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過去了,大盤還在3000點,但滬深300全收益指數已經翻倍了

12年過去了,大盤還在3000點,但滬深300全收益指數已經翻倍了


1.


「純指數定投,財局小實盤迴顧」


從2019年開始到今天,小實盤漲了27.95%,跑輸滬深300指數 5.48%。


從2017年9月5日實盤成立(滬深300指數3857點)到昨天為止:XIRR年化收益率為 11.88%,創新高。


累計收益率為 14.68 %,同期滬深300上漲 4.15%,跑贏基準 10.53%。


12年過去了,大盤還在3000點,但滬深300全收益指數已經翻倍了


實盤詳情,可以在且慢或蛋卷基金APP搜索財局小實盤查看。


指數基金的優勢,概括起來有四點:成分股優勝劣汰、規則簡單、估值透明、風險分散避免個股黑天鵝,對於上班族來說,定投指數基金的性價比很高。


「華佗醫藥基金組合回顧」


2019年10月21日建立組合,累計收益率5.92%,期間滬深300漲幅為3.52%,跑贏基準2.4%。


12年過去了,大盤還在3000點,但滬深300全收益指數已經翻倍了


組合簡述:3只優秀的國內主動型醫藥基金+3只國外被動型的醫藥指數基金,國內、國外各一半倉位,目標是為了跑贏滬深300,適合長投的資金。


策略詳述:該策略為配置型策略,不擇時,只擇基。投資範圍包括中國、美國、甚至全球範圍的醫藥基金。投資期限最好是長期,最少也建議2年+。


華佗醫藥組合,在且慢或天天基金上,都能按名字搜到持倉詳情。


2.


根據最新的2019年Q3財報,我更新了銀行股排名表(撥貸比已全部調整成2.5%,撥貸比=撥備覆蓋率*不良率)。


排名表按盈利收益率從高到低排列(大於20%),在這個基礎上再考慮PEG小於1的個股,也就得到了上圖中黃色標記的部分。


12年過去了,大盤還在3000點,但滬深300全收益指數已經翻倍了


我個人當前持有的依然是貴陽、江蘇銀行,各佔銀行股一半倉位。


這樣持倉,是希望能在較高的盈利收益率基礎上儘可能追求高的成長性,沒有選擇港股是為了給打新股攢市值。


12年過去了,大盤還在3000點,但滬深300全收益指數已經翻倍了


2019年12月1日組合成立以來,累計上漲了4.39%,跑輸滬深300指數0.53%,略跑贏了中證銀行4.25%的累計漲幅(6843/6564)。


如果費事搞出來的排名對投資銀行股沒有幫助,長期跑不贏中證銀行指數的話,那的確挺失敗的。



3.


本週操作:


分級基金:正常套利。


可轉債打新:週一賣了海亮轉債,多賬戶申購了11只可轉債。


港股打新:兩個賬戶均申購了一手赤子城科技;中籤了一手時代鄰里,暗盤平價出了,中籤了一手保利物業,賺了1467港幣,大約20%的收益出了。


保利物業一手申購100%的中籤率,讓我想起另外一個賬戶差了半個小時沒夠著保利物業的申購,唉,少賺了1500港幣。


股票倉位:沒有動。這周持倉收益不錯,打算從2020年開始,每週share一下自己的投資收益率,無論漲跌。


4.


最近週轉急用錢,自然想到了去隨借隨還的微粒貸或借唄去看看。


然鵝,借唄的利息有點高,另外不想一下把額度用完,看招行的閃電貸還能借幾萬,就湊夠了。


我微粒貸的利息是萬2.5,借唄的利息是萬4.5,閃電貸的年化利息是10.8%。不知道大家的利息有多少。


招聯好期待的額度相對挺高的,日利率是萬4,好像也是隨借隨還,但之前沒用過這家,不知道有沒有坑,就放棄了。有朋友用過的話,可以留言說一下體驗如何哈~


其實,能刷信用卡做一下短期週轉是最好的了,融資成本相對比較低。


如果有可以辦大額信用卡的機會,別錯過,我就是因為自己的偏見錯過了,當時覺得自己週轉最多用一下借唄、微粒貸就能解決,沒考慮融資時間的問題。


譬如,從賬單日第二天開始刷的話,借一次錢,一般能用50天+呢。「噓」


做職業投資的,不知道怎麼看待超前消費這個話題。


我個人是相對謹慎些的。


比如,支付寶的花唄,我一般是不用的,除非沒辦法用一下,過後馬上就還了。


我寧願控制一下自己的消費,也不想超額消費,甚至有點反感,可能自己謹慎慣了。


我老婆跟我是剛好相反的,她基本上是先用花唄消費,每個月再定期還款。。。這樣做也有好處,可以看到錢都花哪裡了,一目瞭然。


只是,馬爸爸的這個好處對我的吸引力不大,雖然不時有花唄紅包的誘惑。。。所以她老說我,你怎麼這麼摳呢。


5.


這周大盤再次站上了3000點,這已經是上證自2007年2月26日第一次衝上3000點以來,第44次上了3000點。


先不說這個指數的優劣,隨著時間的累計,我相信總有一天,會絕塵3000點,一去不復返。


特意去看了一下,與2007年2月末相比,滬深300全收益指數已經翻番了。


這個案例也說明,投資優秀的指數是多麼的重要。



有人說,12年的時間,滬深300全收益才漲了一倍,也不高啊,確實,這是因為2007年2月份的滬深300估值是35倍,現在只有12.29倍,估值下降了很多啊。


優秀的核心資產估值低,這也是今年外資大舉抄底A股的原動力之一。


......


推薦一篇文章,致敬保羅·沃爾克 | 半世風雲,一蓑煙雨


當金融史實故事看,挺好的,個人很喜歡看這類文章。


6.


最新的指數估值表如下:


低估挺久的國證地產,不再低估了。看了一下財局小實盤,國證地產的目前的累計收益是13.57%。


12年過去了,大盤還在3000點,但滬深300全收益指數已經翻倍了


如果覺得有用的話,請幫忙點贊轉發,這也是我更文的動力,O(∩_∩)O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