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火爆原因:剧情的细节和老戏骨的加持,二者不可缺一

从播出的剧集来看,庆余年无疑是一部制作精良的好剧。出剧集之外还看过一些访谈和花絮,导演表示,因为这部戏的整体基调比较沉重,所以在出现的不多的生活片段中会有很多幽默搞笑之处,但是这些搞笑情节也不是仅仅为了纯粹的搞笑,只不过是想用生活轻松的基调,来凸显得背后的沉重。

《庆余年》火爆原因:剧情的细节和老戏骨的加持,二者不可缺一

从剧情来看,这部《庆余年》完全符合现在观众么的审美。但从剧中的任务服饰来看的确是非常精良的,整部剧是借助小说的由头穿越的,自然是一个架空的时代,但是古人该有的礼教也一分不少。陈道明、吴刚、曹翠芬等老戏骨加入,令观众们单从演员的阵容上就做出了选择。

《庆余年》火爆原因:剧情的细节和老戏骨的加持,二者不可缺一

范闲在被父亲接进京都之后,虽想着自己母亲叶轻眉去世的真相,但是在看到她留下的石碑(鉴查院门口,内容是为天下人发声,倡导人人平等)但是范闲在知道母亲这个想法之后,并不赞同,因为在他看来仅凭一人之力确实是难以改变他们骨子里的固执观念,所以就想着自己做梦小生意能养家糊口就行,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抱负。

穿越题材的影视剧,大家都喜欢看,但其中反应得最根本的就在于古今文化的碰撞,矛盾冲突。近几年来许许多多的穿越的剧集,除了开头有段穿越情节,整部剧的中间剧情到结尾,完全不能体现出主角是现代人。电视剧寻秦记之所以经典,最大的原因不在于领先穿越题材,其经典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剧集中主角项少龙由始至终都和古代社会格格不入。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凸显出项少龙作为一个现代人和古代的奴隶社会的冲突。

《庆余年》同样是有这样的文化冲突所在,这一点在第四集时尤为凸显,范闲想要赶走家丁丫鬟,看起来虽然是很搞笑,其实更多的是一种讽刺。范闲看着丫鬟家丁被他赶走,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但是他笑着笑着就成了苦笑。他局势觉得他们很愚昧,好声好气的让他们离开,他们却觉得是自己的不对。其实这就是被压迫久了,骨子里面就已经融入了比较强烈的尊卑观念,主人家对自己好就会生出是不是自己做错了的错觉。

《庆余年》火爆原因:剧情的细节和老戏骨的加持,二者不可缺一

古人因为时代限制,尊卑思想早已根深蒂固。不把下人当人在他们眼里是理所应当,天经地义。但是范闲作为一个现代思想的人,自然是无法接受他所看到、感受到的一切,在他的观念里下人也是人,不应该受到这些束缚。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尊严,即便是一个街边的乞丐,他也是一个人,也该有自己的尊严,不可让人随意地践踏。

《庆余年》火爆原因:剧情的细节和老戏骨的加持,二者不可缺一

这也就是我们作为现代人和那些穿越剧主角看到底层人被不公对待,会那么义愤填膺的原因,我们知道,底层人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尊严。但是这些观念这放在古代,尊卑有别的社会,平民被权势欺压完全就是天经地义的。范闲在这样的社会生存,格格不入是会从头到尾的,《庆余年》整体的基调也就是反抗命运的不公,其实这才是穿越剧真正该有的意义,而不是回到古代后被尊卑有别的社会同化,沦为一部普通的古装剧。

在没有看完所有更新的剧集之前看了预告片,发现范闲后面还是会遵从内心的想法去继承母亲叶清眉的遗志,为了生活在底层的“蝼蚁们”发声,会以实际行动来与整个不公的社会为敌。这也完全体现了整部剧“古今冲突”的基调。穿越剧的最大看点也在这里,一个深受现代平等自由思想熏陶的人,回到古代那种贵族不把平民当人的社会是无论如何都无法适应的,真适应了。那么也是勇士变成恶龙的开始。

据后面的预告以及剧中人物的隐瞒,可推测出叶轻眉(范闲母亲)当初被杀也就因为“古今文化的冲突”所致。在帮助庆帝夺得政权之后,不光是利用自己的生存技能和所学知识创建了一个商号(就是皇家多方势力所争夺的内库)。还一手建立了鉴查院,目的就是为了推崇人人平等的观念。但在当时那个尊卑有别的奴隶社会,这无疑是在挑战皇权。人人都平等了那皇权的存在还有何意义。

《庆余年》火爆原因:剧情的细节和老戏骨的加持,二者不可缺一

所以整部《庆余年》的内核就是——悲。两位穿越人士怀揣着现代先进的思想和文明,妄图去改变那个思想落后的世界,但终究还是在其中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妥协。所以导演才会希望用喜来冲淡悲,但是其中的喜既不能尬又不能脱离本身的剧情。这点也是非常考验团队的技术和协作的。

而相信陈道明、吴刚、曹翠芬等老戏骨选择这部剧的原因也在于剧集所体现的反抗精神,对于底层人痛苦的共情。相信随着剧集的进展,各位看官会越来越喜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