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普羅米修斯丨谷歌正在蘋果化?現實有點尷尬



AI普羅米修斯丨谷歌正在蘋果化?現實有點尷尬

來源:21Tech(News-21)


互聯網公司入局芯片已成常態,但是鮮有涉足終端芯片。畢竟手機和PC端的芯片局上都是高玩選手,高通、聯發科、三星、蘋果、華為、英特爾等研發得早,技術壁壘高,資金又雄厚。

而谷歌,卻決定自研終端SoC芯片。近期不少媒體報道,谷歌移動端的首款SoC芯片已於最近成功流片,預計2021年將搭載在自家Pixel手機和筆記本電腦Chromebook中。

據悉,芯片代號是“白教堂”(Whitechaple),由谷歌和三星聯合開發,採用5納米工藝,還集成了Visual Core AI視覺處理器。同時,該芯片針對機器學習進行優化,並增強Google Assistant 的功能,以更好地支持與AI 和機器學習相關的功能。


AI普羅米修斯丨谷歌正在蘋果化?現實有點尷尬

很明顯,谷歌依然意在AI,其他互聯網巨頭或許不需要執著於手機處理器,但是谷歌有安卓。“安卓操作系統+白教堂芯片”為谷歌帶來美好的想象空間,橫向看,似乎直接對標蘋果的“iOS操作系統+A系列芯片”,終於,谷歌也開始蘋果化了嗎?

表面上看,谷歌的確想有所作為。於谷歌而言,從雲到邊再到端的AI芯片,至此都整合齊全了。前有面向數據中心的雲TPU、後有面向邊緣設備的Edge TPU,如今又加入了面向移動端的SoC芯片。

就筆者瞭解的情況,谷歌自研AI芯片TPU,更多的是為了降低自身算力成本,也為了更好地配合AI算法,而且並不對第三方銷售,只是自給自足。而移動端芯片主要是為了硬件體驗,以手機為例,安卓手機全球佔比超過80%,在各廠商都鉚足了勁強化AI功能時,谷歌也希望在操作系統的基礎上提供更好的AI體驗,再加上自信的AI算法,形成軟硬件閉環,豈不美哉?更何況還有老朋友三星的支持,設計製造,看起來門檻沒有那麼高,難度相對可控。

然而,谷歌的舉動看起來很美,但現實是有點尷尬,我們再來細品一下。

首先看一下手機處理器市場做個參考,根據Counterpoint報告,2019年智能手機應用處理器芯片出貨量排行榜中,前五名分別是高通(33.4%)、聯發科(24.6%)、三星(14.1%)、蘋果(13.1%)和華為海思(11.7%)。谷歌要在這五家企業中爭奪份額,難度可想而知。

AI普羅米修斯丨谷歌正在蘋果化?現實有點尷尬


當然谷歌也計劃自產自銷,用於旗下Pixel手機,但是Pixel銷量不佳,在手機市場上份額太小。不像蘋果、華為、三星不僅擁有自家手機處理器芯片,在手機領域還三足鼎立。


再看電腦端的芯片市場,眾所周知,英特爾固若金湯,目前蘋果電腦也使用英特爾。近日又有媒體曝出蘋果計劃將於明年開始銷售搭載自研處理器的Mac電腦,且看明年穀歌和蘋果的表現。

如果明年穀歌正式推出移動端芯片,一鳴驚人、或者由此產生創新的人工智能手機當然值得祝賀,假設效果並不拔群,谷歌又將如何抉擇?畢竟研發、流片都花費巨大,縱使谷歌向來大野心大投入,也需要考慮回報盈收的平衡。

但是,這對於谷歌來說,卻也是不得不進行的舉措,未來人工智能時代,軟硬件一體化是大勢所趨,所以自研芯片更多的是谷歌在方向性上的考量,總結來看,谷歌正在蘋果化的道路上。


蘋果在移動端時代就想清楚了一件事情,就是要把硬件和軟件形成閉環,商業模式也是以此為基礎。緊接著,微軟在雲時代把軟硬結合想清楚了,集結強大的軟件體系打包出售雲服務,微軟也在秘密打造AI芯片,谷歌雲卻在競爭中落後,B端服務能力有所欠缺。

從阿爾法狗開始,谷歌的AI實力傳遍全球,然而面對人工智能時代,如何商業化、攫取更多利潤仍是難題。隨著人工智能的前進,谷歌軟硬結合的商業動作更加明顯了,最終將觸角伸到終端芯片產品,也可以看做是一個全場景佈局的轉折點。


AI普羅米修斯丨谷歌正在蘋果化?現實有點尷尬

或許人工智能短時間內還不能掀起移動互聯網、PC互聯網那樣猛烈的風潮,但是硬件軟件一體化的趨勢是產業共識。或者用業內人士的話來說,是硬件“透明化”、存儲“雲化”,用戶需要的其實是服務體驗。你不會想著先買一套AI硬件,還要再買一套AI軟件來組裝,比如一款智能翻譯硬件,當然是啟動產品直接自行翻譯,沒有再折騰個翻譯軟件來適配的道理。

在PC時代,軟硬件涇渭分明,完全分離,還記得電腦城那些年50元裝機的日子嗎,換硬件換軟件非常頻繁。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軟硬件開始一起出售,安卓操作系統免費,廠商可以自行封裝改良,用戶偶爾刷機;蘋果則是軟硬件一體化的課代表,當時大眾反而沒有像現在這樣關注A系列CPU、攝像頭等硬件。到了人工智能時代,公有云市場崛起,亞馬遜AWS、微軟雲、阿里雲、谷歌雲等等,都是提供端到端一條龍服務,廠商直接將複雜的一體化系統部署好,幾乎不會軟硬件分離,而軟硬整合也更能夠從底層到應用重塑用戶體驗。

即使自研終端芯片是無奈之舉,谷歌也需要進行多種可能性的嘗試。




每每想到人工智能行業60多年螺旋式的起起伏伏,多次鎩羽而歸又重新出發,就不禁暢想不遠的未來它將怎樣改變我們的生活。很難想象,這樣一門學科擁有如此高技術密度,當下最頂尖的人才在研究人工智能、最頂尖的期刊都在發表相關的論文,全球AI大牛們仍在快速流動,人工智能的天下格局未定。


在這樣的草莽時期,作為AI同好,希望和大家一起來研究人工智能,於是將這一欄目定為“AI普羅米修斯”,每週或每兩週進行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