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療效明顯,“三藥”新冠肺炎適應症獲批

胡睿 米內網

精彩內容


4月14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新冠肺炎藥物研發、疫苗研製等科研攻關進展情況舉行發佈會。會上,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孫燕榮介紹,為了積極推動自主研發藥物的科研攻關,科技部進一步擴大了藥物研究範圍,啟動了可利黴素、漢防己甲素、阿茲夫定等一系列藥物臨床研究。


中醫藥療效明顯,“三藥”新冠肺炎適應症獲批


會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司長李昱透露,中醫藥通過臨床篩選出有效的方劑“三藥三方”,“三藥”即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顆粒和膠囊、血必淨注射液,“三藥”在此次疫情中發揮重要作用,取得良好的臨床證據,國家藥監局已經批准將治療新冠肺炎納入到“三藥”的新的藥品適應症中。


同時,疫苗研發也取得了階段性進展,目前已有3個疫苗獲批進入臨床試驗。陳薇院士團隊的腺病毒載體疫苗為全球首個啟動二期臨床研究的新冠疫苗品種;4月12日,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申報的一類新藥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獲批臨床;4月13日,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研製的滅活疫苗也拿到臨床批文。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我國在前期的科研攻關中驗證臨床效果明顯的藥物已經開始向全球推廣,進行交流和學術研討的國家和地區已經超過140個,主要內容包括中醫藥、磷喹、法匹拉韋、託珠單抗,以及恢復期血漿、幹細胞等一系列產品以及科研攻關成果。


世衛組織以及多個國家也在相繼開展氯喹、羥氯喹等藥物的臨床研究,多個國家先後批准使用恢復期血漿、託珠單抗等中國方案中所涉及到的藥物品種與方案應用於治療新冠肺炎或者開展臨床研究。


可利黴素“中國造”


據瞭解,抗感染新藥可利黴素是世界上第一個利用合成生物學技術研發、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1類新藥,2019年6月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批准上市,用於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等。


臨床比對發現,可利黴素不僅具有很強的組織滲透性、低不良反應率、抗耐藥、抗超級細菌等超級抗生素的特性,同時在抗炎免疫及干預腫瘤進展、抑制腫瘤轉移等方面,也獲得了重大突破。另外,與阿奇黴素相比,可利黴素具有更好的療效和安全性。


公開資料顯示,可利黴素擁有國家三項專利,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發,後轉讓給瀋陽同聯製藥集團。該化合物於2010年9月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瀋陽同聯和北京首科集團共同申報1.1類新藥,該藥在2015年提交了補充申請,2017年申報了複審申請。


相較而言,漢防己甲素生產企業較多。從國家藥監局官網查詢到的數據顯示,漢防己甲素涉及8個批文,分別為康恩貝生物製藥2個、石藥集團江西金芙蓉藥業、通遼市華邦藥業、廣西大海陽光藥業、浙江華潤三九眾益製藥、海南製藥、江西銀濤藥業各1個。


阿茲夫定,又稱阿滋福啶,是由鄭州大學和河南省分析測試研究中心研製的治療艾滋病新藥,由鄭州大學的常俊標教授率領團隊研製成功,它是一種艾滋病毒逆轉錄酶(RT)抑制劑,屬世界先進、國內首創的新一代治療艾滋病藥物。


阿茲夫定獲得了國家“863”項目和河南省重大科技攻關項目資助。2013年4月30日獲批進入臨床試驗。2013年5月,該藥物已獲中國發明專利授權並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遞交了國際申請。


中藥競爭優勢凸顯


在這次抗擊疫情中,中藥競爭優勢逐漸凸顯,也加速了中藥國際化進程。


4月14日中午,以嶺藥業發佈公告稱,已經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發的連花清瘟膠囊(顆粒)的關於新增適應症申請的《藥品補充申請批件》,批准該藥說明書中增加“在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常規治療中,可用於輕型、普通型引起的發熱、咳嗽、乏力”,療程為7-10天。


國家藥監局藥品註冊司副司長楊勝表示:“在這次疫情防控過程中,中醫藥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國家藥監局積極支持發揮中醫藥的特色,支持中成藥和醫療機構中藥製劑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用於新冠肺炎的治療。”


高速研發需要高速審評審批工作作為支撐。楊勝指出,關於應急審批工作,國家藥監局正在科學有序地開展工作。一是第一時間啟動應急審批工作機制,既堅持依法依規,又做到特事特辦,確保應急審批科學精準、規範有序和高效。二是積極對接藥物科研攻關。對潛在有效藥物的應急審批申請和諮詢,國家藥監局都是能收盡收,隨到隨研判,研判之後迅速向研究機構反饋,共同推進項目的進展。採取靠前服務,深度參與等舉措,加強與研究機構的溝通交流,提供技術支持,服務註冊準備。三是爭分奪秒地開展應急審評審批。對研究結果證明基本安全有效的,第一時間納入應急審批通道,以“安全守底線、療效有證據、質量能保證、審批超常規”為準則,聯審聯動,並聯審評,切實加快審評的速度,提高審評的效率。


以中藥的“三藥三方”為例,國家藥監局組建了以中醫藥院士,特別是抗疫臨床一線的專家為主的特別專家組,發揮指導作用,組織專人與“三藥三方”的生產企業、研發單位積極對接,做好技術指導和註冊服務。在前期抗疫臨床實踐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礎上,已經加快完成了“三藥”的成果轉化,正在抓緊推進“三方”的成果轉化。


此外,國家藥監局還積極指導各地緊急出臺醫療機構製劑應急管理的政策,依法依規開展中藥民族藥醫療機構製劑的備案、審批和調劑使用工作,充分發揮中醫藥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


後續,國家藥監局會繼續按照“統一指揮、提前介入、隨到隨評、科學審評”的原則,全力做好應急審批工作,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用藥的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