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女性的思維方式,理解她們的行為邏輯!

簡單講解一個幾乎可以完全解構女人的行為的法則。叫做羅伯特·布里夫法則。簡稱布里夫法則。我看到微博上有些人將Briffaults翻譯成不利夫,這個翻譯比較生硬,所以在下文就叫做布里夫吧。

羅伯特·布里夫解釋了女人的高攀擇偶的本性,她們通常都是“向上結親”。換句話說,她們與雄性發生關係就是為了男人賦予她們的好處:

“雌性,而非雄性,決定了一個動物家庭的所有狀況。當雌性不能從與一個雄性的結合中獲取好處時, 這樣的結合就不會發生。”

布里夫法則的推論如下:

推論1:雄性在過去對雌性所提供的好處不能維持兩者的未來關係。

推論2:雄性為了維持未來與雌性的關係所提供的任何當前好處都是無效且徒勞的。(參見推論1)

推論3:雄性向雌性承諾未來好處對當前及未來兩者的結合所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這種作用與時間成反比,直到所承諾的好處被落實,並與雌性對雄性的信任程度成正比。(這幾乎就是不可能)

布里夫法則,其實只有一個最基本的假設,那就是雌性與雄性交往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獲得資源。雌性對雄性所做的所有行為,背後有且只有唯一一個原因,那就是為了從雄性身上獲取資源。

基於這個布里夫法則,我們很容易反推出女人的行為。那就是為什麼舔狗不得house?可以參照推論1,雄性在過去對雌性所提供的好處不能維持兩者的未來關係。也就是說你現在無論為女人付出多少資源,將來女人都不可能記得你現在的付出,所以你就不要指望女人會有良知,會知恩圖報了,女人的天性就是忘恩負義的。

再看推論2,雄性為了維持未來與雌性的關係所提供的任何當前好處都是無效且徒勞的。其實就是說,男人和女人之間的關係只能是短期關係,無論你過去為了女人付出多少資源,都不可能維繫你們在未來的關係,除非你持續不斷的為她提供資源,一旦你不能繼續為她提供資源,女人會立刻離開你。一箇中年失業的男人,會立刻被老婆所拋棄。

再看推論3,雄性向雌性承諾未來好處對當前及未來兩者的關係所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這個結論也很容易理解,女人是短視的,一個十分有出息的男人,往往在年輕的時候要一貧如洗,寒窗苦讀,但是這種老實人做題家,往往是最不被女人看得上的。女人無法理解長期收益是什麼。所以有些男人可能會好奇,為什麼我這麼好的條件,就是沒有女人看的上我?其實很簡單,因為你不能在當下立刻給予女人她能看得見,摸得著,並且觸手可及的好處。

我們判斷一個理論是否成立有三個指標。叫做自恰,續恰,他恰。那麼布里夫法則非常巧妙的符合了這三個指標。首先做到了邏輯自恰,其次關於布里夫法則的推論也都能在現實中找到依據。同時又符合了進化心理學的他恰。可見這個法則是成立的,是禁得住邏輯證明和考驗的,是具有可證偽性的,是科學的。

基於布里夫法則,我簡要分析一下兩種女人的行為,以加深理解。首先就是很多男人可能搞不明白,為什麼女人喜歡作,而且不講道理。其實代入到布里夫法則,女人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從男人身上獲取資源。很容易就得出了結論,女人作的行為,本質是對男人的打壓,其目的在於從男人身上獲得更多資源。所以為啥很多女人經常哭鬧作,但是男人一花錢哄,立刻就好了。

第二種,為什麼女人會討厭男人孝敬父母,婆媳矛盾為啥很嚴重?我們繼續代入布里夫法則,女人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從男人身上獲取資源,那麼很容易就得出了一個結論,婆媳矛盾的本質是,妻子在責怪丈夫:”你不應該把資源用在贍養母親身上,應該全都用在我身上。”

男人的孝子行為,最容易讓妻子感到厭惡。因為這違背了女人的基因利益,所以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形成的生物本能,決定了女人必須對男人孝順父母的行為感到噁心。

布里夫法則和進化心理學是完全同構的,但是隻用來研究女人的行為。但是進化心理學需要前前後後一大本書。布里夫法卻對於進化心理學的概念進行了高度的濃縮和精簡,在保證信息不丟失的情況下,歸咎為一個基本的法則。

這是一個極簡但分析問題十分清晰的思維模型。因此以後我可能會在部分文章用布里夫法則代替進化心理學。

文章末尾附上布里夫法則和英文原文。布里夫法則:女人對男人所做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從男人身上獲取資源,毫無例外。(本文copy others)

0閱讀

搜索

測試女人愛不愛你

女人動了情的三大表現

心理學看穿一個女人

強勢女人的五種通病

女人玩曖昧的徵兆

女性性激素旺盛的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