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鍵通吃所有的付費新聞,真的很難實現嗎?

慢山日常喜歡看新聞琢磨新聞,好的新聞的網站包括經濟觀察報,鳳凰週刊,南方人物週刊, 財新週刊,華爾街日報,南華早報,Reveal News, Politico,The Nation, The Athletic,Axios,Real Vision 等等等等,這裡面大多數得付費。每個月在看了1-4篇免費的文章之後就需要包月或者包年訂閱。一共裡裡外外加起來每個月光訂閱報刊雜誌的費用就是一筆可觀的數字了。

一鍵通吃所有的付費新聞,真的很難實現嗎?


大多數時候也只能咬著牙交了,要不然也真沒有什麼其他好的辦法;其實也是有一些山寨的資源的,可以免費或者便宜很多的看這些資料,但是操作下載等太費勁,多數也不能在手機上方便的看,慢山用了一段時間後也就放棄了,現在在這裡可以不囊括在討論範圍之內。

其實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消費者的痛點,不僅我有這個問題,大多數的人都有,很多在金融諮詢行業任職的朋友有彭博終端,萬得,Nexus之類的集成新聞的服務提供商,但是對於廣大的從業外的民眾來講,想大量看高質量的新聞的花費還是很可觀的。這樣,聰明勤奮的創業者們其實早就把這個問題考慮到了。Blendle,Beacon Reader,Inkle,包括Apple News+,等等公司的產品,可以列舉很多這樣的創業例子,但無一例外都保持低調,或者直接失敗了。

今天來慢山來和大家討論討論為什麼。我更多是作為一個用戶的角度來想這個問題,如果有媒體的從業人員說說想法,歡迎討論。

19年3月,蘋果News+產品正式推出。讀者可以以每個月10美元左右的價格看上百種雜誌的文章,其中不乏口碑相當不錯的The New Yorker,the Atlantic,國家地理這樣的高質量雜誌,慢山也很動心。但是,在報紙種類中只能看華爾街日報,洛杉磯日報中的非常少許的被挑出來的文章。30分鐘的發佈會,主講人在臺上基本避重就輕,關於不能怎麼看報紙的事情一筆帶過。這個可能是netflix for news這個模式,最新的最高調的一次尷尬露面。

一鍵通吃所有的付費新聞,真的很難實現嗎?

這個問題要從新聞出版商的角度講,我是這麼理解。不參與的理由大概包括這麼3點:

  1. 第一大點:新聞出版商在於一個集合平臺合作後,他就不可能再從其他途徑收錢了,讀者在平臺上交了一個錢之後,就不可能再在出版商自己的網站上再交一分錢了。那出版商未來基本上創收的事情全權交到了這個集合平臺的手上。比如一個出版商本來的讀者是一個月1萬個,每個人收10美元,那一個月的收入就是10萬美元,如果出版商參與了這個平臺,這個平臺賣給了100萬個讀者,每個客戶分給出版商1毛錢,那出版商的收入可以跟以前打平。那麼出版商在面對到底在自己的網站上賣,還是在平臺賣,這兩個選擇時,最終收入高低的決定來自於兩點:1. 在這個平臺上付費的讀者到底有多少 2.每個客戶繳費後,平臺能分出版商多少錢。
    1. 第二點比較重要:作為讀者,一個月交10美元,比如可以讀200家的新聞,那我們這200家和平臺怎麼分讀者交的那10塊錢。蘋果在蘋果News這個平臺中會拿走50%的收入,也就是說200家媒體分剩下的5塊錢。那我們這200家媒體怎麼分這個5塊錢呢? 如果按點擊率來算,點擊率高的報刊得到的酬報越多, 這會造成之前跟youtube的那個情況,有很多clickbait那種低質量的文章出現,這個是高大上媒體不能接受的,這會毀了他們的品牌。如果按閱讀時長來算,會比點擊率那種稍微好點,也就是跟youtube現在這種算法一樣,那麼會造成另一個不良動機,文章作者會把文章搞的又臭又長,其實現在很多的文章已經很長了。這也是為什麼類似於axios這樣的,寫短小精悍文章,這樣的媒體創業公司會出現。眾多小的純地方性的報刊也確實寫不了那麼長的文章,沒有素材,那他們的收入怎麼算。這是第一個問題。

  1. 第二個大點:新聞製作不同於電影電視劇等,是要一直不停的付出成本的。一個十年以前的電影,到現在還可以再賣版權,也有人看,比如Netflix上觀看人數最多的其實是老友記。那是一個一本萬利的行業。新聞不是,每個月都要出新的文章,每個月都要花錢僱傭記者,付工資,付他們的出差費用等。那麼我每個月都得指著那分到的10美元裡面的一點點,那是絕對不夠的,因為我每個月都有新的成本。

  1. 第三大點:出版社的心態。他覺得他加入一個彙總平臺,那個平臺就變成了出版社,而他變成了初稿的。相當於他從出版社變成了記者。Blendle2019年轉型,荷蘭NRC隨即決定停止和blendle的合作,當時NRC接受採訪時,這種心態清晰的流露出來。

而面對這種出版社不配合,但消費者的痛點還那麼明顯,夾在中間的創業者就開始琢磨了,有什麼其他的辦法可以讓兩邊都接受的。有,那就是一篇文章一篇文章的收錢,比如一篇0.15美元,這樣消費者也不用為了1,2篇想看的文章非得花10塊包月。

一鍵通吃所有的付費新聞,真的很難實現嗎?

Blendle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創業公司例子。Blendle是個荷蘭公司,2013成立,成立之初主打的商業模式就是按文章付費,隨後擴展到美國市場,投資人名單很高調,包括紐約時報都為其投資扛大旗。但是2019年即宣佈放棄按每篇付費這個模式,改為Netflix for news這個模式。其實慢山現在在Blendle APP上還是可以按每篇付費那麼看,服務其實也並沒有停止,但是關於這個已經在媒體上看不到他的什麼新聞了。有意思的是,如果你點開一篇新聞後,也即付費後,如果你不喜歡,還可以退。其實人家數據跑下來,發現要求退款的客戶其實也並不多,在10%左右,可見能踏踏實實付費讀新聞的消費者還是一幫挺靠譜的人的。

這個模式其實很尷尬,對於出版社來說,你就是他的一個distribution平臺。他會利用你reach到一些那些他reach不到的客戶,比如另外一個地理區域的客戶,或者那些不是特別硬核,不願意花包月訂閱費用付費看的用戶。事實證明,這幫用戶群體對於出版社來講其實是一個很小的一幫人。比如,NRC只通過Blendle這個平臺為自己多賣了20萬歐元的文章,這相當於400個包月付費的客戶,相比之下,當年NRC有241000個包月客戶。所以當blendle 2019年說要改為平臺模式的時候,NRC毅然決然的決絕了,很容易理解,他加入你這個平臺豈不是丟了西瓜撿到芝麻嗎。


一鍵通吃所有的付費新聞,真的很難實現嗎?


另外一種模式是眾籌模式,前仆後繼的有Contributoria,byline,uncoverage,spot.us, beacon等等等等這些公司,但無一例外,開了3-4年後全都倒下了。這種模式下,消費者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一片一片的來訂閱新聞,而不用花大價錢去包月訂閱,這點跟blendle哪種模式有一定相似的地方。其中這類裡多數公司的模式很類似,都是就是提供一個平臺,up主即內容提供者所出的內容的質量他們並不把關,這後來引起了付費者的很多不滿。但這不是引發最後公司倒閉的最終原因,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入不敷出。

我覺得做的最成功的還是 beacon 這家。Beacon在一定程度上意識到了內容把關的重要性,主編這個作為一個報刊來講非常重要的功能是不能丟棄的,而beacon又不想自己承擔一個龐大記者團隊的費用,所以beacon選擇和美國多家大型良心報刊合作,比如Texas tribune這種非營利性,追逐高質量文章的報刊合作。beacon的倒下,是慢山感到非常非常遺憾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