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口生態旅遊區獲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黃河口生態旅遊區獲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

□ 薄文軍

2019年12月25日,國家文化和旅遊部發出《關於擬確定北京市圓明園景區等22家旅遊景區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公示》。山東省東營市黃河口生態旅遊區榜上有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和《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管理辦法》,經有關省(區、市)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推薦,文化和旅遊部按程序組織綜合評定,有22家旅遊景區達到國家5A級旅遊景區標準要求,擬確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並予以公示。這份名單中,包括山東省東營市黃河口生態旅遊區。該景區也是此次山東省唯一入選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一家。


黃河口生態旅遊區獲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黃河口生態旅遊區獲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黃河口生態旅遊區位於山東省東營市境內的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以河海交匯、新生溼地、野生鳥類三大世界級旅遊資源著稱。萬里黃河從東營入海,造就了雄奇壯美的黃河三角洲,形成了廣袤的新生溼地。獨特的生態環境,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也使這片新淤地上的生物資源異常豐富。據統計,在黃河入海口一帶有各種野生動物1628種,其中海洋性水生動物641種,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有江豚、斑海豹等9種;鳥類368種,包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丹頂鶴、東方白鸛、大鴇等12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大天鵝、灰鶴、白枕鶴等51種;其他陸生動物619種。這裡有各種野生植物393種,其中野生種子植物116種。豐富的生物物種、群落及其賴以生存的環境,使黃河口成為了備受科學家青睞的天然物種基因庫、生物科學研究的天然實驗室。

黃河口生態旅遊區獲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

為了更好地保護黃河入海口一帶的新生溼地生態系統和珍稀瀕危鳥類,1990年12月,東營市政府批准建立黃河三角洲市級自然保護區;1991年11月,山東省政府批准建立黃河三角洲省級自然保護區;1992年10月,國務院批准建立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該自然保護區包括現黃河入海口和作為備用流路的刁口河故道兩部分,總面積1530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區790平方千米、緩衝區110平方千米、實驗區630平方千米,設黃河口、一千二和大汶流三個管理站。依託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東營市成立了黃河口生態旅遊區。並按照國家5A級旅遊景區精心打造。

據悉,目前全球九條鳥類遷徙線路當中,有三條經過我國境內,其中有兩條經由東營地區。每年冬春時節,都有數百萬只候鳥往返經過黃河入海口,並在這裡休憩、覓食、完成補給,場面宏大,蔚為壯觀。早在1997年4月,國際溼地亞太組織的專家調查組,首次對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內鴴鷸類水鳥進行了為期半個月的調查,共觀察統計到鴴鷸類水鳥13萬隻。經有關部門測算,每年經過黃河口一帶的鳥類達600餘萬隻。黃河口是東北亞內陸和環太平洋鳥類遷徙的重要停歇地和越冬地,有專家形象地稱之為鳥類的“國際機場”、鳥類遷徙的“中轉站”。

一山一水一聖人,是山東省三張旅遊名片,而黃河入海口是最能代表山東境內黃河的區域。“黃河入海”也是山東省政府確定的全省十大文化旅遊目的地之一。2018年9月,東營市確立了“打造山東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建設富有活力的現代化溼地城市”的新時代發展目標。

此次黃河三角洲生態旅遊區獲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有效填補了東營市無5A景區的空白。(薄文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