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

看過《射鵰英雄傳》的都知道”靖康之恥“徽、欽二帝,知道他們二人是不折不扣的昏君。而 宋徽宗其實除了治國昏庸,還是一位“書畫雙全”的皇帝,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才華最高的皇帝了。

宋徽宗,宋朝第八位皇帝,據說出生時他老爹宋神宗夢見李後主託夢給他,讓這個兒子當皇帝。李後主乃亡國之君,宋神宗認為這是不祥之兆,所以給兒子取名趙佶,意思是希望能化解災難和厄運。誰知道命運的齒輪兜兜轉轉,最後皇位還是到了這個兒子手上,趙佶還真成了亡國之君,下場比南唐後主李煜更加羞辱。

因為是宋神宗第十一子,所以一開始皇位並不是傳給他的,而是他的哥哥宋哲宗。元符三年正月,年僅25歲的哲宗病死。向太后力薦端王趙佶繼承皇位,而當時的宰相曾指出:“端王輕浮,不可君天下!”

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

《瑞鶴圖》

宋徽宗即位後尊信道教,大建宮觀,自稱“教主道君皇帝”。宋徽宗雖然在政治上苟且偷安,但在藝術上的造詣非常高,對書畫十分摯愛,花鳥工筆畫自成“院體”。他利用繪畫為他的政治服務,組織畫家進行創作,在位時將畫家的地位提到在中國歷史上最高的地位,創造了宣和畫院,增加畫院畫師的俸祿,將畫院列入科舉制度中,利用皇權推動繪畫,使宋代的繪畫藝術有了空前發展。徽宗不僅熱愛書畫,對藝術的態度也十分嚴謹。他在皇宮裡養了很多的飛禽走獸,認真觀察它們的生活習性,正因如此他的花鳥畫栩栩如生。一次,徽宗讓畫師們畫孔雀,可是沒有一幅讓他滿意的,大臣們很奇怪,徽宗卻說:連孔雀走路時抬腳的姿勢都畫錯了,怎麼算好呢?孔雀走路時是先抬左腳的啊!

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

“瘦金體”千字文

宋徽宗18歲即位,20歲時創立了“瘦金體”書法,至今他的“瘦金體”書法無人超越,22歲時所書的“瘦金體”《千字文》拍出了1.4億的天價,相當於一個字14萬。他的作品講究詩、書、畫、印相結合的獨特性,如這幅代表作《芙蓉錦雞圖》有畫、有書、有詩、有印,還有他獨有的簽名畫押“天下一人”。雞在中國素有“德禽“之稱,代表文、武、勇、仁、信五種美德,這幅畫也是徽宗借畫告誡大臣們要具有這五種美德。

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

《芙蓉錦雞圖》

徽宗不僅善書畫,詩寫得也很好,亡國時寫下了很多悔恨的詩句。他在茶藝、瓷器方面的造詣也很高,所以後來《宋史》對他的評價是: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