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方知“一江春水向東流”,那究竟是有幾多愁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人到中年,方知“一江春水向東流”,那究竟是有幾多愁


這是南唐後主李煜的絕筆詞,寫這首詞的時候,應該也是他人生中最無奈、最絕望的時候了。

公元975年,南唐後主李煜已是彈盡糧絕,幾次派大臣帶著大批財物出使北宋以求和,但宋太祖趙匡胤回了一句:“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是啊!對方要的是他的整個江山,哪是那點財物可以打發的?

亡國後,他被押到了汴梁,被封為“違命侯”,如果說他最難熬的日子,應該是宋太宗登基後的日子。

宋太宗看上了李煜的妻子小周後,經常會召小周後去侍寢,一去就是幾天,這讓李煜顏面掃盡又無可奈何。

人到中年,方知“一江春水向東流”,那究竟是有幾多愁


曾經的一代天驕竟然連自己的老婆都保護不了,這叫他情何以堪?

在他42歲的那一天,小周後又被召去侍寢了,李煜寫下了《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後,讓樂師演唱。

宋太宗大怒,認為他有謀反之心,一杯毒酒了結了他的性命。這也正是他所求的,從此,他解脫了。

在年少無知的時代裡,也許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吧,就很喜歡誦這首詞,喜歡那“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滔滔愁緒。

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了解了他的身世,也就開始真的體會他的“愁緒”了。

喪國之恥,倒是讓他有些麻木,因為一直以來,他都是在宋太祖的鼻息下生存,他已經習慣了。喝幾杯小酒,賦幾首“愁詞”,也就熬過了一天。

但是奪妻之恨,讓他甚是無法釋懷。在他寫下那絕筆詞的時候,他是否明白,光是會寫詞還是不行的,受盡凌辱,也只能發出幾聲哀嚎。

縱觀他的一生,他是一位優秀的詞人,卻是一位不合格的君主。除了給世人留下了那一腔的愁緒,什麼都沒有留下。

在他娶小周後的時候,曾有大臣上書,請他多關注國事,但他無動於衷。如果他能預知他有一天會國破家亡、受盡凌辱,不知道他是否會把對詩詞的熱愛分出一點點放在江山社稷上?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不堪回首”就是不敢回頭看的意思,到了和李煜一般的年齡,才能體會這“不堪回首”的沉重。

人到中年,方知“一江春水向東流”,那究竟是有幾多愁


年輕的時候,說起某事,很清易地就用上了“不堪回首”,其實那都不是真正的不堪回首,因為一切都還可以重來。

只有到了李煜的這個年齡,回首往事,想要翻身已是力不從心,只能怪自己當初太不努力,那才是李煜口中的“不堪回首”。

有一次有一個人說,唐詩宋詞裡除了春花秋月,還是春花秋月,對人的成長沒有什麼用處。

讀了李煜的故事,誦了他的詞後,如果我們能走出他的愁緒,切合實際地行動起來,改變自己、強大自己,讓我們的人生裡不出現“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的尷尬,這應該就是我們讀他的意義所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