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必要非要扮貓:森林之王,須重新定位國際角色

沒有必要非要扮貓:森林之王,須重新定位國際角色

小老虎長得像貓,可以混在貓群玩耍嬉戲,一旦長大了,就再也裝扮不了貓,只能獨嘯山林,承受“一山不能容二虎”的孤獨,這就是現時中國的國際處境!

韜光養晦是我們多年來奉行的處世之道。但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正常的發展步伐,中國表現太出色了,無論是本國抗疫的率先勝利,還是對世界各國廣泛的人道主義援助,或是疫後經濟的迅速重啟,都樹立了一個難以企及的標杆。但這也大大傷害了美西強國傲慢的優越心理,觸動了恐懼東方大國挑戰國際霸權的敏感神經,於是,遮羞的面紗被掀開,露出赤裸裸的兇相!霸凌主義的國家形象、唯利是圖的國際關係、脆弱的契約法治精神、虛偽的人權正義宣示瞬間暴露無遺,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和優勝劣汰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大行其道。美西同盟在本國疫情如火如荼、死亡人數飆升、自顧不暇的困境下,卻罕見一致地利用疫情製造謠言、甩鍋責任、煽動訴訟鬧劇,向中國發起一波波持續不斷的攻擊,一次次挑釁中國的底線。

美國向中國發起的貿易戰激戰正酣,新一輪攻擊又至。我們反覆解釋、辯護,試圖努力告訴世界真相,但敵人需要的不是真相,而是遏制中國強大的結果!既然無可迴避,也不必再以貓的姿態行事,我們應當在當今的國際舞臺重新以老虎的角色定位和展示國家形象!

誠然,中國要繼續堅守愛好和平的傳統,奉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觀,以平等互利的原則開展國際交往,以彼此互相尊重主權和核心利益為準則處理國際關係。但忍辱負重不應再是我們的選項,“來而不往非禮也!”是我們不可忘記的祖訓。

我們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事關國運轉折和民族復興的關鍵時刻,任何失誤和怯懦都可能帶來災難性後果,尤其是面對當前屢遭圍攻的國際形勢,必須以非凡的智慧和超常的策略才能化解危局。

1950年,毛澤東在派遣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時指出“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今天,偉人的話應當再次成為我們應對危局的戰略指南。

巴菲特說,任何時候都不要做空美國,因為200多年來,美國經歷了南北戰爭、一戰、二戰,依然最終走向了發展強大。那對於世界上唯一一個經歷了5000多年風風雨雨而從未間斷歷史傳承的東方大國來說,還有什麼理由怯戰?中國長期扮貓的韜光養晦的強大慣性,形成謹慎膽小的被動隱忍心態,這在我們的知識精英階層表現得更為突出,不願從和平發展的美夢中醒來,哪怕一點希望的幻象也不願放手。但群狼環視、山雨欲來之際,全國上下必須達成高度共識:我們有支撐國家自信、國民自信的實力基礎,我們沒有任何僥倖以退讓謀求和平的機會,只有全力以赴投入戰鬥才是我們唯一的出路,否則,淪為西方附庸的二流國家,將是我們子孫後代數以百年計的命運!

中國要樹立敢於亮劍、以戰止戰的戰略思想。當務之急,我們最優先的選項是要運用外交、法律、經濟甚至軍事領域的優勢手段,以雷霆之威擊敗一兩隻“出頭鳥”,以堅決果斷的行動向世界發出清晰的信號,旗幟鮮明地展示中國的不可侵略性!要讓世界知道中國恩怨分明、言出必踐,知道中國在主權、安全、政治、經濟各個領域的核心關切和不可逾越的紅線,並且這些紅線都在“大炮射程之內”。

在國際輿論陣地上,我們要改變跟著美西政客和媒體攻擊節奏走、處處被動防守的局面。要善於利用優勢條件,敢於主動出擊,形成我方的主動進攻戰場。大家看到,最近一段時間僅僅是外交官們一系列比較強硬的回擊,尚無實際行動就讓歐盟、澳大利亞、英國等一些國家,迅速轉變了前期緊跟美國的態度,降低了攻擊中國的調子。一旦我們在戰略上選擇了應戰的方向,就要在心理上樹立“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的自信,當然,戰術上還是要步步為營、全力以赴。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在國際政治中同樣適用。維護國際道義形象和佔據道德制高點,往往與揚名立威難以兼顧時,要果斷取捨。近期,個別傳統友好國家反水為敵,發出了危險信號:利益比友誼更靠得住!這也警示我們,要勇於從國際道德綁架中脫身,我們最在意的東西一定是敵人的火力集中點。國際關係、國際地位、國際形象最終依靠軍事和經濟實力說話,別的都是扯淡。

我們要堅信,這一戰之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將跨入另一個新天地,天佑中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