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窮極一生,究竟追尋的是什麼?

從客觀物質世界來說,某個個體的存在似乎是並沒有什麼意義的,人對於時間空間來說實在過於渺小,這世上少了任何一個人都不影響歷史的前進,哪怕是偉人,其意義最多也就是影響時代片段而已,而這種片段放之於歷史長河,乃至整個宏觀宇宙來說,微乎其微。


我們窮極一生,究竟追尋的是什麼?

但從主觀精神世界來說,個體的意義可以被放到無限大。你就是你自己的全部意義,只有你的生命存在,你才能夠去感知外部世界,從而產生自己的情緒、認知、思維等精神活動。其次,你對於社會關係裡的人也佔據著一部分的精神意義,你填充著你的父母、子女、愛人、摯友的精神世界。

而人的最大矛盾,就是客觀上的沒有意義與主觀上充滿意義之間的矛盾。當你還是個嬰兒的時候,你不會去思考自己的意義是什麼,因為這時候主觀精神世界佔據你的全部,你就和這世上所有的其他動物一樣,一切憑本能反應,為了活著而活著。當你逐漸成長,接觸客觀世界,有了思維能力,從而真正去思考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時,你就會陷入前所未有的迷茫,因為你會發現,拋開你是你,以及某些特定社會身份以外,你於這客觀世界並沒有什麼意義。

如果再往深入點挖掘,這種對生命意義的迷茫的本質在於你的精神世界充實度跟不上客觀認知的發展。嬰兒不會迷茫、動物不會迷茫,因為他們幾乎不存在認知,那些從小不讀書混社會的人也不太容易迷茫,因為他們認知上升緩慢同時有奮鬥的方向。最容易迷茫的,是那些從小生活按部就班又有精力胡思亂想的學生,他們到了某個階段認知爆發式的增長,但同時精神世界卻長期停滯不前,他們就會不斷思考自己活著是為了什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但是不可能得到答案,這個答案在客觀世界中本來就不存在。


我們窮極一生,究竟追尋的是什麼?

所以,但凡提到生命的意義,肯定是一個主觀的概念,要想知道你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只有從你的主觀世界中去尋找,也就是說當你自己發自內心認定你想要的生活是怎麼樣的時候,那就是你生命的意義。所以毫無疑問,意義是多元的,有的人想發財,賺錢就成了他生命的意義,有的人喜歡音樂,那搞音樂就是他生命的意義,有的人沒什麼追求,安安穩穩過一輩子就好,那麼活著本身就是一種意義,一個人也可以同時有很多意義,不管你的意義是什麼,只要你自己完全認可就行。如果你主觀上都覺得自己沒有任何意義,那你就徹底沒有意義了。

但同時,又有別的問題出現。因為有些人的意義可能是負面的,有違道德倫理的。比如有些殺人犯會把剝奪別人生命當成是自己的意義,比如那些鮑某某牟某某可能把肆意發洩畸形的性衝動當作是自己的意義。這種對個體本身來說雖然也能稱之為意義,但對於整個人類社會毫無疑問是負面的。所以就有了法律,有了道德標準,有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目的就是為了儘量引導個體去創立積極的意義。你可以對社會沒用,但不能對社會有害,這是界定做人的基本底線。

包括宗教,如今科學昌明,但宗教為何經久不衰。其原因在於,一方面對於缺乏人生意義的人來說,宗教構建了完整的世界觀和理論體系提供了意義本身,而對於形成負面意義的人來說,宗教又有很好的引導警誡作用。

我們經常說一個人缺乏自我,實際上說的就是這個人的精神世界貧乏。當一個人找不到自己的意義所在時,就容易把這種意義寄託到外部。比如很多人談戀愛的時候很容易陷進去,把注意力都放到對方身上,害怕對方離開自己,整個人都很痛苦焦慮。那麼實際上,就是因為把對方當成了自己生命的唯一意義,生怕一旦分開這種意義就不復存在了。那麼所謂的找回自我,一方面要建立起多維度的意義,要有自己的事業社交愛好等,另一方面要讓意義相對可控,比如你的意義可以是追求愛情,而不是某一個人。

我們窮極一生,究竟追尋的是什麼?

人窮極一生,所追求的不過是用自己認可的方式度過一生。人的一生本就是尋找意義,追求意義,推翻意義,重建意義,如此循環最後趨於穩定的過程。

要加速這個過程,我個人的建議有三點。

一、不要讓別人去定義你的意義。意義的最終內涵在於自我認可,否則這就稱不上為意義。

二、意義的前提還是要自我瞭解。尋找適合自己的意義,不然容易陷入到求而不得的痛苦。

三、追求自我意義的同時,也需要對身邊的人負責,可能你就是別人的意義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