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醫療險都要停售了?短期險還要買嗎?

年前開始就有一波傳言,說很多百萬醫療險要即將在2020年6月1日前下架

因為是銀保監會下發的《關於規範短期健康保險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徵求意見稿)》裡規定。

一些新媒體也趕緊跟風。

百萬醫療險都要停售了?短期險還要買嗎?

於是,不少朋友開始慌了,所以小七今天就來解讀一下這個意見稿:

  • 這次意見稿涉及哪些產品?
  • 新規之下產品停售了怎麼辦?

這次意見稿涉及哪些產品?


不僅僅是百萬醫療險,這次意見稿涉及的是短期健康險

短期健康險裡面,包含了一年期及以下的重疾險和一年期及以下的醫療險。

用大家比較熟悉的產品來舉個例子:

  • 短期重疾險:支付寶裡面的國泰健康福·重疾險;
  • 短期醫療險:眾安尊享e生、平安e生保。

那是不是短期健康險都要停售呢?我們來看看條款原文:

三、(規範續保)保險公司開發的短期健康保險產品中包含續保責任的,應當在保險條款中明確表述為“非保證續保”條款。非保證續保條款中應當包含以下表述:


本產品保險期間為一年(或不超過一年)。保險期間屆滿,投保人需要重新向保險公司申請投保本產品,交納保險費,並獲得新的保險合同。


保險公司不得在短期健康保險產品條款、宣傳材料中使用“連續投保”“自動續保”“承諾續保”“終身限額”等易與長期健康保險混淆的詞句。

目前我們很多一年期的醫療險的宣傳文案裡面,會有這麼一句話。

百萬醫療險都要停售了?短期險還要買嗎?

在新規之下,這樣的條款將不再允許出現了。而不符合要求的產品,根據《意見稿》的要求,要在2020年6月1日前停售。


​新規之下產品停售了怎麼辦?


不用過分擔心。

其實銀保監局這樣要求的目的,不會是為了削弱我們的保障,而是想要管控保險公司的銷售行為,減少銷售誤導,減少理賠糾紛。

雖然目前《意見稿》要求條款不規範的產品停售,但小七分析,大概率是不影響我們手上的保障的。只是這些產品需要把條款修改成合規的。

所以,目前投保了短期百萬醫療險的,也不用著急換成長期的。像尊享e生這樣的銷售量大的產品,續保的穩定性還是不用太擔心的。

不僅不太影響,而且這次《意見稿》裡面很多規定都是利於我們消費者的:


①不得隨意停售短期健康保險產品

保險公司主動停售的,需要在停售前15日將具體原因、具體時間,以及後續服務措施等信息公佈告知。

以後想要出來一年薅點用戶就走的公司,估計就要謹慎入場了。


②停售產品需要提供必要且合理的轉保服務

比如 “停售後可續保本公司其他同類產品” 之類的。


③每季度需要公開理賠數據

銀保監會要求保險公司披露2個數據:再保前綜合賠付率 、再保後綜合賠付率

我們可以通過保險公司公佈的【再保前綜合賠付率】,瞭解到產品的理賠成本佔收入保費的比例。如果這個比例過大的話,就意味著這個產品理賠率過高,可能會有漲價或者停售風險了。


④規範搭售行為

經常遇到有讀者問,重疾險、醫療險能不能單獨出售啊?為什麼代理人說一定要多種一起買?

經常關注小七的朋友,肯定沒有這個疑惑。在我們這,各種險種都可以單獨推薦,捆綁銷售都是不存在的。

以後,如果遇到強制捆綁產品組合銷售,都可以拒絕了。


最後總結

這麼分析下來,小七覺得根據《意見稿》來整改,能夠更好地保障我們的合法權益。

其實現在,短期健康險本來也不是保證續保的,只是保險公司在銷售的時候,為了增加銷量,打了擦邊球,引導用戶產生了這種錯覺。

規範規範市場行為,讓消費者清晰瞭解自己能夠獲得的保障,挺好。

如果你看到誰還在故意製造恐慌,可以把這篇發給ta,打臉一波。


更多保險問題

可以私信小七


百萬醫療險都要停售了?短期險還要買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