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烽火急“搶救”西北國際交通線搶修迫在眉睫

抗日烽火急“搶救”西北國際交通線搶修迫在眉睫

抗日烽火急“搶救”西北國際交通線搶修迫在眉睫

原標題:【蘭州故事】抗戰時期,西北國際交通線大搶修

抗日烽火急“抢救”西北国际交通线抢修迫在眉睫

講述人:張智 中國彩陶網總裁、蘭州本土文化研究者

抗日烽火急“抢救”西北国际交通线抢修迫在眉睫

繁忙的西北國際交通大動脈(美國記者卡爾、雪萊拍攝)

抗日烽火急“抢救”西北国际交通线抢修迫在眉睫

西北公路局的客車穿越峽谷(美國記者卡爾、雪萊拍攝)

抗日烽火急“抢救”西北国际交通线抢修迫在眉睫

停車休息中(美國記者卡爾、雪萊拍攝)

抗日烽火急“抢救”西北国际交通线抢修迫在眉睫

上世紀三十年代甘青咽喉享堂峽橋

抗日烽火急“抢救”西北国际交通线抢修迫在眉睫

抗戰時期,甘新公路上的石拱橋。(資料圖片由記者翻拍)

一條條道路也就是一道道風景。走過道路,也就目睹了風景的華麗和滄桑,感受了它們承載著的千年往事。在一道道風景的背後,卻是一段段令人心悸的故事。

古老的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後,一路西行,最終抵達歐洲。千百年來,這條道路上風風雨雨不斷。到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抗戰烽火急,這條古老的絲綢之路又成為中國為數不多的國際交通大動脈。

抗戰時期,甘肅雖地處西北內陸,但經蘭州通往新疆的甘新公路,卻是當時最為重要的兩條國際通道之一。通過這條國際大通道,大批蘇聯援華物資源源不斷經蘭州轉運到各個抗日戰場。然而,由於年久失修,這條交通大動脈,已是千瘡百孔。路面狹窄,河流橫亙,峽谷攔路,國際交通大動脈如何才能確保暢通呢?

為此,隴原公路整修掀起了一個高潮,一批公路橋樑,或得以修復加固,或進行了重修。當時,技術落後,時間緊張,資金不足,這樣的條件下,人們是如何修橋鋪路的呢?

今天,就讓我們聆聽張智講述的抗戰時期搶修國際交通大動脈的故事。

抗日烽火急,西北國際交通線搶修迫在眉睫

毫無疑問,這是一段被人們所遺忘的歷史。這些年,在抗戰史的研究中,西南國際交通線人們給予了足夠多的重視,而西北交通線的研究似乎有些沉寂。要知道,西北、西南兩條國際大通道,當時是並稱的,而且西北國際交通線,比雲南、緬甸這條線還要早。

所謂西北國際交通線就是一條以新疆迪化(烏魯木齊)、甘肅蘭州、陝西西安為聯接點,包括空中航線、陸路運輸和通訊聯繫等功能構成的交通通訊線路。

要說這個問題,就要從抗戰時期蘭州交通價值來考察。當時,蘭州不僅是大後方為數不多的省會城市,蘭州的中山橋也是西北國際交通線的咽喉,是國際交通線上一個重要節點。應該說,抗戰伊始,這條交通線路就開啟重用了。1937年11月,就有100多架蘇聯援華飛機來到蘭州。此外,大批援華物資也從蘇聯運到中國,同時,許多國際友人、八路軍將士也通過蘭州東來西往,他們或前往成都、重慶,或轉道前往蘇聯,或前往抗日前線。其時,甘肅境內的公路網已經成為中國通往歐洲的交通大動脈重要組成部分,戰略位置日益重要。

在另一方面,東南沿海地區淪陷後,一大批愛國志士來到大後方繼續宣傳抗戰,不少人滿懷報國熱情投入到西北交通建設中。當中不乏國內名人志士和工程技術人員。在這些因素的作用下,掀起了為抗日救亡興修道路的高潮。

我查閱到的資料顯示,甘肅從1924年到1949年,共修建公路34條,全長5100多公里,修建橋樑462座。而抗戰中國民政府投資修建了西蘭、甘新、華雙、甘青、蘭寧、甘川等6條公路。甘肅又自建7條支線公路。到抗戰勝利為止,全省共修通幹鐵路、支線公路26條,修通里程為4501.7公里。可見,抗戰期間,甘肅交通發展非常快。

500輛汽車,戈壁灘上,壓出了一條路

甘新公路,以前僅僅是古驛道,路況差。它第一次規模通行汽車,就始自於抗戰。1938年1月,蘇聯政府援助贈送中國500輛汽車。當時,汽車很少,西北雖然有零星的汽車使用,但如此大規模車隊卻是第一次。這批車是載重3.5噸的吉斯五型。為了能夠開動,國民政府特地在蘇聯訂購了1500噸汽油。整個車隊,過新疆後,經玉門、嘉峪關、酒泉、武威、河口到蘭州,走得異常艱難,但卻在戈壁荒灘上壓出了一條“大道”,從峽谷中擠出了一條路來。

這種情況下,甘新公路的修建也不得不提上日程。1938年5月公路動工,國民政府任命馬步青為甘新公路督辦,在武威成立工程處,河西每縣設一工程段。1939年甘新公路全線完工。當時,為了確保國際交通運輸線的暢通,早在1937年10月,蘇聯就在蘭州設立了軍事代表處和外交代表處。1938年4月,中國政府在蘭州設立駐蘭州特派員辦事處,後改為外交部駐甘特派員公署,李鐵錚任特派員,負責中蘇之間的聯絡和協調。甘新公路沿線各縣還設立了招待所,由於這些站點主要接待蘇聯援華人員,故而被稱為“俄國站”。

人們曾回憶,當時的俄國站多為寺廟所改建,粉刷一新,就可以使用了。永登的俄國站,佔地四畝,由三個院落組成,既有可住十餘人的大房間,也有單間,還有工作人員宿舍。當時俄國站,有主任一人,還有秘書、幹事等人員,經常有兩名蘇聯的聯絡員,車隊到來之前,須電話聯繫,以準備各種用品。每次車隊進站後,還要安排兩個人值夜班,輪流發動汽車,以確保能按時出發。這些車隊,來時拉著蘇聯軍用物資,返回時裝載著羊毛、礦石等。人們多把這些車稱為“羊毛車”。沿途民眾非常感謝車隊,也無私幫助車隊排險。

1942年7月,一輛蘇聯汽車過莊浪河時陷在河中,司機雖拼命發動車輛,卻越陷越深。這時,岸上的人們看見了趕過來幫忙。大家趟入河水,將汽車推了出來。

鋼軌加木排,修成渭河簡易橋

橋樑是國際交通線的咽喉。蘭州的中山橋更是日機襲擊的重點,人們曾回憶,日機空襲後,中山橋橋頭到處都有彈坑。

在甘肅公路的大整修中,也架設了不少橋樑,但由於資金、技術和材料有限,永久式和半永久式橋樑很少修建,多以木橋或便橋維持通車。比較出名的橋樑有平涼城外的八里橋、靜寧西河橋、永寧鎮橋、南河川渭河橋、葫蘆河橋、宕昌橋、庒浪河橋等。

比如靜寧的西河橋就比較有代表性。這座九孔跨徑6米的磚拱橋,橋墩下部為漿砌片石,用於防止鹼性河水腐蝕,上部用青磚砌築。這座橋雖說是鋼筋混凝土板梁橋,但施工卻頗為周折。剛開工就遭遇陰雨,先後幾次泥水淤積。後來又遭遇洪水襲擊,延誤工期,等大雨過後重新修建,可是又因承建單位施工能力不足而停工。幾經波折才最終竣工。

華雙公路的南河川渭河橋的修建同樣波折不斷。華雙公路通車初期,曾在天水南川用渡船濟渡渭河,極不方便。後來設計成石臺墩鋼軌梁木面漫水橋,整座橋共19孔,全長171.19米,載重7.5噸,於民國29年3月1日正式開工,修建的方式現在看來比較簡陋。人們在石墩上按照汽車寬度,架設三根每米34公斤的鋼軌,作為汽車車輪的承重,其他地方則鋪設木排。1941年5月23日全部竣工,這年秋,山洪暴發,大橋北端4個橋墩被衝動,並將第二、三、四孔中間排樁沖走。1944年8月9日,渭河洪水猛漲,又將一號墩衝鬆動,其他橋墩位置下移。

甘新公路上張掖黑河橋,是在當時眾多橋樑中質量比較好的一座。黑河橋在修建甘新公路之初,這裡就曾架設木橋,但木橋結構強度不夠,橋多次重建。1938年7月間,將木橋改建,這次,人們充分研究,先打入7米深的排樁,然後修建橋墩。建成後,橋在甘新公路518公里519米處,橋長100米,有25孔,毎孔的跨度4米,可載重7.5噸。通車後,經歷幾次大洪水的考驗,安然無恙,可見橋的質量比較好。

1941年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威爾基取道新疆到重慶,在蘭州時他說:“取道中國後門(蘭州)飛住重慶,發現一面抗戰,一面建設,深為盟國慶幸。”1944年,美國副總統華萊士也從蘇聯經西北國際交通線,取道蘭州訪華。

抗戰烽火急,時間迫切,投資不足,再加之對地形地質水文缺乏充足的調查,所修建的橋樑基本上都以滿足軍事運輸為前提,故而缺少充足論證和準備,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缺陷。雖如此,卻仍舊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一座座橋,一條條路,甘肅民眾為抗戰勝利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抗日烽火急“抢救”西北国际交通线抢修迫在眉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