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和范蠡、文种那点事

说起勾践大家会不约而同的想到一个成语“卧薪尝胆”,一个亡国之君的一步步通过自己的隐忍进而复仇,属实是一个成功者的案例,今天小编就说一说卧薪尝胆之后的故事。

勾践和范蠡、文种那点事

勾践、范蠡、文种密谋复国


首先呢我们来介绍一下。第一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可谓是众所周知。凭着这惊人的隐忍与极大的侮辱,勾践在一帮忠诚部下的帮助下最终灭了吴国。第二位,范蠡,字少伯,乃是春秋末最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越王勾践能够成功复国,范蠡功不可没。最终范蠡功成身退,隐居山林。说范蠡这个名字大家可能还觉得陌生,其实他还有另外一个称呼叫做陶朱公是春秋末代的巨富。第三位,文种,字子禽,楚国郢(今湖北省江陵北)人,春秋末期著名的谋略家。范蠡与文种,可以说是越王勾践的左膀右臂。在他们两人的合作下,勾践才最终打败了吴王夫差。

文种也是今天的猪脚,话说在成功复仇吴国之后范蠡就劝告过文种,说咱哥俩已经功成名就,人生不在于飞多高,平稳落地才最可贵。可惜文种这个大哥根本听不进去,一心想着以自己的功劳勾践一定不会杀自己,自己也不造反根本没理由的事嘛。后来范蠡看劝说没用,果断拒绝了勾践的封赏,带着贤妻美眷退出朝堂,归隐山林,而且离开了越国,这件事当时大家都不理解。

其实当时范蠡给文种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这家伙长得鸟嘴长脖子,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你还是赶紧走吧!”按理说,范蠡已经在信中明确的告知文种,越王勾践这人不怎么地道。你可以与他共患难,但是共荣华是不可能的。但是执迷不悟的文种哪里听得进去,还一心想着加官进爵的美好未来。其实他不知道在灭了吴国之后,勾践就对范蠡、文种两个大功臣动力坏心思。

果然不久之后文种因一次未请假上朝,而被越王勾践召唤。看见文种勾践也是比较直白,多余的话都懒得说,直接给了文种一把剑说道:“你教了我灭吴的七种方法,我只用了其中三种就灭了吴国。我知道,你那里还有四种方法。所以,我希望你能把这四种方法给我带到先王那里去。”其实说白了,勾践就是觉得文种能力太强,自己的智商远远赶不上,这样的功臣有了势力想造反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所以文种就按照范蠡的剧本被杀了。

勾践和范蠡、文种那点事

范蠡像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患难易共,富贵难同"这个道理可谓是历千年而不衰。直到现如今,在共患难的时候,大家一般都会齐心合力,互相扶持。一旦事业有了起色大家立马就开始里自己的小算盘,这种情况尤其是在帝王身上,表现的更是淋漓尽致。历史案例如刘邦韩信、勾践文种、朱元璋李文忠等等数不胜数,因为这些人一旦到达权力的巅峰就会下意识的想到江山都是抢夺来的,这些跟我一起混的兄弟会不会分我的江山,杀我而后快。功高震主,其实说的是帝王对自己的不自信,掌握权力之后的第一件事肯定是将这些有功之臣想方设法除掉,不然估计觉都睡不好。所以说对这些有功之臣而言明哲保身才是自身能力的最大体现。

勾践和范蠡、文种那点事

后人祭祀陶朱公


话题转回范蠡身上,范蠡真的是是具有超人的智慧以及极为深远的经商能力。在范蠡离开越国后,来到齐国定居,后来又到陶地去经商,没多久,竟然成为了巨富,人称陶朱公。君主危难能献计复国,功成之后能急流勇退,经商致富能接济天下,可谓完美的一生。

今天的故事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