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理定期存款時, 銀行人員為什麼會極力推薦三、五年期的存款呢?


一個產品為什麼作為主推產品要從銀行產品本身、競爭對手、客戶訴求、銀行戰略四個方面來進行分析。維度從低到高,範圍由內至外。

一、產品本身

辦理定期存款時, 銀行人員為什麼會極力推薦三、五年期的存款呢?

從產品設計上來說,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和一年期定期存款並沒有太大差別,只不過是核定各期限產品綜合成本上有所差異。

一年期的掛牌利率是1.95%,五年期是4.0%,但是相對於銀行來說二者綜合成本相對於掛牌利率的差值是略有不同的。打個比方,一年期的綜合成本可能是2.5%,五年期可能是4.1%,為什麼呢?

因為銀行要考慮一年期存單每年轉存所需要耗費的人力資源、營銷資源等。五年期至少在五年內是無需考慮的。

當然了,銀行在真正計算的時候,會比我說的要複雜的多。

二、競爭對手

五年期定期存款的絕對利率比較高,對於那些沒有理財產品或理財產品數量較少的銀行,五年期定期存款是他們留住客戶,與其他銀行競爭的利器。

老百姓在選擇理財產品時,面對高利率和保本時,首選的還是保本。除非保本產品的利率實在低到無法接受,才會選擇高收益的理財產品。

辦理定期存款時, 銀行人員為什麼會極力推薦三、五年期的存款呢?

五年期定期存款既能保本,利率又不低,在面對其他銀行理財是,競爭力還是比較強的。

三、客戶訴求

五年期定期存款除了利率高,還有一個天然特點,那就是期限長。喜歡把錢長期存在銀行的人不多,但是總有不少人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喜歡存定期。

對於這些客戶的訴求,銀行需要滿足,而且在滿足了這些客戶的需求以後,對於銀行也是有百利無一害的。首先是客戶經理,不用擔心客戶在較短的時間就把錢轉走,自己的績效也有所保障。然後是銀行獲得了較為穩定的存款,可以用於期限較長的貸款和投資。

期限長的存款產品符合銀行和客戶的雙重訴求,對於銀行和客戶的益處都比較大。

四、銀行戰略

辦理定期存款時, 銀行人員為什麼會極力推薦三、五年期的存款呢?

現在的銀行都在提倡零售轉型的戰略,零售轉型誕生的主要背景就是,銀行與大企業的議價能力逐漸降低,金融脫媒的情況日漸嚴重。將客戶群體由公司客戶轉為個人客戶是銀行經營發展的唯一出路。

個人客戶的特點就是多而敏。“多”指的是個人客戶的數量多,客群層級多,需求種類多。“敏”指的是個人客戶對於利率和安全性等產品基礎要素非常敏感,他們可選擇的銀行比較多,會因為銀行的零售產品不吸引人而隨時離開。

銀行只有做到廣而惠,才能儘可能多地抓住個人客戶。“廣”指的是產品種類廣,能夠覆蓋到更多的群體。“惠”指的是產品在利率方面、支取方式方面、服務體驗方面能夠做到普惠。五年定期存款作為銀行存款的最後一塊拼圖,覆蓋了更多客戶。在利率方面,提前支取方面都有足夠的優惠和方便,完全符合銀行的戰略發展。

總結:

從產品本身、競爭對手、客戶訴求、銀行戰略四個方面來看,五年期定期存款產品,都是非常必要的。在推薦產品時,銀行也會優先就對客戶有益,對銀行有益,對客戶經理有益的產品進行推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