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批判性思維:大膽質疑,謹慎斷言

02批判性思維:大膽質疑,謹慎斷言

其實我們並不比我們的父母對謠言更有免疫力,只是他們更相信健康的謠言,我們更相信致富的謠言,我們都缺乏一樣非常重要的能力,批判性思維。

概念:批判性思維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舉個例子。

你怎麼看這個觀點,中西方文化非常不同,所以管理也很不一樣,你看美國使用末位淘汰制,日本使用終身僱傭制都很成功,有人可能會覺得聽上去很有道理,還真是這樣。

可是真是這樣嗎?日本真是在用終身僱傭制嗎?什麼時間再用背景是什麼?會不會有別的原因導致了終身僱傭制,而不是中西文化的差異呢?

你百度了一下,發現終身僱傭制是日本戰後的基本用人制度,那段時間的大背景是整個日本的勞動力嚴重不足,終身僱傭制,不排除也許有中西文化差異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在勞動力供求關係嚴重失衡的情況下,為了防止工人跳槽而出現的一種經濟現象,到了2001年左右這種制度在日本開始衰落。

這就是批判性思維,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培養批判性和獨立態度視為高等教育培訓和從事研究的使命之一,美國教育委員會說大學本科教育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也就是熟練的和公正的評價證據的質量,檢測錯誤,虛假篡改,偽裝和偏見的能力。

運用:訓練批判性思維的4個方法

第一,發現和質疑基礎假設。

第二,檢查事實的準確性和邏輯一致性。

第三,關注特殊背景和具體情況。

第四,尋找其他可能性。

總結:認識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是指熟練的和公正的評價證據的質量檢測錯誤,虛假篡改,偽裝和偏見的能力,他能幫我們儘可能的獲得最準確的認知接近真相。

具體怎麼做第一,發現和質疑基礎,假設,第二,檢查事實的準確性和邏輯一致性,第三,關注特殊背景和具體情況,第四,尋找其他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