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中》:比黑澤明羅生門式"真相"更可怕的,是黑暗人性的惡意


《竹林中》:比黑澤明羅生門式

"在這山陰處的竹林上空,甚至沒有一隻鳥要飛來的樣子。唯有在杉樹和竹葉的葉梢上,映現著寂靜的光影。而那光影,也漸漸模糊起來,不再能看清杉樹和竹葉。

我就那樣仰躺在地上,被四周深深的寂靜包圍著。"

——《竹林中》

1950年,被讚譽為亞洲電影史上最偉大導演(之一)的日本"國寶級"導演黑澤明,帶著他的懸疑電影《羅生門》,一舉斬獲了第1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及第2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

這次的"發聲",不僅成為西方世界重新認識日本電影的開端,更是間接地讓歐美各地的讀者們深刻地記住了芥川龍之介的名字,為日後他的作品進入歐美文學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竹林中》:比黑澤明羅生門式

但"有趣"的是,電影《羅生門》並非根據芥川龍之介最負盛名的作品《羅生門》而改編,而是搭著羅生門的大框架背景,用更有深刻代表隱喻意味的作品《竹林中》為填充情節和立意的"血肉"。

說來,自黑澤明的《羅生門》一出,這個意味著"因當事人各說各話,而使事實的真相不明"的"羅生門"一詞,就成為了一個全世界都意義默認的代表詞彙。

但其實在日語的語境中,"竹林中"才是"真相不明"的默認俗語,而這個"俗語"正是從芥川龍之介的《竹林中》衍生出來的。

《竹林中》:比黑澤明羅生門式

1920年,近而立之年的芥川龍之介隨著長子的出生,正逐漸走出"愛而不得"的傷痛,此時的他不但結識了諸多文學上的好友們,還與其一同旅行,演講,經歷著人生中難得的一段愉快時光。

但好景不長,次年,他就以海外觀察員的身份被派往中國,進行為期四個月的遊覽,自上海出發,一路南下再北上,途徑杭州、蘇州、南京、長沙、鄭州等地,最後到北京,再經朝鮮回國。

這次的旅行雖然讓他開闊了眼界,收集了無數創作素材,但於芥川龍之介而言,卻是一場地地道道的災難。

因為這次的行程,不僅讓他的身體健康大大受損,且在其精神世界上更是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巨大撕裂。

《竹林中》:比黑澤明羅生門式

自小接受"至高無上"的漢學,自然對那個誕生漢學的中國產生美好而浪漫的無限遐想,但此時的中國,正深受著各國列強的羞辱、折磨,黑暗殘酷的混戰,蹂躪著這片滿目瘡痍大地上的每一個人,無人倖免。

於是,在芥川龍之介的眼中,感受到的是幻想破滅,理想崩塌的精神世界的巨大崩潰,正如他在《中國遊記》中的種種的"詆譭",那是一種對從前賴以維繫自我精神世界一片淨土的深切痛心。

如此,讓本就深受懷疑主義侵蝕的他,更是進一步讓現實的醜陋與黑暗給吞噬,進而一度陷入"對未來的恍惚不安"的絕望境地。

更甚者,次年的再一次"折騰",讓本就身體漸衰,飽受神經衰弱、皮疹、胃痙攣、腸炎、心跳過速等疾病折磨的芥川龍之介更是陷入一個難以自拔的懷疑一切的"虛無主義"境地。

於是在惶惶悽悽中,落筆一氣呵成地寫下並發表了這篇僅有數千字的《竹林中》抒懷。

《竹林中》:比黑澤明羅生門式

以“竹林中”為藍本

這個以《今昔物語》中的一個講述武士和妻子出遠門遭遇強盜的故事,所提供的不僅是《竹林中》故事的靈感來源,更是芥川龍之介最擅長的借古諷今的諷刺與發洩。

《竹林中》的故事結構很奇特,雖然整個故事都是圍繞著一起在平安時代的刑事案件而展開,但一不直接敘事,二不加入衝突的故事情節。

只是巧妙而簡單地用七個不同人物的視角,相互提供"悖論"的描述,讓讀者跟著他的深入,而越發雲裡霧裡陷入一個莫名的疑惑境地,如此去開放式地結構整個沒有"真相"的故事。

說來,初次看《竹林中》時,那種帶著迷霧重重的千頭萬緒之感,即使在最後的落幕時,仍舊被想找出所謂"真相"卻無處著手的抑鬱困擾著,但如果結合芥川龍之介此時期的"大局狀態"及近況之後,就得以豁然開朗。

《竹林中》:比黑澤明羅生門式

是的,在《竹林中》的故事裡,其實故事本身的情節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裡面種種人物透露出來的複雜矛盾感。

那種充滿著人性本質中最黑暗的惡意、虛榮和利己,以及複雜而矛盾的個人的"信仰"而感到的絕望、羞恥、憤恨及獸性,相互摻雜之後人的"真實"原貌的醜陋與不堪。

一如身處大正末期,社會價值理念黑暗混亂大變革之際的芥川龍之介的感受一般,直到心中最後嚮往的"天堂"破滅,於是人生到死只能充滿虛無的"懷疑"。


《竹林中》:比黑澤明羅生門式

自殺、他殺,勇士、懦夫和旁觀者

真相不重要,惡意是目的?

1922年,回到日本田端的芥川龍之介,把自己書齋所懸匾額"我鬼窟"改為下島燻書寫的"澄江堂"。

這一舉動看似平常,實際上,卻是一種對"外界"與自我"內心"的一次期望的妥協,因為書齋本身於這個以漢學傳家的仕宦之家而言,代表的就是"書齋主人"的驕傲精神。

而第一次"擁有"書齋的芥川龍之介之所以命名為"我鬼窟",是一種對自我命運的迷惘與不安,這個有著"鬼洞和邪魔歪道"意義的名字,或許也是一種自嘲的"玩笑"。

但是直到此,另一種莫名難受卻受束縛難以發洩的抑鬱,才體現在正式更換書齋之名的"宣示"之上。

以"澄江"之名,意欲宣示一種期望,期望自己的未來精神世界,可以猶如"清澈的水"一般,找到一條明明白白的未來之路。

《竹林中》:比黑澤明羅生門式

於是在《竹林中》的故事裡,他首次開始嘗試著多重平行敘事的技巧,讓每一個人的視角都嵌入到主觀的陳述裡,不再糾結於所謂的"主、次"之分,而是"平均"地賦予每個人物以鮮活的自我生命色彩,儘管人性的底色充滿被各種色彩融合之後的黑暗。

就像我一樣,從一開始就被"不重要"的砍柴人帶入了一個莫名的迷霧故事世界。

在他主視角的敘述裡,現場的種種遺留痕跡幾乎一清二楚,就連案發現場與各種地標的距離,死去的武士的"樣貌"等,都似長久親臨,顯得無比怪異且違背常理。

而此後的行遊僧的獨特關注視角放免帶有推測性的肯定視角,以及老嫗的感情視角,無一不體現著個人對所謂事件"真相"的自然扭曲陳述。

《竹林中》:比黑澤明羅生門式

這看似無用的"旁觀者們"其實正是芥川龍之介對人性本性的"實驗"所在,此刻揭露和蔑視的不是黑暗的人性,而是人性中"無知"的黑暗惡意。

是的,或許有過於苛責之嫌,但生而為人,尤其是在那個混亂而愚昧的戰亂時代裡,艱難生存的人們,趨吉避害的本能必然被無限放大。

於是帶著自然而然趨向"利益"的視角,就這麼被釋放,或許連他們自己都不會發現,自己的陳述是如此有傾向性。

正如老嫗作為那女子的母親的偏愛,放免作為下屬的逢迎,行遊僧作為無關者的標榜"悲憫",以及砍柴人貪心齟齬導致的虛言。

其實都是一種帶著自我保護,有著自我最佳利益的"扭曲真相"。

《竹林中》:比黑澤明羅生門式

於是,正如"主角們"強盜多襄丸希望的"勇士般求死"視角,女人"利己"的懺悔與怨恨的視角,以及死去武士看似"無利益"的借亡靈之言的"真實"視角,其實同樣帶著各種趨於自我最佳利益的主觀陳述。

如此一來,其實故事的真相早已不再重要,因為在每個人的"利己"扭曲之下,成為一場莫名可怕的"羅生門"之辯。

掩蓋在"竹林中"的,也不再是一件出人命的惡性事件,因為人命在那個平安時代根本不值錢,何況是"內有強暴的隱情"。

《竹林中》:比黑澤明羅生門式

如此,在芥川龍之介的表達立意中,《竹林中》想說的,或許就是對"真相不可知"的絕對諷刺與批判

借古諷今的是,在這個現實的時代裡,人們的社會價值觀開始隨著"大變革"而扭曲,一切的諸如真理、正直、無私和奉獻等美好品質都逐漸消亡,留下的只有被層層埋與每個人精神世界中的自私的"利己"之心,何其可悲,可嘆。

更甚者,無緣無故的"惡意"開始侵蝕和自然融入每個人下意識的一舉一動,即使作為"旁觀者"的人,也會散發著不懷好意的莫名惡意,骯髒而醜陋的世界被打開,芥川龍之介的失望與惶惶不安在蔓延。


《竹林中》:比黑澤明羅生門式

七個人,七個"相同"故事

沒有真相,沒有意義,一切都是徒勞的虛無

故事的最後,是武士亡靈的陳述:

"有誰,有誰用一隻我看不見的手,從我的胸口處拔出了短刀。

隨即,一股血腥再次湧到了口中。我就此便永久墜入到中陰界的幽冥之中了......"

直到最後,這個死去的武士,依然在試圖圓滿著自己的"完美"形象,沒有痛苦的自殺,終於死亡的"平靜",無一不代表著那個時代屬於"武士精神"的最好死法。

同樣也是芥川龍之介的深切諷刺,來到大正時期末年的武士階層,逐漸丟失的不僅是屬於他們的"武士精神",更是一種存在於人性當中懦弱、虛偽和無恥的本性的狠狠揭露。

《竹林中》:比黑澤明羅生門式

而那個女人更甚,即使看起來情有可原,是的,在個時代女人的貞操就是她的生命,但是人性中"利己"的偽善和逃避責任還是深深地烙印在每一個試圖"求生"之人的行為中。

至於那個"勇敢"的強盜多襄丸,卻是作者芥川龍之介最同情的設計

多襄丸第一次勇敢地直面"大人們"說:

"你們殺人不用刀,用你們的權力、金錢,借一個什麼藉口,一句話,就殺人,當然不流血,人還活著——可是這也是殺人呀。要說罪孽深淺的話,到底是你們更壞,還是'我'更壞,那還真說不定呢!(譏諷的笑)"

《竹林中》:比黑澤明羅生門式

這個強盜是在坦然地對正義、慾望和"英雄"有所向往,這不僅是一種所謂"壞人"的惡的表現,更是在對那個"用權利、金錢和花言巧語殺人"的黑暗時代和現實這個一成不變"殺人不見血"的時代的深深控訴。

其實也是芥川龍之介對身處的那個時代的深深"懷疑",既容不下好人,也容不下壞人的現實社會,到底應該如何做,才能"活下去"?

可以依靠的家庭溫暖在武士的懦弱下瓦解;

期望的"愛"在女人的"妥協"和最後的逃走下消失;

甚至最後的所謂社會的"真相公平"也在七人口中的七個"相同"故事的各異結局裡走向絕望。


於是,在開放,沒有"真相"的結局裡,所謂的"意義"也趨於虛無,掙扎永遠是無用的。

《竹林中》:比黑澤明羅生門式

最後,他們對社會,愛與自我的希望"追求"都走向絕望,難以擺脫,一切都是徒勞的虛無。

或許,我們都將在一片"竹林中"釋放人性黑暗的一切......



寫在最後:

於我而言,這個"混沌"的《竹林中》總是帶著一種格格不入的疏離感,或許是現代社會"享樂主義"的深入,讓很多會讓人困擾的"問題"都簡單粗暴地被簡答"消費"解決。

但撥開雲霧之後,困擾還是困擾,那麼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做?

或許《竹林中》沒有答案,但至少可以為我們敲響警鐘,找回一點"獨立思考"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