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祥苓口述历史》样板戏还能不能唱 原班人马最后一次明场演出

开会时都要发言。我每次头发弄得挺整齐的,就坐在那。他们说童祥苓倒好,挺自在。我倒挺同情沈金波的,一番审查,后来人调走了,就心情不好,得癌症死了。那时候大概是1984年。


《童祥苓口述历史》样板戏还能不能唱 原班人马最后一次明场演出

(童祥苓沈金波两大主演)


学馆当时有两个人运动当中就被逮捕了。那时候也乱,谁去查啊。学馆的孩子打人,这可是老于的罪孽。他们原来不这样的。他跟孩子说,人家不交代你们就想办法。想办法就是打啊。多可惜唱沪剧的袁滨忠。那个人上吊了,在绍兴路9号,怎么可能呢,手都打断了他怎么上吊,那不就是打死了之后弄个套再把他放进去。那时候谁去查呢?

在清理遗留下来的问题时,上海京剧院其他班的成员都回来了,惟独童家却被拒之京剧门]外,我四姐童芷苓、大嫂李多芬和南云都不能回来。童家班是被诬陷为“反动封建帮派”而惨遭迫害,被赶出了京剧,现在为何不予平反?开会时我在会上提了,别人都可以回到上海京剧院,童芷苓没回来,连我老婆也不让回来。


《童祥苓口述历史》样板戏还能不能唱 原班人马最后一次明场演出

(童祥苓先生的大哥大嫂童侠苓李多芬夫妇)


南云多次向领导要求回京剧院,但京剧院不闻不问。她是被强行转的关系,如今为什么不给落实政策?我百思不解,实在忍无可忍,找文化部门领导言行去了,他是我们京剧院的老领导。我跟他说,南云是被赶出京剧院的,现在很多不是京剧院的都到京剧院了,她为什么不能回来。你告诉我一个信息,也不用说是谁,,四个方向告诉我一个就行。他说你要干嘛?我说我童祥苓明天就奔北京,非得见到大领导不可,我就讲讲这个道理。讲通了,你们让张南云回京剧院,讲不通,继续批斗我。他让我不用去,了解一下可以解决,后来戏校校长周继章先生也大力相助,南云终于回到了京剧院,恢复了她的演员身份,我们又在上海共舞台同台演戏,南云重登舞台时,观众以为上海京剧院来了一位新秀。

这个时候能不能演样板戏,唱不唱《智取威虎山》,心里十分纠结。更何况,我虽然重新获得登上舞台的机会,在这件事上就更要小心谨慎了。

1976年第一次演出,是由当时市领导领队到南京慰问演出。那时候不让唱《智取威虎山》,只唱传统段子。头天唱完,第二天军区政委把我叫到他办公室去了,问为什么不唱《智取威虎山》?自己的作品怎么不想唱,可真是一言难尽,搞不明白对与错、是与非了,一时我找不出合适的话来回答。部队首长看我不吱声,就说了他的看法:是不是因为是那个女人领导的,就都成了她搞的。她有那么大的本事?这不是你们文艺工作者的血汗吗?他说你们怎么那么笨,干嘛把她抬得那么高,难道不是你们演员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嘛!给战士不唱杨子荣怎么行,到我这来唱《甘露寺》,你看看战士都没有反应。从明天起唱《智取威虎山》。第二天演出,战士们听到“共产党员时亥听从党召唤”,情绪非常高涨,很明显非常喜爱这部戏。部队首长的话既实事求是又有道理,可惜不是每个人都能这样理解。

还有一次,也是去慰问解放军,当时慰问空军,宣传部丁副部长也是不让唱《智取威虎山》,唱的是《甘露寺》,唱完之后毫无反应。领导都坐在台上,底下都是空军,一眼望去都是大校、上校。我刚转身想下场,后头轰一声,吓我一跳,心想这是怎么回事啊。回头一看,下面军官们都站起来了,齐声喊:《智取威虎山》,《智取威虎山》!”我没辙了,转身就冲领导站着了,那意思就是请领导们来决定吧,该唱呢还是不该唱,该下去呢还是不该下去呢?一位老领导说,还是唱一段吧,我就唱了。

1977年,上海京剧院一面清查以往,一面仍创作新戏。《智取威虎山》剧组决定排演新编历史剧《甲午海战》,来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语话》。


《童祥苓口述历史》样板戏还能不能唱 原班人马最后一次明场演出

(童祥苓先生在《甲午海战》中扮演邓世昌)


刚排不久,上面的意见是让我们演《智取威虎虎》来纪念《讲话》。大伙儿开会,你看我,我看你,不知所措,说现在能演,还搞不清楚啊,除非上面有红头文件拿来给我们看。结果,顶层意见来了:你们开会,编导演各个组,从头到尾详细谈谈这个戏到底是怎么出来的,要具体到创作的细节。编剧、作曲、舞美、演员全参加了讨论,大伙儿一谈,领导干多少,演员干多少。我才知道这个戏,领导们提过修改意见,元帅将军们也提出过。提,杨子荣改扮饲马副官为什么不骑马,许大马棒的青鬃马就是身份证明,在京剧中骑了马就可以舞起来了,后来就在第五场《打虎上山》里加了马舞。第三场《深山问苦》,也是根据将军们的意见创作出来的。他们提出,中国人民解放军不会光听了土匪的交待就冒险上山,总要通过侦察员深入群众,掌握了第一手情报,才可能深入敌巢。他们还提出,加个女孩来丰富人物和声乐形象。连外国人的意见也吸收了。德国大使看完戏说,一枪打不死老虎,杨子荣用的驳壳枪得是德国造的连发枪,才能打死老虎,后来戏里就改放排枪了。谈完之后一总结,认为《智取威虎山》的成功,是上至领导,下至全体广大文艺工作者以及广大观众共同的智慧结品。

《童祥苓口述历史》样板戏还能不能唱 原班人马最后一次明场演出

(《智取威虎山》原班人马)


根据这个文件,这个戏基本上是大家共同努力做出来的,不是哪一个人弄出来的。这样就是不加修改,公开演出。大伙儿不敢多演,就演三天吧。大家不知道效果,怕没人看。结果广告一出,三小时之内戏票就被抢购一空。人民大舞台给我们来电话,说你们知道吗,买完票,我们扫地,光钢笔就扫了一大堆。大伙儿挤啊,挤掉的。大家知道了,这是最后一次原版《智取威虎山》,之后就看不到了。

(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