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好讲道理了,孩子还是“不听话”:“废话”谁要听?

为什么好好讲道理了,孩子还是“不听话”:“废话”谁要听?

网络图片

为什么好好讲道理了,孩子还是“不听话”:“废话”谁要听?

· 写在前面 ·

幼儿园门口,看见一对母子,孩子可能今年刚入小班,不愿意上学,下了车就一直闹情绪。

妈妈一手提着装被子的袋子,一手拉着孩子的手,很无奈地看着孩子哭。

我走过他们的身边,听见妈妈说:“你再哭,我下午就不来接你了。”

我想,孩子就一直哭下去,你还真能不来接他吗?

为什么好好讲道理了,孩子还是“不听话”:“废话”谁要听?

网络图片

为什么父母明知是做不到的事情,却就喜欢跟孩子说呢?

到底是父母好好说话,孩子才能乖乖听话,还是孩子乖乖听话了,父母就能好好说话了呢?

我认为是前者,父母心里认定孩子就是能好好听话,他才能成长为那样的人。

01

其实孩子比我们想象的要好教养的多,只是很多父母把自己的问题和情绪参与到交谈中,所以一开口,就注定了孩子不能好好听话。

你能回忆起自己对孩子讲过,而他根本不听的话吗?

以下几类,是我总结自己和其他一些家庭特别爱对孩子讲的“废话”:

1、哄骗类的话

“不要往那里跑,那里有老鼠(老虎)。”

“你不听话,外面有大灰狼,会把你叼走的哦。”

“你不乖乖吃饭,妈妈就不喜欢你了哦。”

......

还有很多此类的,大家可以自己回忆回忆。

我从来不对孩子说这些话,但是我的婆婆特别爱用这些,当我提出异议时,老人家会说:“骗骗他的哇,又不是真的。”

拜托,你是成年人,也知道自己讲出来的不是真的,但是孩子不知道啊!他们会当真。

既然不是真的又何必要故意说出来哄骗、吓唬孩子呢?要知道,这类话是有后遗症的。

胆小的孩子怎么来的?无论去哪都粘着大人的孩子又是怎么来的?

2、说了也是白说的话

“你再玩水,衣服湿了,我不管哦。”

“不把饭吃完,以后就别吃了。”

“不要跑,摔了可别哭哦。”

......

孩子天性就是爱玩水,夏天要玩,哪怕到了大冬天,也还是爱。衣服湿了,会冻得感冒,你真的不管?

你真的以后就不给他饭吃了吗?

小孩子摔跤了有哪个不疼的?疼了能不哭吗?

自己明明做不到的事情,却放在嘴上过瘾,这样没有用的话不如不说。

3、碎碎念

“宝贝儿,把你玩具收好,我们要准备睡觉了。”

一分钟后,你看见孩子没动静。

“把玩具收起来了。”

半分钟后,你发现孩子还是老样子。

“能把玩具收起来了吗?”你开始有情绪了。

“宝贝,收拾玩具了哦。我已经说过很多遍了。”

孩子还是无动于衷。

终于,你提起了嗓子:“**,叫你收玩具,听见没有?”

孩子不情不愿地在位置上挪了挪,你看他慢慢吞吞的样子,感觉有一团火从脚底往头顶冲。

于是,脱口而出:“快点!”

......

后面会发生什么,我想当父母的都知道......

跟孩子好好说话不等同于碎碎念,当已经跟孩子说了超过两遍的时候,孩子还不动手,就意味着你该动手了。

动手就是打吗?除了这种不动脑子的方法,我们还有别的能耐吗?

为什么好好讲道理了,孩子还是“不听话”:“废话”谁要听?

网络图片

02

有一回,一个七岁左右的男孩子大声哭着从我家门口冲过去,吸引了正坐在门外看风景的我和哥哥,男孩身后几步远,一个中年男人手里拉着一根树枝,嘴里骂着追上去。

孩子哪里跑得过大人,没几步就被他爸爸追上了,男人一把拉住孩子就往回拖,男孩子犟啊,不肯顺从,男人就举起拿着树枝的手,大声呵斥:“你下次还敢不敢了?”

男孩一边往后退,一边大喊:“不敢了......呜呜呜呜......”

对孩子束手无策的父母,才妄图通过打骂的方式震慑住孩子,棍棒之下,你叫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与你抗衡,他不服从,难道傻吗?

为什么好好讲道理了,孩子还是“不听话”:“废话”谁要听?

网络图片

打骂是最能立竿见影的手段,但是淫威之下,却潜藏着我们不知道的危险。

尹建莉说,暴力教育能让孩子变得顺从,不会让孩子变得聪明和懂事;能让他们变得听话,不会让他们变得自觉和上进。

暴力教育能得到一些表面的、暂时的效果,但它是以儿童整体的堕落和消沉为代价。

为什么好好讲道理了,孩子还是“不听话”:“废话”谁要听?

网络图片

这对父子,明显这种情况已经发生过太多次了,这次父亲拿着的是一根树枝,也许刚开始就是从大声地骂开始的。

那么下次当树枝也威慑不到孩子了,这位父亲是打算准备一根木棍吗?

那再往后呢?

03

以我六年的育儿经验,跟孩子讲道理绝对比跟他戗着要容易得多。哥哥小的时候,我也遇到过讲道理不顺。

好言好语地劝他,他跟我反着来,就那样僵着,轴着。

最后,我生气了:“我好言好语跟你讲,你不听,到时候打疼你了,可别怪我!”一般这时候,小小孩会立马退缩了。

但是,慢慢长大了,发现这招越来越不管用了。

电视剧里,不是经常出现,父母还没开始用这招,孩子已经提前说了吗?最后,父母只剩叹气,“这孩子到底要怎么教?”

胳膊拧不过大腿,天底下就没有能拧得过孩子的父母。

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

如果父母不能改变方式,从自己好好说话做起,就别指望能教育出懂事的孩子。

为什么好好讲道理了,孩子还是“不听话”:“废话”谁要听?

网络图片


为什么孩子越大,父母就感觉能跟他说的话越少了呢?因为,你们之间沟通的大门就是随着你的态度一点点地关上了。

我之所以要改变自己,就是不想等到那一天才后悔。

我老公很少参与到孩子的教养中,但只要他管了,一定善始善终,把道理跟孩子讲清楚,剩下的就交给时间,让孩子自己消化。

只要父母肯好好说话,孩子一定会受教的。

我现在觉得为什么别人看见我家两个孩子,一开口都是“这两个孩子怎么这么乖呢?”

我真的很幸运有这么好的两个孩子,但好孩子不是平白从天上掉下来的。

两个小家伙平时很愿意甚至是喜欢我们跟他们讲道理,因为我们讲道理的时候就跟讲故事一样,孩子们都是瞪大了眼睛看着你,怎么听都不腻的样子。

汪培珽说,一旦良好的亲子沟通模式被建立起来,父母的教养就越来越容易。因为孩子已经习惯听父母好好讲话,并且慢慢体会到,遵守父母的教导带给自己的那份安全感和规律感。

一旦这种好的感觉在心里成形,孩子自然愿意听从父母教养和照顾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让孩子觉得最舒心,不再需要为了测试父母的底线而让自己精疲力尽。

为什么好好讲道理了,孩子还是“不听话”:“废话”谁要听?

网络图片

那对父子追赶的一幕,正好被当时还不满三周岁的哥哥看见了,那时候,哥哥问我:“他们在干什么?”

我说:“那个小哥哥可能不听话,他爸爸生气了,拿着树枝要打他。”

“那打了,小哥哥会不会疼呢?”

“你觉得呢?”

“肯定疼吧?”

“当然疼了。”

哥哥停顿了一下,又说:“他爸爸可以跟他讲道理的呀。”

“讲了会听吗?”

“会呀......不听多讲几次。”

孩子好好听话,是因为从小将“凡事要讲道理”的种子播进了心田,父母好好呵护才能生根发芽。

我愿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耐着性子好好地对孩子说话,你会发现良好的亲子关系绝对是从父母的改变开始的。

作者简介:四月,灵感源于生活,道理来自经验,80后二宝宝妈,希望我的经验可以帮到更多教养中遇到问题的父母,帮你们开启一扇生活的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