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野合」而生到认祖归宗──孔子身世与父母跨阶级的爱有关?


《史记》记载孔子的家世,说他家在鲁国的「

昌平乡陬邑」,在鲁国都城曲阜的近郊。他父亲叫孔纥,字叔梁,母亲是颜氏女子,两人「野合而生孔子」,这是《史记》的原话。


「野合」两个字显得很刺激,有学者直接从字面理解,说就是「交之于田野,桑间濮下」,人与自然完全融为一体,是古代男女关系还比较开放时候的风俗。这类行为,在秦汉以前的民间还真有,汉代的画像砖图案里面就能见到,一般名为「桑林野合图」,画面尺度那是相当大,有时人物都不止两个,还有三个、四个的。而且,这种画像砖已经出土过不止一次。


但关于孔子出身的 「野合」,可能还不是现在人理解的意思。因为首先,「野合」是天知地知的事情,一般不会往外传扬、让人知道,也就不大可能被正式记载;其次,汉代人有种说法,孔子生日是夏历(阴历)的八月底,[3]倒推一下,母亲怀孕的日子在前一年的腊月里。鲁国在北方,冬天很冷,腊月又是一年最冷的时候,也不适宜野合。


其实《史记》里说的「野合」,意思稍微绕了一点儿,是指非婚的「不正当男女关系」。这个词在《史记》里只出现过一次,但还有其他旁证,就是唐朝史官司马贞为《史记》作注,解释秦朝宦官赵高的出身,他母亲是官奴(做劳役的女囚犯),和他人「野合」生了赵高,这也是非婚结合的意思,女犯人也没条件到野外搞恋情。

从「野合」而生到认祖归宗──孔子身世与父母跨阶级的爱有关?

至于孔子的父亲和母亲没有婚姻关系的直接证据,稍后讲述孔子葬母的时候再细说,那件事最清晰,史料也最权威。


现在还有人用「一夜情」描述孔子父母的「野合」经历,其实也不准确,因为古代乡间都是熟人社会,谁跟谁私通,瞒不住邻居老乡们。但孔子的父母,确实是一直没有明媒正娶结过婚。为什么?因为两人阶级差别太大了,那个时代还不允许跨阶级的婚姻。


先来看孔子的父亲──他姓孔、名纥,字叔梁,《史记》叫他「叔梁纥」,这是字和名放一起,尊敬的称呼。正式说,他就叫孔纥。

从「野合」而生到认祖归宗──孔子身世与父母跨阶级的爱有关?

孔纥所在的孔氏家族,是早年间宋国一位国君之子的后代,接连好几代在宋国掌大权。在孔子出生前一百六十年,宋国发生了一场内战,孔家族长被杀,子女逃亡,其中一位辗转到鲁国安了家。春秋时候贵族身份是国际性的,到哪国都承认,所以孔家在鲁国也还是有点地位的小贵族,只是人丁一直不兴旺,政治上也没太大建树,到孔纥这一辈已经很有点没落了,只是一名低阶小贵族──「士」。


孔纥曾经为上级封主管理过陬邑这地方的农庄,孔子母亲也是这一带的农民,两人不知怎么就认识了,发展出来一段跨阶级的恋情。至于孔子母亲家是否属于孔纥老爷管理之下,我们就不知道了。


孔纥的事迹在《左传》里有记载,那是在孔子出生前十二年,中原的超级大国晋国,带着鲁国等几个小国,去攻打一个南方的蛮夷小国──偪阳(可能在今山东省枣庄市境内)。鲁国带兵参加联军的,是孟孙氏的孟献子,孔纥也跟着去参战。这个孟孙氏是鲁国很显赫的大贵族,从这记载能看出来,孔家是在孟孙氏门下效力,因为春秋是贵族封建制,国家没有常备军,需要打仗的时候,都是大贵族召集自己麾下的小贵族(封臣)、小贵族带上自己的家人奴仆去打仗。


联军攻城时,敌人设了一个陷阱:先把城门拉起来,这城门是垂直的拉闸门,联军先头部队刚冲进去,城门突然放了下来,那些被关在城里的眼看就要全军覆没。这时孔纥冲了上去(我们不知道他是被关城里还是城外了),把闸门生生给搬起来,用肩头扛住,城里的联军趁机都逃了出去。


孔纥个子高大,身强力壮,史书记载他身高十尺,所以能干出这件超常之举。七年之后,齐国攻打鲁国,孔纥参加了守城的战斗,还曾经掩护一位臧氏大贵族突围。


关于孔纥,我们就知道这么一点英雄壮举,还有就是与孔子母亲那桩跨阶级的韵事。在孔子母亲怀上孔子不久,孔纥就去世了,他不知道自己居然还有个儿子。


在外婆家成长

再来说孔子的母亲。


《史记》说孔子母亲是「颜氏女」,《礼记》里说孔子母亲叫「颜征在」,应该很可信,因为《礼记》这部书是孔门弟子撰写的。


严格说,春秋时期的老百姓没有姓氏,只有贵族才有。那这个「颜氏」是怎么回事?因为鲁国有户颜氏贵族,是山东本地土著小部族头领,被周人(鲁国)征服以后接纳到贵族队伍里,他们的上级封主也是孟孙氏。大概孔子母亲家的村庄,就是这位颜氏贵族的老地盘,他的农奴们非要认个姓氏的话,就随自己的主人。


这样,孔子母亲家的老乡亲们,说起来也都是颜氏,他们都是世代生活在本地的土著居民。这个村庄,我们叫它「颜家庄」也未尝不可。


孔子自幼跟着母亲在外婆家长大,这家人是农民,穷老百姓。孔子母亲是一辈子没嫁人呢,还是早年死了丈夫一直守寡?不知道。反正孔子从小过的是没父亲的农家单亲日子。


今天的人可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但古代的底层社会里,这种单亲母亲带孩子的情况很常见,另一个更翔实的名人例子,是西汉的卫青、霍去病家族(参见本章末的附录)。


后来孔子成了贵族,地位越来越高,追随他讨生活的,很多都是他母亲家、也就是颜家的老亲戚,最有名的是颜回父子,特点就是穷,一直挣扎在温饱线上,挨饿受冻是常态。孔子也经常夸奖颜回的穷──安贫乐道。


孔子就在这么个小村落里出生长大。农民整天在田里干活,孩子都从小没人管教,到六七岁稍微大点,就要帮着大人干农活,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此孔子后来说:我小时候地位低贱,所以能干很多下贱人干的活儿──「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5]


孔子后来成了大学问家,有个叫樊迟的学生,还想跟他学种庄稼、种菜。孔子不愿意,说干这种活儿我不如老农民拿手。[6]这说明,孔子小时候的经历,当时的人都知道,孔子自己也不太忌讳。


小时候孔子不会想到自己姓「孔」,他就是老颜家的人。


《史记》记载,孔子个头很高,成年后身高九尺六寸,那时人给他外号叫「长人」,意思就是「大个子」。他父亲高十尺,这明显是遗传。


这九尺六寸或十尺,放在今天有多高?有不同的算法,因为古代的度量衡不是很统一,按高的算,要超过两百公分了,有点吓人;按低的算,也有一百九十公分左右。古代人营养条件不好,身高普遍要矮一点,所以孔子这个头,到哪儿都是鹤立鸡群,与众不同。


孔子上面还有一个哥哥,至少一个姊姊。这些哥哥姊姊很可能和他同母不同父,就没有孔子惊人的大个子。


《史记》说,孔子小时候就喜欢玩祭祖的游戏,这好像预示了他以后成为研究礼仪的大学问家。其实这背后的信息是,他小时候的家庭里没有父系亲属,也没有对父系祖先的祭祀活动,所以看到别人家祭祖,自己家没有,会很羡慕,自己做游戏、摆上几个盘子碗儿,磕头拜祭一下,这是儿童的心理补偿机制。


认祖归宗,皆大欢喜

大概在孔子十五岁那年,母亲去世了。按农家的标准,此时她的两个儿子都已长大,老颜家祖坟也是现成的,办个农家规格的丧事不成问题。但这桩丧事,要是像颜家庄无数先祖那样波澜不惊地办完,中国的历史肯定就不一样了。


事情就出在这个当口,史书的记载有很多缺环,我们先从最清晰的部分看起。

从「野合」而生到认祖归宗──孔子身世与父母跨阶级的爱有关?

《礼记》和《史记》上说,孔子母亲去世的时候,孔子想把她埋到父亲的坟墓里,但他还不知道自己父亲的坟在什么地方,于是把母亲的棺材放到了大路「五父之衢」边。

五父之衢在鲁国很著名,是都城曲阜东郊外的一条大道,常举行集体政治活动,比较热闹。孔纥埋在曲阜城东二十五里的防山,五父之衢就通往那个方向。孔子家陬邑在曲阜的东南近郊,也就是曲阜和防山之间。


把棺材停在大路边,显得很奇怪。别人问起来,就说是母亲死了,想跟父亲合葬,但不知道父亲埋在哪儿,希望有人提供信息……


乍听是笑话,谁会不知道自己父亲埋哪儿?而且,孔纥是邻里之间有点名气的小贵族,哪怕是陌生人打听他的坟在哪里,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所以,这背后藏着的问题是,孔子从小跟着单身的农妇母亲长大,他们家庭跟小贵族孔家没任何关系。停丧不葬,而且故意停在大路边,是在制造社会影响,让孔家那边注意到──他是孔家的血脉。他没有跑到孔家去哭闹着认亲,因为那时候的农民和贵族身份差别太大,这么做有危险。


孔子这时才十五岁左右,没太多社会经验。停丧不葬、制造舆论这件事,未必是他自己的创意,也许有乡亲们的「指点」,或是他母亲临终前有嘱托,这外人就不清楚了。

从「野合」而生到认祖归宗──孔子身世与父母跨阶级的爱有关?

停丧造舆论的举动,加上一些暗示信息,通过适当的中间人辗转传递了过去,孔家人就坐不住了。


其实,孔家一直人丁单薄,这时早断了香火,甚至都没有在世的男人了(至少在史书里没有任何纪录)。受颜家庄「闹丧」消息影响的,可能是孔老爷已经出嫁的老姊妹。


怎么证明这农家少年是孔家后人呢?首先是体貌特征,孔子跟孔纥老爷相似度很高,这个没法造假;另外,那时候是熟人社会,邻里间的事情都瞒不住,就算孔家在世的人不知道当年这段风流故事,找个旁证来问一问也不难。


最后,老孔家终于承认了这个迟到十几年的儿子,结局是双赢,皆大欢喜。

从「野合」而生到认祖归宗──孔子身世与父母跨阶级的爱有关?

《史记》记载,给孔子充当沟通中间人的,是他们村庄里的一个老太婆,「挽父之母」。「挽父」是替人收尸出殡、挖坑掘墓的「入殓师」,当年孔纥办丧事,他可能也跟着帮忙了。但为什么不是「挽父」本人出面,而是他的老母亲,大概就是孔家那边只剩下女眷了,所以让个老太太做中间人最合适。


颜家人的智慧

认祖归宗之后,孔子算是有爹的孩子了(虽然这位父亲早死了),身份也从农民变成了贵族。他正式把母亲的棺材埋进了孔纥的墓地,他需要这个合葬墓来证明自己、母亲和孔家的关系。

从「野合」而生到认祖归宗──孔子身世与父母跨阶级的爱有关?

帮长辈人合葬这种事,其实不太符合当时的礼仪。因为入土为安,把已经安葬的坟再扒开,就是再惊扰一次死者,《礼记》里面有位老贵族季武子说过:合葬不是古代的礼仪,从周公制定礼乐制度以来,就没有这么干的。

但孔子需要这个合葬墓来宣示自己是孔家人、具有贵族身份,所以礼仪问题就只能往后放一放了。


孔子早年的这次停丧寻衅、认祖归宗事件,历来重视的人不多,其实很值得关注。


结语

在后世人看来,孔子是个儒家大学者,又是个倡导理想政治、不受当权派喜欢的人,就容易把他想象成一个书呆子,不通世故,经常犯点儿迂腐的傻气。这其实只是孔子个性里比较常被看见的一个方面,跟他的职业有关;但是,孔子还有善于观察、寻找机会、勇于冒险的另一面,这是颜家庄那些下层人民的生存智慧,在少数几次面临重大抉择的节骨眼上,孔子的这种智慧都起了作用。

参考文献

《论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