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長島:打造綠水青山的海島樣板

四月的煙臺長島,微風習習,沿著海邊棧道逶迤前行,呼吸著空氣中淡淡的樹木清香和大海味道,讓人倍感舒暢。在這裡,曾經裸露的黃色山體已經長滿了棉槐等灌木,一片鬱鬱蔥蔥,多年不見的大葉藻等藻類在海岸叢生,時常能看到東方白鸛、黃嘴白鷺等重點保護鳥類棲息徘徊。

近年來,特別是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設立以來,長島縣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工作思路,推進生態旅遊、生態漁業、生態康養提升質效、快速突破,走出了一條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互促共進、良性循環的新路子。如今的長島,海洋生態資源和生物群落明顯恢復,綠色發展動能加快生成,基礎設施短板逐步補齊,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以前,在北長山島西岸的北長山鄉花溝村村前,海岸上建有幾十個海參育保苗場。在育保苗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代謝物,還要使用消毒劑和飼料,一些廢料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到海中,碧藍的海水變得黑乎乎的。

幾年間,長島堅定不移推進裸露山體治理、岸灘整治、大氣質量防控、垃圾汙水處理等重點領域攻堅,綠化噴播治理裸露山體25萬平方米,拆除全域所有陸上風機,植樹造林和退化林改造1.3萬畝,累計拆除岸線破舊建築74萬平方米,整治修復岸灘20多公里,實施近岸養殖騰退工作,全域實施了島外旅遊車輛禁進、島內機動車輛控牌,啟動了全域生活垃圾分類,實現了城鄉汙水處理設施全覆蓋。

如今,生態變好了,居民的日子也紅火起來了,越來越多的人嚐到了生態改善帶來的甜頭,僅漁家樂旅遊一年就為花溝村帶來400多萬元的純收入。

“每年夏天都是一年中最忙碌的季節,我和媳婦兩個人幾乎每天都是連軸轉,但再忙再累心裡也高興。”趙文隆說,旺季時候還要招1個廚師、3個勤雜工才能忙得過來,漁家樂每年有近40萬元的純收入,淡季的時候還可以賣海貨等特產。

在整治修復海岸線的同時,長島縣積極構建生態健康養殖新模式,推動從近岸養殖向深遠海轉移,實現由傳統漁業向現代生態漁業轉型。目前,長島累計獲批3處國家級海洋牧場、7處省級海洋牧場,獲批5處省級休閒海釣釣場和11處市級休閒漁業基地,開發生態海洋牧場24.6萬畝,投放大型生態人工魚礁1400多座。

“海洋牧場建設一方面有利於提升海洋生態環境,另一方面還可以確保水產資源實現穩定可持續的增長,在利用海洋資源的同時重點保護海洋生態系統。”長島縣自然資源局漁業科相關負責人介紹。

依託養殖業發展旅遊業,利用旅遊業反哺養殖業,長島進一步豐富“山海島”有機結合景區體系,精心打造海岸休閒組團、海上環遊組團、漁家風情組團、文化體育組團,獲批全國首個海上3A景區,連年舉辦的環島馬拉松、海釣等體育賽事帶動旅遊市場持續升溫,休閒度假空間時長進一步拓展,吸引著遊客紛至沓來。

此外,長島全力構建生態保護的法治體系,全國首部海島生態保護創制性立法《山東省長島海洋生態保護條例》已正式實施,配套制定了符合島情、明確具體的保障措施和細則,為生態修復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支撐,努力為全國海洋生態保護和持續發展提供長島方案。

“長島堅持陸海統籌、系統治理,立體生態保護修復縱深推進,海島生態質量明顯提升。我們將進一步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握山東省委、省政府設立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等重大機遇,堅決在生態保育、基礎建設、產業升級、社會民生等關鍵領域全面突破、取得實效,打好2020年綜合試驗區建設的攻堅戰、決勝戰,全力抓好生態保護,打造綠水青山海島樣板。”長島縣委書記、縣長,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工委專職副書記李俊傑說。

(本報記者 趙秋麗 馮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