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的文化生活


村镇的文化生活

在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乡镇的文化生活是很单一的,主要就是演出样板戏及移植地方戏版本的样板戏,于是,祖国到处都是各种版本的样板戏,也是挺有特点的。但是,确实太单一了,也没什么其他的娱乐文化活动开展。除了政治形势之外,主要是还经济的问题,没钱投资文体设施,所以文体设施也基本空白,一个镇最多是一个泥土地面篮球场及几张破乒乓球台,篮球架也是用木头架子做的,篮筐也是斜的。彼此之间的比赛,交流等都很少。逢赶集日子,还被占用作为临时市场。

村镇的文化生活


时至今日,各村镇都过上了比较好的生活,政府对文体设施的投入也大大增加。现在,每个镇,基本上都有了文化中心。各个村也有文化广场,都是标准配置,有远程教育,有新时代讲习所,红色展厅,文体中心,政府还有定编制的工作人员。每逢下午,文化中心的各种项目就开始有人来参与了,这些项目主要是接地气,由过去政府要求村民做变为今日的村民要做,政府搭台支持。任何事情,当变为自觉行动时,就好办了。

在农村,最能全民参与,最能体现民俗的文化活动就是飘色,有点像东北的走旱船,扭秧歌,陕北的腰鼓。在广东潮汕地区,敬神的活动非常隆重,当地叫做(营老爷),所有乐器齐奏,男女老少穿戏服上街巡游,肩挑花篮或各种飘色,还有英歌舞,舞双咬鹅,舞鳌鱼,还有舞蜈蚣。。。。。。这些都是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吸引了海内外的观众及华侨,也是乡愁的具体体现。

村镇的文化生活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新溪镇,也有一个文化中心,办得非常好,文化中心的主题是爱国主义,文化娱乐的项目有红色展厅,(领袖像章,语录本纪念馆等),乒乓球台,篮球社,潮乐社,灯谜社,形体瑜伽,书画社,每周都有定期活动。每天下午,就开始有些小孩或者学生到这里来玩积木玩具或打乒乓球,下午十七点,新溪镇乒乓球协会的队员就开始训练,水平不错。周末,还有些女孩子到这里训练街舞,晚上二十点左右,潮乐社开始活动,潮剧票友,乐手聚在一起,边唱歌,边喝功夫茶,文化广场上,大妈们跳舞,动作激烈,达到了健身效果。灯谜社活动,也是有时间性的,鼓声咚咚,制谜者与虎谋皮,射虎高手频频发招,不断领到奖品。平时,还有几个领导或者学生排队到红色展馆参观,学生们是受到了革命传统教育,领导们是参观后就作了一些指示,鼓励文化站继续努力,偶尔也会顺便要了一点纪念品。镇政府在正面宣传,形象策划,群众活动,组织领导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于是,得到了许多荣誉。文化站的带头人站长功不可没,他除了尽责做好本职工作,更重要的是他热爱本职工作,把它作为事业,当为责任来做,上班与做事业,追求是根本不同的二回事。才能有今天的成就。

时至今日,社会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家的富民政策,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农村的户口已非常值钱,过去,大家都想弄个城市户口,但是,现在你就是本村人,出去到城市工作多年,现在想迁回农村都没门,农村越变越漂亮了,生活也越来越好了,而且生活压力及节奏都比城市小,把自家土地流转出去,收租金,自己留一些自己种,自给自足,逍遥快乐,不亦乐乎?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风水轮流转。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振兴乡村,建设美丽家园的大好国策下,未来会更好。

村镇的文化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