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医疗险都要停售了?短期险还要买吗?

年前开始就有一波传言,说很多百万医疗险要即将在2020年6月1日前下架

因为是银保监会下发的《关于规范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里规定。

一些新媒体也赶紧跟风。

百万医疗险都要停售了?短期险还要买吗?

于是,不少朋友开始慌了,所以小七今天就来解读一下这个意见稿:

  • 这次意见稿涉及哪些产品?
  • 新规之下产品停售了怎么办?

这次意见稿涉及哪些产品?


不仅仅是百万医疗险,这次意见稿涉及的是短期健康险

短期健康险里面,包含了一年期及以下的重疾险和一年期及以下的医疗险。

用大家比较熟悉的产品来举个例子:

  • 短期重疾险:支付宝里面的国泰健康福·重疾险;
  • 短期医疗险:众安尊享e生、平安e生保。

那是不是短期健康险都要停售呢?我们来看看条款原文:

三、(规范续保)保险公司开发的短期健康保险产品中包含续保责任的,应当在保险条款中明确表述为“非保证续保”条款。非保证续保条款中应当包含以下表述:


本产品保险期间为一年(或不超过一年)。保险期间届满,投保人需要重新向保险公司申请投保本产品,交纳保险费,并获得新的保险合同。


保险公司不得在短期健康保险产品条款、宣传材料中使用“连续投保”“自动续保”“承诺续保”“终身限额”等易与长期健康保险混淆的词句。

目前我们很多一年期的医疗险的宣传文案里面,会有这么一句话。

百万医疗险都要停售了?短期险还要买吗?

在新规之下,这样的条款将不再允许出现了。而不符合要求的产品,根据《意见稿》的要求,要在2020年6月1日前停售。


​新规之下产品停售了怎么办?


不用过分担心。

其实银保监局这样要求的目的,不会是为了削弱我们的保障,而是想要管控保险公司的销售行为,减少销售误导,减少理赔纠纷。

虽然目前《意见稿》要求条款不规范的产品停售,但小七分析,大概率是不影响我们手上的保障的。只是这些产品需要把条款修改成合规的。

所以,目前投保了短期百万医疗险的,也不用着急换成长期的。像尊享e生这样的销售量大的产品,续保的稳定性还是不用太担心的。

不仅不太影响,而且这次《意见稿》里面很多规定都是利于我们消费者的:


①不得随意停售短期健康保险产品

保险公司主动停售的,需要在停售前15日将具体原因、具体时间,以及后续服务措施等信息公布告知。

以后想要出来一年薅点用户就走的公司,估计就要谨慎入场了。


②停售产品需要提供必要且合理的转保服务

比如 “停售后可续保本公司其他同类产品” 之类的。


③每季度需要公开理赔数据

银保监会要求保险公司披露2个数据:再保前综合赔付率 、再保后综合赔付率

我们可以通过保险公司公布的【再保前综合赔付率】,了解到产品的理赔成本占收入保费的比例。如果这个比例过大的话,就意味着这个产品理赔率过高,可能会有涨价或者停售风险了。


④规范搭售行为

经常遇到有读者问,重疾险、医疗险能不能单独出售啊?为什么代理人说一定要多种一起买?

经常关注小七的朋友,肯定没有这个疑惑。在我们这,各种险种都可以单独推荐,捆绑销售都是不存在的。

以后,如果遇到强制捆绑产品组合销售,都可以拒绝了。


最后总结

这么分析下来,小七觉得根据《意见稿》来整改,能够更好地保障我们的合法权益。

其实现在,短期健康险本来也不是保证续保的,只是保险公司在销售的时候,为了增加销量,打了擦边球,引导用户产生了这种错觉。

规范规范市场行为,让消费者清晰了解自己能够获得的保障,挺好。

如果你看到谁还在故意制造恐慌,可以把这篇发给ta,打脸一波。


更多保险问题

可以私信小七


百万医疗险都要停售了?短期险还要买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