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是北京中轴线的重要建筑——北上门

北上门位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神武门以北、景山公园景山门以南。明朝永乐年间,按明里制在元皇宫与元大内夹垣之间规划了皇宫护城河(即今筒子河),并拆除了皇宫外侧元代的“大内夹垣”,但保留了“大内夹垣”的北上门、东上门、西上门及阙左门、阙右门。

曾经是北京中轴线的重要建筑——北上门

景山原有两道院墙,院墙外南门叫北上门,内门叫万岁门

《明宫史》记载,崇祯帝游禁苑的路线为:出东华门和东上门,沿东卫城与东禁城之间的驰道向北,过东上北门,到东长街(今北池子大街)北口,折向西至北上东门外,再折向北,进入山左里门。游毕,皇帝过北上门,进入玄武门回宫;其他人则按来时原路回宫。可见当时北上门仅供皇帝通行。清朝定都北京后,继承了明朝的规划并继续沿用北上门。

曾经是北京中轴线的重要建筑——北上门

从清末老照片看,北上门比万岁门(现在的景山门)大得多


曾经是北京中轴线的重要建筑——北上门

这是北上门南面,驼队在行走

1956年5月底至6月上旬,北上门被拆除。这是北京中轴线上,继北中门、地安门之后被拆除的六座城门中的第三座,此后又有永定门城楼及箭楼、中华门被拆除。

内圈墙上的门,明朝叫做万岁门,在清朝叫“景山门”。

景山门。位于北京故城垣中轴线上,是公园的南门和正门。其南为故宫北门(神武门),其北为园内绮望楼。坐北朝南。黄琉璃筒瓦歇山顶。面阔5间,进深3间。单昂三踩斗拱,旋子彩画。


曾经是北京中轴线的重要建筑——北上门

现在的景山南门,即原来的万岁门

曾经是北京中轴线的重要建筑——北上门

1909 年景山前东侧“北上东门”外

山左里门。公园的东门,坐西朝东。黄琉璃筒瓦歇山顶。面阔3间,进深1间。单昂三踩斗拱,旋子彩画。

山右里门。公园的西门,坐东朝西。形制与山左里门相同。

景山位于故宫的北面,四周环绕两重围墙,内外墙之间的道路叫做“御道”,现在外墙被拆除,御道变成了公路,景山的北门叫做北中门,以北是地安门内大街,1953年时在门口两侧各建了一座带大屋顶的灰砖绿琉璃瓦建筑,为解放军某部宿舍。景山的东西门分别叫做“山左里门”和“山右里门”,山右里门南侧有一大片柿子树。

1956年,为拓宽景山前街,将“北上门”拆除,拆除之前似乎没有拍一张资料照片,上面的照片也许就是“北上门”的遗影。

曾经是北京中轴线的重要建筑——北上门

这是1919年北上东门外

曾经是北京中轴线的重要建筑——北上门

1930年景山前北上东门已拆除,打通了景山前街

曾经是北京中轴线的重要建筑——北上门

1910年前后,景山前"北上西门"外鸳鸯桥前的骆驼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