇文《送曾鞏秀才序》送給他。

二十年後(科考真的太難了),也就是曾鞏38歲的時候,終於考中了進士,然後真的成為了一代名臣。

蘇洵、蘇軾、蘇轍,也有同樣的故事。

年輕時的蘇洵屢試不第,索性閉門修煉。

直到48歲的時候受到歐陽修的舉薦,隔年帶著兩個兒子一起參加了嘉佑二年的科舉考試,一家三口都中了進士,傳為天下美談。

蘇家父子三人被歐陽修連根拔起的感覺,有點像拔蘿蔔,拔了一個唐宋八大家,又順著帶出了兩個,這酷爽的成就感足以讓歐陽修含笑九泉了。

身為伯樂,眼光獨到是第一素質,而審美的形成,需要打鐵還需自身硬的修為打底。

歐陽修本身就是才華橫溢,所以這個才能,別人還真的羨慕不來。

電視劇《清平樂》熱播:你和千里馬的差距,可能差了一個歐陽修

(2)情懷之高,令人佩服

歐陽修選拔人才的標準只有兩個,品德和才華。

只要你人品好,學問好,看到了必須舉薦,有一個算一個,應收盡收。

而其他的方面,即使是人們都比較忌諱的“避嫌”“政敵”的問題,都可以不考慮。

“避嫌”是因為沾親帶故,容易給出親情價,評價不夠公允,而“政敵”是因為不能為親者痛仇者快。

但在歐陽修這,基本上,不存在的。

首先,舉賢不避親。

前面提到過的曾鞏,原是歐陽修的同鄉,但歐陽修並不避諱這層關係,反而向仁宗竭力舉薦,希望能重用曾鞏。

竭力到什麼程度呢,歐陽修甚至還寫了軍令狀,以人格擔保曾鞏可堪大用。

接著,舉賢不避仇。

司馬光、王安石跟歐陽修的關係並不好,雖然王安石和司馬光都受過歐陽修的提點,但因為政見不同,所以都結過樑子。

可是在歐陽修退休的時候,還是向朝廷舉薦了司馬光、王安石作為丞相的人選。

這不僅看出歐陽修本人心胸寬廣、毫無私心,更為後世伯樂立下了不可超越的榜樣。

那就是,真正的伯樂會放下自己的成見和私心,為人才讓路,歐陽修也做到了。

(3)人才多多,放眼未來

歐陽修作為北宋乃是歷史上的名人,所擁有的正式抬頭是北宋政治家、文學家。

但歐陽修所舉薦的人才,卻並不僅限於官場和文學圈。

程顥(hao),後來成為了著名的理學家、教育家。

黃庭堅,被稱為“蘇門四學士”之一,算是歐陽修的徒孫輩,書法家。

張載,思想家,教育家,尤其是他那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如雷貫耳,只能說一句絕了。

司馬光,就那是那個司馬缸砸光的司馬光,是一位史學家。

電視劇《清平樂》熱播:你和千里馬的差距,可能差了一個歐陽修

不僅歐陽修提點過的人才多,而且在提拔數量上也多。

北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場考試,也就是蘇家三父子同時中舉的嘉佑二年,歐陽修是主考官。

那場考試一共錄取了388個進士,總人數是700多人,錄取比例高達50%。

兩人之間就有一個被選中,可見歐陽修作為伯樂的態度。

只要足夠優秀,就有機會出頭。

不信,你看,嘉佑二年的進士榜就是最好的證明。

這樣做可能還有一個好處,會促使更多人願意去讀書,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眼界,所以一個良性的人才生產鏈開始循環了。

一個好的伯樂也同時會是一個好的教育家,鼓勵每個小馬駒心中都有成為千里馬的理想,這裡面還藏著伯樂希望人才源源不斷的期待。

電視劇《清平樂》熱播:你和千里馬的差距,可能差了一個歐陽修

(4)

歐陽修也曾有過高考不中的經歷,從17歲考到21歲,兩次落第。

23歲時再參加科舉考試,雖然當時的主考官晏殊極為喜歡歐陽修的文章,但卻並未中狀元。

傳聞是因為年少輕狂時寫下的豔詩傳到了太后耳朵裡,為太后不喜,最後以14名的成績錄取為進士。

如果不是晏殊極力推薦,很有可能會再次落榜。

或許正是因為自身的經歷,所以歐陽修一生都在不遺餘力地推薦和選拔人才。

因為他意識到,一個前輩的背書對於初涉社會的新人來說,會產生多大的意義。

電視劇《清平樂》熱播:你和千里馬的差距,可能差了一個歐陽修

對於前輩來說,不過是錦上添花的事,而對於新人來說,無異於雪中送炭。

有時候一句話,一首詩,一封信就能決定一個人一生際遇。

而這正是一個伯樂最為珍貴的品質,悲憫。

心懷悲憫,自然不忍人才不能人盡其用,所以看到有才華的人才會第一時間告訴世人,我發現了一個寶貝。

歐陽修作為一個伯樂,無疑是無可挑剔的。

他眼光老辣,修為極高,愛才惜才,選拔方式光明磊落,不僅如此,還有意地培養人才。

有伯樂如此,還愁千里馬不常有嗎?

而大宋有晏殊、歐陽修這樣的名臣大儒,文化事業上喜獲豐收,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PS:有關史料圖片都來自於百度,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