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工作中,怎樣通過撰寫工作筆記,提升自己的思考水平?

剛參加工作時,我的領導曾經告訴我一句話:“總結的次數等於成長的高度。”


意思是每天要對自己的工作進行反思、覆盤,想想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需要改進,不能忙完工作就結束了,每天低水平重複。同時,也要多向同事請教,多觀察同事的優點;多閱讀思考,學習別人的優秀經驗。

在領導的多次提醒下,我慢慢養成了寫工作思考筆記的習慣。最早是寫在QQ空間,後來寫在微博,但是刷微博容易沉迷,慢慢就更新地少了,現在常常在得到App的知識城邦寫點總結。

工作思考筆記的內容有長有短,短的只有一兩句話,長的幾乎是一篇文章。

寫的短,是靈感乍現,快速記錄下來,防止遺忘;

寫的長,是深度思考,認真總結分享,拋磚引玉。

寫工作經驗分享筆記難不難?

我認為最難的倒不是寫什麼,是否寫得好,而是你要破除畏難情緒和害羞情緒,敢於動筆。不要想著寫分享的人都是大咖,就害怕自己寫的內容貽笑大方。只要你願意分享,不論是頗有見地的論述,還是略顯生澀的小結,都會贏得別人的點贊。

職場工作中,怎樣通過撰寫工作筆記,提升自己的思考水平?


我寫作的內容大都來源於自己對工作的反思,以我之前寫過的幾個筆記內容為例:

1、很多領導喜歡培訓執行力,其實問題的根源在驅動力。


這是一句話的筆記,很簡短。這句話是我外出參加一次培訓課的記錄。很多公司領導總是覺得員工執行力差,工作效率不高,也缺失創新思路,因此總喜歡安排一些執行力方面的課程,但基本上都是課上很激動,課下沒人用。


員工通常只把工作當成是謀生的手段,他們不一定熱愛自己的工作,上班時只是想按部就班完成基本任務,拿到工資就行。因此,他們缺失了精益求精的內在動力,外部再怎麼施壓、培訓,效果都不好。


我在帶團隊的時候也有同樣的感受,我把任務交給對方,對方能完成到70分的水準,但是如果我告訴他,做這件事情的意義是什麼,對他的成長有什麼幫助,可以怎樣高效完成,這件事做得漂亮哪些人會格外讚賞,甚至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有怎樣的助益時,他就能主動把交付的任務完成到80分,甚至90分,爭取做得漂亮,而不是僅僅以完成為目標。


因此,如果你手下的人工作都是60分萬歲,就要思考他們的內在動力問題。


職場工作中,怎樣通過撰寫工作筆記,提升自己的思考水平?


2、和幾個同行聊天,發現有些人其實工作水平還不錯,但是有個問題,就是從來沒有想過總結自己的工作經驗,整理成流程、清單,凡事都擱在自己手裡捂著,很享受別人總是來諮詢他的感覺。其實,這樣的虛榮感要不得,早點把事情理順,才能更好地教給別人,讓別人替你做這些基礎性工作。


寫這篇筆記是來源於觀察單位裡的同事,有些人你問他一件事情,他可以口頭告訴你,但你要一份流程清單時,對方就拿不出來。具體工作他都能完成,但是離開他,很多事情就容易擱置,別人也無法完整了解流程。


也有一部分同事,工作思路很清晰,找他要資料,總是給你理得很清晰,這樣的人都是非常有潛力的選手。


觀察別人的工作,思考行為背後的邏輯,是我們寫筆記的一個觀察點。


職場工作中,怎樣通過撰寫工作筆記,提升自己的思考水平?

3、如何改善團隊的績效?最好用的一個辦法就是把表現好的團隊和表現差的團隊做對比,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他們的差異點到底在哪裡,然後找到優秀團隊的優秀做法,複製給其他團隊。


這是我聽得到課程時總結的一段話。


這個方法特別適用於公司有同類崗位可以比較,作為團隊負責人,你需要把優秀團隊的經驗做法提取出來,複製給其他團隊,這樣才能更加優化整體績效水準。

職場工作中,怎樣通過撰寫工作筆記,提升自己的思考水平?


4、當下屬給你提交文檔時,你看了很不滿意,一定要剋制親自上陣修改,甚至自己推倒重寫的衝動,你要帶著他剖析,寫這個材料的目的是什麼?各模塊的具體要點是什麼?哪裡寫的好,哪裡寫的不好?然後讓他重寫,只有經歷這樣的過程,才能讓下屬明白自己文檔的不足之處在哪裡。

如果你總是越俎代庖,下屬就找不到自己的成長點,以後也很難改善。

當然,靠譜、主動的下屬,都會提前自己找好同類標杆,自己研究一份優秀的材料應該怎麼寫。

我們不能指望自己遇到的下屬都是積極主動有想法的,必須要引導他們,鼓勵他們。

所謂培養,就是看著他們把事情做砸又忍住替代他們的衝動。只有經歷過這樣的內心糾結,才能真正明白如何去培養人。


這是之前改稿子時的反思。怎樣解決這樣的問題呢?


第一,我可以使用文檔的審閱功能,保留修改痕跡,發給下屬,但是你無法確定他是否認真看了,是否領悟了我修改的用意。因此,這個方法只適用於願意鑽研的下屬。


第二,我可以和他當面溝通,告訴他哪裡需要修改,為什麼要這樣修改,然後讓他自己改,而不是由我直接做。


第三,為了提升以後寫文稿的水平,還需要給下屬找提升自己寫作能力的方法,例如閱讀同類優秀文案,閱讀相關書籍,平時就要不斷練習寫作等,更要激發他們自己想提升的慾望。


因此,基於這樣的思考,我寫了上面那一段筆記。


職場工作中,怎樣通過撰寫工作筆記,提升自己的思考水平?


5、在選拔人的時候,你最看重哪一個技能?

記得一家公司的負責人說,如果只能看一個指標,那就挑寫作能力強的人。為什麼這樣選擇?因為寫作能力的背後,是一個人思維模式的體現,這恰恰是最難教的。

怎樣才算是寫作能力強呢?

對大學生來說,你寫個社團活動策劃案,不需要老師們修改,達到直接可以採用的地步,火候就差不多了。這並不僅僅是寫作能力,背後還考驗你的策劃能力、組織能力、任務分配與協調、預算、文檔編輯及處理等內容。

對於已經工作的人來說,就是領導交給你寫的稿子,至少要八九不離十,如果你寫的方案、材料、新聞稿、通知,需要別人大幅度修改,那就沒什麼希望了。


千萬別抱著我寫好了初稿交上去就完事的想法,你要想著,如果你是領導,你看了下屬給你交來這樣的作業,能不能直接用?


上面這段筆記,也是我對團隊成員寫作水平不滿意的思考。“給你的上級節約時間,是你作為下屬最重要的本分”,這一點很多職場人沒有想明白。你想想看,如果你的上級總是需要擠出時間來完善本來你應該做的作業,他是有多煩躁。


你需要給上司支持,給他節約時間,而不是因為自己工作做不到位,總需要他來向下兼容,這樣就無法形成團隊合力,影響團隊整體工作效率。


最好的團隊,是下屬能分擔一部分上級的壓力,給他留出更多的思考時間、協調資源時間、對外拓展時間,每個人都能給團隊“抬轎子”,而不是拖後腿,最終達到團隊整體提升的效果。


總結:


萬事開頭難,一旦你開始動筆寫筆記,你會發現,獲益最多的可能不是閱讀你筆記的讀者,而是你自己。


在不知不覺的總結與覆盤中,你會持續精進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寫作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