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八戒把三清像扔进粪坑,为何没被报复?玉帝:动一下试试


猪八戒把三清像扔进粪坑,为何没被报复?玉帝:动一下试试

众所周知,道教里面最高规格的神仙是三清,也就是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和灵宝道君,其中太上老君更是被道教奉为道祖,地位非常的高。而在《西游记》当中,三清之上还有玉皇大帝,主宰着三界的一切事务,不管是三清还是西天如来,都要听从玉帝的号令,这样的规章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映射了明代的宫廷,玉皇大帝便是人间的帝王,三清和如来都是玉帝手下最重要的官员,但无论代表着什么,我们要了解到一点就是,三清的地位不可侵犯,在西游中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猪八戒把三清像扔进粪坑,为何没被报复?玉帝:动一下试试


猪八戒是《西游记》中最为逗趣的角色,在取经团队中充当着插科打诨的角色,像是整个取经团队的润滑剂,有了猪八戒,取经团队便不会那么无聊,由此看来,猪八戒是一个妥妥的小角色,在西游宏大的世界观下,群魔乱舞,猪八戒是最不起眼的,但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角色,曾经也干过一件了不得的事情——把三清像扔进了茅坑。

话说这天师徒一行人来到了车迟国,孙悟空打听到车迟国这里有妖道横行,残害了无数和尚,这天傍晚便带着八戒沙僧要去妖道常去的道观一查究竟,道观中供奉着三清神像,兄弟三人正在偷吃贡品的时候,三个妖道突然前来,三兄弟为了不被发现,就变化成三清神像的模样,而原有的神像被孙悟空处理掉了,怎么处理的呢?孙悟空命令猪八戒把三座神像扔进了‘五谷轮回之所’,也就是古人对茅坑的雅称,猪八戒虽然嘴上抱怨让自己干脏活,但迫于大师兄的压力,还是嘟囔着去了。

猪八戒把三清像扔进粪坑,为何没被报复?玉帝:动一下试试


这件事问题大吗?有朋友觉得大,笑话,三清是什么人,刚才我们也说了,三清是道教祖师爷,而猪八戒是佛门弟子,西游的大背景就是佛道相争,猪八戒这样干,不就是打了道教的脸面?那三清能放过他?

有朋友觉得这事情不算什么,因为三清地位崇高,不会和小辈计较,这话说得也不错。

那到底这事情大吗?在笔者看来大也不大,说它大是因为确实有伤三清颜面,不严肃处理会让佛教笑话,说它不大是因为这件事三清确实没有因此报复猪八戒,至于理由,笔者认为有三个。

猪八戒把三清像扔进粪坑,为何没被报复?玉帝:动一下试试


其一:就是我们刚才所说,三清不和小辈计较,所以压根没把这事放心上。

其二:三清欺软怕硬,承接第一条,说三清不和小辈计较倒不是因为三清度量大,相反,在西游一书中不管是道教神仙还是佛教神仙,气量都很小,拿乌鸡国国王来说,当时文殊菩萨下凡度乌鸡国国王证金身罗汉,但文殊不走正规程序,变成一个凡僧和国王辩论,他是西天第一辩论高手,人家国王哪能是他的对手,几句话被他怼得哑口无言,你想想,人家好歹是一国之王,况且你变成凡人他也不认识你,国王能不生气吗?于是国王把他抓了,扔在御水河泡了三天三夜,后来文殊为了报复国王,让自己的坐骑下界把国王推到井里泡了三年,三天换三年,真够狠的!

猪八戒把三清像扔进粪坑,为何没被报复?玉帝:动一下试试


再举一个道教的例子,凤仙郡有个郡主,有一天因为打翻了进贡给玉帝的贡品,让狗给吃了,玉帝觉得颜面尽失,就罚凤仙郡大旱,并定下规矩,等到鸡啄完米山,狗舔完面山,蜡烛烧断铜锁方可下雨,如此三年大旱,要不是取经人路过此地,解救了凤仙郡,那按照玉帝的来,凤仙郡一郡的人都活不成了。

所以说,神仙气量很小的,三清也不例外,而三清之所以没有报复猪八戒,就是欺软怕硬,他们欺负凡人还可以,但遇到神仙他们得掂量掂量,想当初孙悟空大闹天宫空手推了老君一个倒栽葱,你三清只是个文官,真正实力是个战五渣,我猪八戒作为孙悟空的二弟,我怕你干什么?

猪八戒把三清像扔进粪坑,为何没被报复?玉帝:动一下试试


其三:取经是玉帝支持的,取经一事,按照哪吒的说法,是海深之善庆,天大的福缘,这也是观音为何允许孙悟空叫天天应、叫地地灵的资本,她肯定没这么大权力,肯定是经过三界之主玉帝允诺的,所以说取经团队背后的后台其实就是玉皇大帝,而皇帝会因为小孩子玩闹,让手下一个文官丢了颜面而干扰自己的取经大业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三清想要报复猪八戒也得掂量掂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