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英豪,半世淒涼,投奔劉備的馬超,為何成了最可悲的人

章武二年,也就是劉備建立蜀漢之後的第二年,身患重病的馬超自知命不久矣,給劉備寫了一封信。信中說道“臣宗族兩百多口人,都被曹操殺了,臣死了,只有堂弟馬岱能夠延續香火,就託付你了”。上疏之後不久,馬超病逝。

從建安二十年到章武二年,馬超輔佐劉備只有短短七年,時間不可謂不短。在這七年裡,也只有前四年是拋頭露面的,幫助劉備拿下漢中,而後三年,與其說是賦閒,不如說是擺設。似乎一入川,馬超就被邊緣化了,和他的前半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馬超是馬騰之後,馬騰又是割據涼州的軍閥,所以說馬超在投奔劉備之前也是一方豪傑,至少四海之內都能叫的上名號。要說為何這一方豪傑淪落到寄人籬下的地步,這話還得從馬超和曹操的矛盾說起。

半世英豪,半世淒涼,投奔劉備的馬超,為何成了最可悲的人

馬氏家族割據涼州,建安十六年,曹操打算借道涼州軍閥的地界去對付張魯,一舉拿下漢中。曹操勢大,是不是真的打張魯先另說,單是歷史上存在的“假道滅虢”就不得不讓人提防。所以馬超為首的軍閥們拒絕了,馬超和曹操之間的矛盾到這就公開了,雙方到了不打不行的地步。

於是,馬超聯合關中關西等地的將領們組成聯軍,以另一個大軍閥韓遂為大都督,迎戰曹操的軍隊。馬超的聯軍先勝後敗,直接失去了和曹操叫板的實力。

勝的那一次,曹操軍正在渡河,馬超率部殺到打了曹操一個措手不及,要不是許褚等將領拼死相救,曹操肯定要死在馬超軍的箭雨下,但這只是小勝,聯軍沒能成功阻止曹操渡過渭河,導致曹操在自家戰略要地安營紮寨,失去了制勝的時機。

半世英豪,半世淒涼,投奔劉備的馬超,為何成了最可悲的人

而後曹操用反間計,離間韓遂和馬超諸將的關係,軍心不穩,在隨後的大戰中,聯軍大敗。此後的馬超在涼州尚有威望,兼併了幾個郡縣,得以有喘息的機會。但後來,曹軍捲土重來,屠殺馬超全族,加上部將的反叛,馬超徹底失去了在涼州立足的根據地。

可以說,到這裡馬超的境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過去被曹操重用,到與曹操交惡被滅族失去立足之地,空有一副好武力的馬超,也不得不去寄人籬下,這對後來他的心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半世英豪,半世淒涼,投奔劉備的馬超,為何成了最可悲的人

第一次挫折就是投奔張魯,被張魯部將猜忌,加上和曹軍作戰不利,不得已轉投劉備。而轉投劉備的馬超最大的功勞就是助劉備拿下漢中。這件事使得他在蜀漢有了一席之地,至少在頭銜上他並不落於關張趙之後。

後來劉備佔領漢中,稱漢中王,加封馬超為左將軍和假節,給的官銜很高,要知道,此時的馬超不過投靠劉備才四年。但問題是,頭銜並不能說明一切,關鍵是馬超在蜀漢到底受不受重用。

很遺憾,更多地時候劉備也只是把馬超當做一個籠絡人心的擺設罷了,漢中之戰,馬超出戰沒有大勝過。他真實的作用就是利用自己當年的威望,去降服少數民族去勸降。這給馬超帶來的心理落差可想而知。

半世英豪,半世淒涼,投奔劉備的馬超,為何成了最可悲的人

從他自身也可以看出來,史書上記載,馬超在蜀漢常常擔憂恐懼。最有名的一次,蜀中名士彭羕對劉備不滿,私下會見馬超,想和他裡應外合奪取蜀漢。但此時的馬超早沒了當年的氣魄,聽了這話大驚失色。後來越想越怕就報告給了劉備。

從這就可以看出,馬超雖說在蜀漢身居高位,但真實的處境並不樂觀。尤其是蜀漢各派系鬥爭激烈,馬超身為外來人,自然得不到便宜。在官職上,馬超封左將軍、驃騎將軍,但同樣的官職,張飛和關羽甚至黃忠都是鎮守一方的大員。

半世英豪,半世淒涼,投奔劉備的馬超,為何成了最可悲的人

其實綜合來看,劉備不重用馬超的原因很簡單,一是忠心,二是身體。

馬超父子身為漢臣,但是深受羌族等少數民族風氣影響,先是背叛朝廷,又背叛韓遂和張魯,劉備不可能沒有疑心。其次是身體健康,馬超投奔劉備之時,身體已經患病多時,常常吐血。加上馬超初次到南方,水土不服,病情加重,這導致了他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不能領兵打仗,所以劉備把西涼軍給他堂弟馬岱來指揮。

後來患病在床的馬超,回顧自己這一生,不可謂不淒涼。為了和曹操對抗拋棄了族人,為了投靠劉備拋棄了妻兒,給自己這也是為什麼他臨終只想讓劉備照顧自己堂弟的原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