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說長大後想當清潔工,不要急著否定,先明白為什麼

最近四歲的女兒開始跟我說起了她的理想,她有很多理想,無一例外都很接地氣兒。

同事在大學城附近的小區裡租了個車庫賣衣服,算是個副業。地方不大,消費人群也都是大學裡的學生,在追求品質的人看來未免有些寒酸。但衣服質量好而且平價,所以我經常光顧,有次帶著女兒去了,女兒彷彿一下子就愛上了那個車庫。

當孩子說長大後想當清潔工,不要急著否定,先明白為什麼


當她看到媽媽的同事是這家店的老闆時,她更加流連忘返,玩些五顏六色的氣球,看著人們不停地試衣服和飾品,自己也裝模作樣的在自己身上比劃著試穿。她問我為什麼小李阿姨可以開個衣服店,媽媽你怎麼不開衣服店?接著自己信誓旦旦的說:我長大後也要開個小亭阿姨這樣的衣服店!小李阿姨逗她:那你長大要開服裝店的話是不是得比阿姨這個氣派很多?她斬釘截鐵的說:不,就開這樣的!

當孩子說長大後想當清潔工,不要急著否定,先明白為什麼

沒等幾天,我開車帶她出門,等紅綠燈的時間,她發現路邊的工人站在升降機上在給紅綠燈刷漆,一下就被吸引住了。她又開始唸叨:我長大後也要給紅綠燈刷油漆!我並沒有覺得孩子的理想不夠用遠大,而是知道孩子是被這個神奇的機器吸引了。

當孩子說長大後想當清潔工,不要急著否定,先明白為什麼


後來由於工作原因把孩子送到了鄉下姥姥家,每天跟著姥姥姥爺下地幹活、跟著村裡的小夥伴從村東躥到村西。小臉曬得黑黑的,又立志當一個姥爺那樣的農民。

當看到被風吹落這個的樹葉被清潔工的清理的乾乾淨淨時,又覺得當一個清潔工是她的最新夢想。最近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抗擊疫情的時候她又立志當一名醫生……


當孩子說長大後想當清潔工,不要急著否定,先明白為什麼


在幾個月的時間裡,我女兒有了5個志向。作為三歲孩子的母親我放任她有各種各樣的想法,並儘量陪她探索。

望子成龍是每個家長對孩子的期盼,這也是抓周這一儀式長盛不衰的原因。抓周起源於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是在小孩週歲時預卜嬰兒前途的習俗。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國家都盛行一時。在嬰兒週歲時扯一方紅布,上面放上筆、墨、紙、硯、算盤、錢幣、書籍,現在人們又添加了鼠標、鍵盤等象徵高端職業。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在成人後聲名顯赫有所成就多以在孩子一出生就寄予期望。


當孩子說長大後想當清潔工,不要急著否定,先明白為什麼


有所期望是好事,但不能因此過分的干預孩子的理想,不少家長在聽到孩子的理想不夠遠大時會立即打壓:當個清潔工太沒出息了,當個警察多好。不妨建議家長在否定孩子理想的時候,先了解一下孩子為什麼這麼輕易就立下了志向。

孩子的夢想之所以這麼接地氣是因為小孩子的認知範圍有限,細心的家長可能會發現立下的理想都是生活中能見到的,交警、清潔工、醫生、農民、商店售貨員等等,當孩子許下這樣的志向時,肯定是被這些職業的某一個特點吸引,這也是為什麼鼓勵帶孩子多走走、多看看,視野變寬了,孩子的見識也隨之開闊。

當孩子說長大後想當清潔工,不要急著否定,先明白為什麼


存在即時性,也就是觸景生情。看到了覺得有趣的形象就會產生興趣,進而轉化成自己的理想。這個形象可能來自生活中的任何一幕,所見的人物、動畫片中的一個片段或者繪本中的一段描述都可能在孩子的心目中形成未來的目標。

易變性,孩子的理想會在遇見新的感興趣的形象而隨時改變自己的志向,這就是為什麼我女兒會在一個月之內立下5個志向,作為家長不用阻攔當她見的多了自然會再有新的夢想,也絕對不能用常立志不如立長志來要求孩子。


當孩子說長大後想當清潔工,不要急著否定,先明白為什麼


綜合孩子志向的這三點特性,家長能做的首先是不打壓孩子的一時興趣,和孩子共同體驗各行各業的樂趣,不少人因為孩子的志向太過渺小而對孩子嗤之以鼻,這是不可取的。不要站在成人的角度去評判,陪孩子探索,和孩子共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