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無明的覺慧:經典佛語:不可說,聽聽一空怎麼說?

【經典佛語:不可說】

不可說出自《涅盤經》二十一卷雲:「不生生不可說,生生亦不可說,生不生亦不可說,不生不生亦不可說,生亦不可說,不生亦不可說。有因緣故,亦可得說。

破無明的覺慧:經典佛語:不可說,聽聽一空怎麼說?


一空為什麼佛陀說,不可說

此方便說,是破無明的覺慧

你且聽且證,且三思而行

且聽如下賈明與致信對話:

賈明問:人通過語言交流而進行溝通傳達信息,佛陀為什麼說不可說?

致信笑而不語,言說:不可說,不可說,常言有言,不可說,不可說,一說就錯!

賈明急了不耐煩且不依不饒的說: 有什麼不可說的,每天人都在語言言說,你不要賣關。佛陀還有言:有因緣故,亦可得說,你就因此刻緣起,因緣而說吧

致信沉思片刻,還是笑而不語,我一說就錯啊

賈明覺的有戲,馬上答到,你就因我而緣起說吧,說錯了,我就算聽聽過好了,我恕你無罪,不怪就究與你。

致信笑答:恕我無罪,我的罪孽就已經在其中了,還需要你恕不恕我的罪,還要當心你究不究我的罪?

賈明問:阿彌陀佛,我說錯了

致信問:你何錯之有?

賈明含羞的說: 我斷言,斷見,斷解,斷說了。。。


破無明的覺慧:經典佛語:不可說,聽聽一空怎麼說?


致信笑而不語,合掌,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致信樂而直言,既已如此,就因你緣起方便而說:

常言:見人說人說話,見鬼說鬼話,皆因人性,好喜善憂,怒惡愛恨之心,人尚如此,何況遊魂之鬼呢?喜歡聽好聽的,不喜歡聽不順聽的,喜歡聽有有利於自己的,不喜歡聽不利於自己的,所謂忠言逆耳,人皆有取利我而避兇難之天性,更因不明斷取斷想,而執其中,而造種種業(行為),此為禍從口出而之根本。所以世間行為和事業都應順此方能有為而成。

因宇宙世間有正反,人言有對錯,事有兇吉,行有善惡,兩面之執念取向,不是一邊就是另外一邊,言說一邊,另外一邊也已包含在其中,論對錯,無論對錯,對和錯都已經在其中,所以無論說對說錯,對錯已經在其中,所應不可說。

事有成敗,人有禍福,皆有明明變化之數,皆為人之心念所造化,都有此人不知不明而生種種境遇,此人何時能明何時能覺,在於自知自察自省,方式正解,內求而不外取,以因果而行。

賈明問:能舉個形象的比喻嗎?

致信笑而張開十指,你看到了什麼?

賈明立馬說道:十個指頭啊

只見致信搖頭,賈明又說兩隻手掌嗎?見致信還是搖頭,賈明又說你張開兩隻手伸出十個指頭?致信還是搖頭。

致信收掌垂放言說:無所不見,無所有見,皆是唯心所造,說與不說,唯有自知自行自悟。


破無明的覺慧:經典佛語:不可說,聽聽一空怎麼說?


賈明說:因人有執取執念之心,對錯因事、因人而定,都是事中人的不自知不自察不自省所至,都是因為自己的不明而造種種因果境遇?自省覺知才是正解?所以說,不可說,不可說,應自省,循因果?

致信笑而不語,合掌,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