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員為何普遍青睞"紹興師爺"?談談"無紹不成衙"的形成緣由

引言

我國現代文學巨匠魯迅出生於浙江紹興,他曾在自傳中寫過:

"幕友或商人……是我鄉衰落了的讀書人家子弟所常走的兩條路。"而所謂幕友,又被稱為幕僚、幕賓、書吏、師爺等,其實就是政府官員私聘的無官職助手。

師爺的源頭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權貴階層廣泛招攬的各具才能的門客,著名的有齊國孟嘗君好客養士,號稱有三千賓客,在秦國遭扣留時憑藉門客"雞鳴狗盜"的特殊技能脫險。秦漢之後門客漸漸絕跡,取而代之的是懷才不遇、科舉落榜的文人參謀型幕僚,為主家官員行走官場出謀劃策,甚至處理公務。

到了明代"紹興胥吏幫"蔚然成風,至清代各級地方官員已經到了"無紹不成衙"的地步,不招募幾個到幾十個師爺,尤其是紹興師爺,簡直不能去府衙上任做官了。那麼,"紹興師爺"為何能"霸佔"清朝官場幕僚集團呢?

清朝官員為何普遍青睞

(紹興師爺博物館)

一、紹興師爺成為清朝官場的一大特色

清朝師爺是很多僅通八股文的高職低能官員手下不可或缺的辦事人員,雲集八方英才,位卑卻權重,以精準判斷力和實幹執行力著稱。其中更是不乏鼎鼎大名之人,比如最終成為治河名臣的陳潢,田文鏡視若臂膀的鄔思道,文學家蒲松齡以及學貫中西的大才子辜鴻銘等。

清朝官員為何普遍青睞

(電視劇《雍正王朝》鄔思道劇照)

清朝出自紹興的師爺群體人數多、名氣大、遊走於全國各地官署衙門,早就引起過皇帝的關注。公元1723年,雍正皇帝在即位元年就特意下詔,"六部經承不許專用紹興人",既是對朝臣手下太多紹興書吏的警惕和不滿,也意圖打擊紹興人所形成的官場幕僚勢力。然而這道詔令收效甚微,外任官員所用師爺身在編制之外,不受朝廷管轄,根本不像官員那樣調任換屆,至晚從乾隆年間開始,"紹興師爺"漸漸成為盤踞各地官場的壟斷勢力,成為清朝官場的特色之一。這一群體的演變深刻影響了官場吏治的走向。

二、紹興師爺在清朝的發展變化

滿洲愛新覺羅氏建立的清朝是我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中央集權空前強化,官制體系主要由中央和地方兩類九品十八個級別的官職構成。總督、巡撫和司道等位高權重的職位重用旗人,外官知府以下官員則是從八股取士的科舉正途入仕的世家子弟和平民書生。

但是無論是憑血統和祖蔭身居高位的特權階層,還是通過競爭激烈、所學內容僵化的科舉考試所選拔出的官員,一般都並不通曉國計民生事務,客觀上導致他們治理一方根本離不開精熟政務的"老吏""老幕""老胥"師爺的輔助。

"三老"師爺多為正直老成之輩則吏治清明,同時師爺需求的旺盛也導致了這一群體的競爭同樣激烈。民國時的李漁叔在《魚千里齋隨筆·卷下》中指出:

"清代有所謂紹興師爺,大抵盛於康乾時,遍佈各省縣幕府,司刑名、錢穀者,皆若輩為之,至晚清徒眾愈多,流品亦愈冗濫矣。各省掌刑名、錢穀,以藩、泉兩司幕為最重,為之者多積年老吏,年輩較高,令長筮仕履任,必就求其推介幕友相助。"

可見無編制的師爺想要躋身官僚行政體系,不得不抱團取暖形成緊密的人際關係網絡相互推薦,以同鄉親戚朋友為紐帶的從業競爭無疑具有極大的優勢,"紹興師爺"就是如此脫穎而出的行業龍頭群體。

清朝官員為何普遍青睞

(晚清名臣張之洞)

然而,隨著從上層到基層的紹興師爺漸漸形成隱蔽的權力網絡"潛規則",一貫同氣連枝,上下互通聲氣很容易積習成例,進而積例成弊,"三老"師爺由此演變為"老貪、老滑、老奸"之輩,作為龍頭的紹興師爺也就日益變得臭名昭著,被視為"國家二百年紀綱法度皆失傳"的吏治敗壞之首惡。

例如,民國時期與魯迅論戰的陳西瀅就常對他的紹興籍貫和如刀文筆加以"紹興師爺"的挖苦,魯迅自己也往往以浙江人自居而不提出生地紹興。晚清有識之士其實也敏銳洞察了"增幕制吏"延請師爺的弊端而加以革新,如名臣張之洞就廢除了刑名師爺而下設專門的職位引進新型司法人才,瓦解了如紹興師爺這一類壟斷行當群體的競爭優勢,真正讓學有所長的人才身居其位各自發揮才能,一定程度上讓政壇面貌煥然一新。

清朝官員為何普遍青睞

(紹興古城)

三、為何紹興會出這麼多師爺?

客觀來看,全國各地的讀書人都具備成為師爺的潛質,而在師爺群體登峰造極的清朝,山東、四川、江西、江蘇等地其實也都出過不少師爺中的"頂流"。不過總的來說,紹興師爺確實人數最多,甚至幾乎成為了師爺這一行當的代稱。那麼,為何紹興會出這麼多師爺呢?主要是由歷史條件、地域人文和社會背景等三大方面因素共同促成的。

1、紹興人自明代以來就有"好遊"之風

紹興地處東南江浙沿海地區,河湖交織出行便利,自古以來富庶發達,同時也吸納了大量人口,至明代已經成為了嚴重的地域狹小人口稠密的區域。嚴峻的生存形勢迫使很多沒有土地的失意貧困紹興鄉民為了謀生而"走出去",養成了"好遊"之風,其主要出路就是如魯迅所說的"幕友或商人",即遊宦於外充任吏員或者外出經商。明代台州文人王士性《廣志鐸·卷四》記載:

"紹興、金華二郡,人多壯遊在外……本處室廬田土,半不足供,其儇巧敏捷者,入都為胥辦,自九卿至閒曹細局無非越人,次者興販為商賈……"

紹興自南宋起就是人文薈萃、科舉發達之地,文風熾盛之下名士輩出,離鄉闖蕩的讀書人首選遊宦一途,一旦入仕為官因為各種原因受阻,他們就會選擇為幕作吏當師爺,雖然不如商賈錢財寬裕,但勝在既有物質保障又有一定地位,符合文人書生"處於不顯不隱之間"的微妙優越心理。

清朝官員為何普遍青睞

(紹興會館遺址)

2、紹興人在競爭激烈的師爺行當中形成了地域推薦優勢

師爺這一行當的競爭激烈程度並不亞於科舉考試,漂泊在外的讀書人如果沒有門路根本找不到"東翁",很多人連回家的路費都沒有,只能客死異鄉。清朝紹興府下設山陰、會稽、蕭山、諸暨、餘姚、上虞、嵊縣、新昌八縣,出自這些地方的紹興人為了讓更多的"自己人"在師爺競聘中取勝,都熱衷於締結包括鄉緣、血緣、師緣在內的多重親緣關係,以便"彼此各通聲氣,招呼便利"

同時由於紹興人自明代以來的"好遊"之風使"紹興胥吏"縱橫中央到地方的各級府衙,具有早入行的從業優勢,遍佈各地的紹興會館儼然成為"準師爺之鄉",甚至還會開展針對性幕學速成班培養師爺。當出自紹興的師爺日益彰顯卓越的業務素養,大小官員自然對"紹興師爺"這一"品牌"趨之若鶩。

即使到了近代"紹興師爺"被世人唾棄,民眾在諷刺他們八百玲瓏剔透到處認同鄉的拉幫結派惡行時,也不得不承認這群人"一枝刀筆,一張利嘴"的非凡才能。

清朝官員為何普遍青睞

(八股文範例)

3、清朝特殊的政治背景導致紹興師爺供不應求

滿清統治者在入關建國、治國的過程中意識到了漢族知識分子參與國家決策的重要性,但是他們又不能在一味重用漢人,反而要重用旗人子弟,刻意遏制漢族士大夫階層的壯大。同時以八股文取士的科舉制度越來越僵化死板,

"文字獄"頻繁大興,社會思想界萬馬齊喑,在這樣的形勢下選拔出的官員即使獲得重用,也只能依靠由於沒有死讀書而科舉失利,卻諳熟世情民生、真才實幹的師爺們為官一方。

"紹興師爺"作為幕僚人才中的佼佼者,由此成為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官員"無紹不成衙"的政治剛需。而隨著西方勢力的不斷入侵,清朝統治日益風雨飄搖,地方實權官員為了應對複雜動盪的政局,尤其需要大量招募得力助手,官場經驗豐富老到、深謀遠慮、才幹傑出的"紹興師爺"更是供不應求。

清朝官員為何普遍青睞

(紹劇《紹興師爺》劇照)

四、結語

綜上所述,"紹興師爺"成為清朝官場一大特色的根本原因在於,僵化死板的八股文取士制度大力選拔庸官冗員而讓富有真才實學的讀書人遊離於官場之外,但是國家的治理卻少不了這些人才的助力,因此在統治者"增幕制吏"的權衡之下,高職低能的官員與位卑權重的幕僚形成了犄角之勢。

與此同時,"紹興師爺"這一特定地域行政勢力在清朝經歷了備受倚重讚譽到臭名昭著乃至徹底瓦解的演變。而這一群體的興起,則源於明代以來紹興人迫於地狹人稠的艱難生計形成"好遊之風"。"紹興胥吏"早早滲入官場體系佔據競爭優勢,締結以親緣為核心的人際網絡同氣連枝,並著力於提升同鄉從業者的職業素養。因此在清朝官場對於師爺行當需求旺盛的特殊政治背景下脫穎而出,讓"紹興師爺"幾乎成為了清朝師爺行當的代名詞。


參考文獻:

郭潤濤:《試論"紹興師爺"的區域社會基礎》

王振忠:《十九世紀華北紹興師爺網絡之個案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