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為什麼要剃髮留辮子?

清朝之前,漢族男子是不留辮子的。剃髮留辮原本是滿族人的風俗。一開始祖先們靠著捕魚、打獵維生,若是披頭散髮的,不僅看不清獵物還有可能遮擋視線造成危險。因此他們便前頭剃髮、在腦後結辮,這樣做起事來方便,也無亂髮遮擋。

清朝為什麼要剃髮留辮子?


也有一說是因為宗教信仰。滿人信仰薩滿教,在薩滿教裡因為頭髮在頭的頂部,被認為是最接近上天的地方,因此被視為靈魂的棲息之地。隨著滿人進關後接觸到漢人的觀念,認為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所以即便是在戰場上戰死,也要將辮子剪下來送回家,並繫上姓名以招魂。
再來,就是一個大家都不知道的特殊功能,那就是辮子竟然能當枕頭睡覺!由於這種辮子的長度很長,將其盤起就能變成一顆鬆軟的枕頭,方便隨時隨地的睡覺。但是以前的人並不像現代一樣方便,能天天洗頭,所以說古人在睡覺的時候,聞著頭上的油垢味到底有沒有辦法入睡啊?

清朝為什麼要剃髮留辮子?


1621年,努爾哈赤攻下遼瀋後,即大規模的強迫漢人剃髮留辮。1644年,清兵入關,在攻佔北京,尤其是在攻佔南京之後,厲行剃髮令,“叫官民盡皆剃頭”,違令者“殺無赦”。當時不僅有“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之令,而且還有“一個不剃全家斬,一家不剃全村斬”之令。
因為中國古代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祖訓,所以,剃法留辮實質違背了漢族的歷史傳統和思想感情,於是,在清朝初期有許多人寧願掉了腦袋也不願理髮,比如歷史上有名的“揚州十日”、“嘉定屠城”等民族悲劇。清朝統一中國之後,剃髮留辮憑藉政權的力量由滿族的風俗變成了滿漢民族共同的風氣。從此,中國男人在腦後就多了一條長長的髮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