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大 高 效 工 作 法 揭 祕 !

隨著疫情全球大爆發,採用遠程辦公的人已經到達了史上最多。一份來自蓋勒普的報告顯示,現如今43%的美國從業人員會進行部分或全時段的遠程辦公,比2012年的39%提高了4%。


但是遠程辦公的人也會發現,辦公效率、辦公條件及專注力非常差,那如何提升呢?還有在日常工作中,我們如何能高效工作?來@一刻talks看朱金博的分享。


四 大 高 效 工 作 法 揭 秘 !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遠程辦公的話題。其實在家辦公的體驗和效率最關鍵的一個因素就是如何能夠確保專注,這也是大家提到最多的一個困惑。


我們先聊第一個事就是專注力,再聊一聊在家辦公的時候如何遠程跟同事協作,如何遠程跟領導進行溝通。


第一個,如何確保在家辦公的專注力。關於專注力這個事不管在家辦公還是在辦公室,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分享一個小實驗,曾經有一個實驗是找了大概7500個人,讓這7500個人靜坐30分鐘,靜坐完之後去問每一個人剛才腦子裡都想了什麼。


在靜坐的時候其實給每個人都指定了一個主題,比如你就想某一段歷史,你就想昨天發生的什麼事,但是30分鐘之後,當問訪談的這些人剛才到底想了什麼的時候發現,每個人至少還想了5次其他的事情,這個是無法控制的。也就是說專注力這個事天生就是一個很難的事,因為我們無法控制自己不去想別的事情。


在實驗中有人分享說,想到了好吃的,有人說我想去哪玩,有人說我剛才想了要不要睡一下,各種各樣的慾望都會冒出來,這是無論在家,還是在辦公室,我們都會碰到的困惑。


但是在家的話,這個可能就會更嚴重。因為在辦公室環境比較單一,只有同事、老闆,但是在家的話,除了辦公室、同事老闆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誘惑,而且又沒有人約束我們。所以在家辦公的專注力就變得尤其困難。


為什麼我們需要專注力?無非是希望在家辦公的時候工作效率仍然能夠保持高效,仍然能夠有最高效的產出,我們就來看一看到底高效工作的產出是如何得來的。


如果用一個公式算一算,很簡單,其實工作產出無非就等於工作時間乘以單位時間的專注度,或者單位時間的效率,它是由兩個東西決定的,一個是工作時間,一個是專注程度或者效率。這兩個哪個更重要?又有一個實驗,給大家分享一下。


這是在美國做的實驗,跟蹤學校裡分數高的同學和分數低的同學,看看他們在學習上花的時間,後來發現分數高的這批同學在學習時間上反而要短於那些學習分數要差的同學的,也就是最關鍵的其實不是時長,而是效率,你的專注度。


大家應該聽過一個詞——心流。心流狀態是什麼?就是你覺得已經不費力不痛苦,而且完全能夠沉入到一件事情中。最好的工作狀態是什麼?最好的工作狀態就是心流的狀態,就是你已經感受不到外界的存在,完全沉浸在工作中,這是心流的狀態


四 大 高 效 工 作 法 揭 秘 !


假設一天有8個小時,我們應該想一想哪幾個小時我應該是達到一個心流狀態的,應該把最高效的那段時間放在這個事上,而我們需要去忽略一些膚淺的或者不那麼重要的事情。因為每個人一天中的心流狀態是有限的,是沒有辦法一天8個小時、12個小時都保持心流狀態的。


在家辦公的狀態其實有兩個東西決定,一個是注意力殘留,第二個是有沒有達到心流狀態。如果我們想達到在家辦公仍然能夠比較高效、比較專注的狀態,到底應該怎麼做?應該怎麼辦?其實整體分為兩大塊,一個是形式上的,另外一個就是更深層次的內心上的。


我們在家辦公的時候用什麼樣的方式、用什麼樣的節奏,儘量能夠保持專注。分享這四個不同的方式。


第一個方式,雙峰工作法

,它就是關於兩個波峰的工作方法。有一個名人是這樣的工作方法,如果大家比較熟悉心理學或者哲學的應該認識,就是榮格,一個偉大的心理學家、哲學家,他用的就是雙峰工作法。


什麼叫雙峰工作法?就是一天有兩個高峰,一個高峰給工作,一個高峰休息或者休閒。比如榮格一天當中,在工作的時候可能都找不到他,他不會被任何事情打擾,他只工作,有可能今天3個小時,有可能6個小時,他要把這個事情想清楚。但是一旦過了這個工作的波峰,進入到他休閒的波峰的時候,他會徹底放開,專門去休閒和休息。


第二種叫節奏工作法。什麼叫節奏工作法?就是工作是根據一定的節奏。比如我今天的節奏是什麼樣?我以一個小時為單位,每兩個小時之間再有10分鐘休息,這個節奏是不變的,如果我定下來,比如早晨9點到10點,這一個小時我只工作,有任何的意外情況都不去管,直到我工作到10點的時候再給自己10分鐘休息的時間,過了10分鐘之後再來1個小時,這叫節奏工作法。


這種方法對一個人的自制力要求是挺高的,需要嚴格去按照預先制定好的節奏去工作。對於有些人可以嚴格執行,但是對於有些人,尤其比較隨意的人這個是比較困難的。


大家有沒有了解過MBTI的不同人格?就是每個人的性格分為幾類,通過四個緯度,每個緯度有兩類,這樣一共有十六類。其中一個緯度是說你是一個按計劃執行的人,還是一個隨意的人?


四 大 高 效 工 作 法 揭 秘 !


如果你是一個隨意的人,用節奏工作法的話會很難受,因為這種人計劃是不在他腦子裡的,他想停就停,想開始就開始。但是如果你是一個計劃導向性的人用這種方法會覺得很舒服,會覺得有條不紊,該工作的時候工作,到了時間馬上切換,開始玩、開始休息、開始吃東西,到了時間馬上再切換回來,這是第二種。第二種有它的優勢,也有它的劣勢,待會我一起跟其他的對比來說。


第三種是新聞記者工作法。為什麼叫新聞記者工作法?因為新聞記者的工作時間是不固定的,有了一個事情馬上跑過去,比如採訪、去記錄、去拍照,有了時間之後當場可能就寫稿子,寫完稿子就發出去。他的時間不是固定的,但是他有個特點就是隨時隨地可以進入工作狀態,這個叫新聞記者工作法。


我們在家辦公就是早上9點起來了,我覺得還沒有進入狀態,我再看半個小時書,9點半差不多了,我工作一會。工作了兩個小時覺得差不多了,挺有滿足感,這塊幹完了,我想休息一下。但是休息的時候,15分鐘也好,半個小時也好,都無所謂。但是15分鐘或半個小時之後需要工作的時候再投入進來,是需要投入的時候可以投入,但是這個不是事先制定好的。


對於這種工作法的要求是什麼?要求我們能夠隨時讓自己進入工作狀態,隨時進隨時出,這對計劃導向型的人來說是很難的,因為他沒有計劃會很痛苦,當然對比較隨意的人來說這反而是比較簡單的。當然它有一個基礎,或者有一個底線,就是你要能夠進入工作狀態才可以隨意,出去不能進入工作狀態而去隨意的話,那這個就沒有意義了。


最後一種任務導向工作法。它和前面工作法區別在於什麼?第一種是一段時間工作,一段時間只休息。第二種是按時間計劃去做。第三種隨意,第四種是我的計劃根據事來的。


比如今天有三個事,我就把這三個事做完,第一個事不管是一個小時、兩個小時,還是三個小時,我把它做完為止。第二個事不管是5分鐘還是10分鐘,我把這個事做完為止。第三個事不管是半個小時還是一個小時,把它做完為止。


所以我的時間不是提前定好的,我的時間也不是一個計劃,計劃的是事,我是跟著事走,這個叫任務導向型。


四 大 高 效 工 作 法 揭 秘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