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會要》記載周世宗姓柴不姓郭

《五代會要》:世宗睿武孝文皇帝諱榮【太祖養子姓柴氏追冊聖穆皇后之侄也】唐天祐十八年九月二十四日生於邢州之別墅【以其日為天清節】廣順三年三月授開封尹封晉王顯徳元年正月判內外兵馬事其月二十日即位於柩前【年三十四】六年六月十九日崩於大內之萬歲殿【年三十九】其年十一月一日慶陵【在鄭州管城縣】諡曰睿武孝文皇帝廟號世宗哀冊文【禮部尚書平章事王溥撰】諡冊文【中書侍郎平章事魏仁浦撰】諡議【翰林學士中書舍 人判太常寺竇儼撰】年號一【元稱顯徳盡六年】宰相五人【範 質 李 谷 王 漙景 範 魏仁浦】(以上是原文)。

《五代會要》記載周世宗姓柴不姓郭


《五代會要》記載“世宗姓柴氏,太祖養子也”。是後周大臣王溥編寫,比北宋《舊五代史》更早更靠譜。《舊五代史》在周世宗繼位前稱他為“郭榮”是錯誤的觀點。因為周世宗一直姓柴,從沒改過姓郭。古代的義子並不一定改姓,繼承家業也不一定改姓,畢竟郭威也不姓郭,所以他對柴榮改不改姓郭顯然不在乎。古人最在乎血統,南宋皇帝趙構無子,於是他就找一個和他相隔八代的趙姓子孫繼承他的皇位。如果郭威真在乎郭氏江山,他為何不找一個郭氏宗族的人繼承皇位?難道郭威家族一個村的人都死光了?顯然不可能。只能說明郭威可能姓常,所以他對柴榮姓不姓郭也並不在乎。有人可能說,他為何不找來姓常的繼承皇位?因為郭威也搞不清他自己是姓常還是姓郭,所以乾脆讓柴榮繼承皇位,郭威小時候父母雙亡,他也無法確定自己姓什麼。《舊五代史》記載周太祖姓郭或者姓常,這說明《舊五代史》不靠譜,姓什麼都搞不清楚?

《五代會要》記載周世宗姓柴不姓郭


《舊五代史》也前後矛盾不一,後邊多次記載周世宗姓柴,“北漢君主劉崇也稱周世宗姓柴。另周世宗北伐契丹燕雲十六州時,百姓議論天子姓柴入燕(煙)雲十六州不祥之兆”。這些都是《舊五代史》記載的,說明當時的作者和百姓都知道周世宗姓柴。後來的《遼史》直接記載:“周主威崩,養子晉王柴榮嗣位”。

下面是《舊五代史》原文:《舊五代史》卷一百一十八:劉崇求援於契丹,得騎數千,及睹世宗兵少,侮之,曰:「吾觀周師易與爾,契丹之眾宜勿用,但以我軍攻戰,自當萬全。如此則不惟破敵,亦足使契丹見而心服,一舉而有兩利,兵之機也。」諸將以為然,乃使人謂契丹主將曰:「柴氏與吾,主客之勢,不煩足下餘刃,敢請勒兵登高觀之可也。」契丹不知其謀,從之。洎世宗之陣也,三軍皆賈勇爭進,無不一當百,契丹望而畏之,故不救而崇敗。

初,幽州聞車駕將至,父老或有竊議曰:「此不足憂。且天子姓柴,幽州為燕,燕者亦煙火之謂也,此柴入火不利之兆,安得成功。」卒如其言。(以上是舊五代史原文)

柴榮被史學界譽為“五代第一明君”,為了紀念他,名著《水滸傳》裡有他的後人小旋風柴進,《楊家將》裡有他的後人柴郡主。綜上所述,種種歷史資料表明周世宗柴榮繼位稱帝一直姓柴。

參考資料:《五代會要》、《舊五代史》、《遼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