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錢出門旅遊買刺激、買尖叫的人,到底是什麼心理?

花錢出門旅遊有人是為了欣賞美景,有人是為了體驗人文,有人是為了品嚐美食,當然也有人是為了自拍發票圈博贊,但是不要忽略還有那麼一小部分人花錢出門旅遊就是為了買尖叫、買刺激。

花錢出門旅遊買刺激、買尖叫的人,到底是什麼心理?

尤其是近年的一些極限挑戰網紅打卡地,更是熱門的出奇。比如當下炒的火熱話題:花費幾十萬“保姆式”登珠峰、臨時組隊穿越無人區,以及前段時間很多種草帖都在安利東南亞某國的懸崖鞦韆就是典型的花錢買刺激、買尖叫的旅行。我是沒有攀登過雪山、也沒有跳過傘,但是說起懸崖鞦韆,我倒是體驗過幾個,比如海南三亞的呀諾達雨林的懸崖鞦韆是最近一兩年玩的最嗨的一次,尖叫程度不次於之前在遊樂園裡的過山車、蹦極項目。

也不知道什麼原因,或許是幾個身著長裙的漂亮妹子在某音、某書上發了自己蕩懸崖鞦韆的美照、尖叫視頻吧,一下子突然就在網上和人群中火了起來。有了需求自然就會有市場,敏銳的旅遊行業商人就在各家景區立馬開闢了各種特色的懸崖鞦韆,期待趁著風口吸引客流撈上一筆,呀諾達熱帶雨林自然不甘落後,背靠三亞巨大的遊客體量,結合自己的地理位置和熱帶雨林特色,開闢了一道坐山看海的懸崖鞦韆,一經推出就火的不行,雖然價格高達平均一分鐘近百元,但是每天仍舊需要排隊才可以體驗到那份尖叫。

花錢出門旅遊買刺激、買尖叫的人,到底是什麼心理?

花錢出門旅遊買刺激、買尖叫的人,到底是什麼心理?

花錢出門旅遊買刺激、買尖叫的人,到底是什麼心理?

為何那麼多人排隊買尖叫、買刺激我覺得大概可以分為下面兩點:

一、景區的自身資源與獨特手段

呀諾達熱帶雨林景區位於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三道鎮,距離三亞市區只有35公里,距鳳凰機場50公里,不但是名副其實的三亞後花園,更是三亞旅遊區之內的“金三角”,所以基礎客流量這塊不用過於擔心,每天都會有源源不斷的大巴和私家車送來遊客。

呀諾達的懸崖鞦韆,具有坐山觀海獨特優勢,在300米的高空懸崖盪鞦韆,讓你盪出天際“擁藍天白雲,覽山海奇觀”,你的視線範圍內沒有沒有任何阻攔,盡覽腳下海山雨林美景,俯瞰海棠灣國家海岸線,這樣的體驗是別處常規旅遊線路體驗不到的。

花錢出門旅遊買刺激、買尖叫的人,到底是什麼心理?

花錢出門旅遊買刺激、買尖叫的人,到底是什麼心理?

花錢出門旅遊買刺激、買尖叫的人,到底是什麼心理?

二、遊客特立獨行與從眾矛盾心理

現在是講究個性的時代,不管是年輕人還是中年人都是越來越注重自己的感受,有自己的追求方向,不願意被傳統的旅行方式所束縛,喜歡挑戰自己,敢於玩一般人不敢玩的項目和路線,甚至有一種暗暗較勁的攀比心理,而且這種“極限挑戰”似的旅遊項目當你嘗試幾次後真的會上癮。比如這次當我坐上8米高的懸崖鞦韆,開始最大約20米的擺徑,最大150°擺弧時,興奮和恐怖並存,這種獨特的心理感受和多巴胺刺激是平時根本體驗不到的,即豐富了我的旅行經歷,也鍛鍊了自己的膽量和心理承受能力,而且體驗了這個難度、這個尖叫度的鞦韆,心裡肯定會計劃著下次去體驗更高尖叫度的項目,這就是所謂的極限挑戰上癮。 當然也有些人是挑戰失敗的,挺多人到了一半中途怯場,有人會被嚇得腿軟叫苦不迭。

花錢出門旅遊買刺激、買尖叫的人,到底是什麼心理?

花錢出門旅遊買刺激、買尖叫的人,到底是什麼心理?

同時現在是人人都離不開社交媒體的時代,人們很容易被網上的一些旅遊種草帖所吸引,當懸崖鞦韆成為網紅打卡項目時,人就會有一種潛意識的從眾心理,然後想法找機會去把這個草拔了,拍下體驗的過程曬到自己的社交平臺上,吸引朋友和粉絲點贊、和羨慕、佩服。

我想這就是有相當一部分人花錢出門旅遊買刺激、買尖叫的兩個主要原因吧。

溫馨提示:喜歡極限挑戰旅行線路、刺激遊樂項目的遊客朋友們,還是要安全第一、量力而行,尤其是有心臟病、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及懷孕的遊客,是要避免這些高危項目的,而且有些項目是有年齡和體重限制的,出門遊玩前提前做好功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