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浪》青年們的真實想法

《後浪》青年們的真實想法

B站的《後浪》廣告片在朋友圈刷屏,可以說,策劃人腦子清楚,踩點很準,成功get到前浪和後浪們的精神G點,以至於官媒力挺,大肆宣傳。


但不可否認,《後浪》立意很高,不同凡響,其表面是迎合,本質卻是商業,用意是在收割流量。當然,被收割者們從不在乎這些。

  

《後浪》青年們的真實想法

我所想到的是一些其他。“五四青年”,本來就是政治蘊含極其豐富的詞語,是一百多年前一場政治運動的歷史遺產。所以,不凡閒言碎語說說幾句。

  

我經歷過兩種媒體時代下的青年

  

一種是“垮掉的一代”。互聯網在中國乍起之時,80後、90後被媒體貼了許多負面標籤,諸如“嬌生慣養”“溫室花朵”“網癮”“沒有責任心”,使得很多人感嘆“一代不如一代”。

  

一種是寄予希望的“後浪”們。近兩年來,90後乃至00後的正面身影越來越多,諸如此次支援武漢之中,“90後”人數足足佔了三分之一;那些為了撲滅山火英勇犧牲的消防員們,也有很多是“90後”。


在官方近兩年主動破除娛樂圈痼疾的背景下,主旋律的色彩愈發感染人心。我覺得,《後浪》在這個時候作出一個小結式的宣告,剛剛好。正如何冰說的那樣,“那些口口聲聲‘一代不如一代’的人,應該看看你們,像我一樣。”

  

我國的俗語在正反詞語的運用上可謂登峰造極。就如何看待年輕人這個話題,有人說“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有人卻說“一代不如一代”或者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其實我們看看歷史的發展趨勢,總體是一直向上的,如果真的“一代不如一代”,那麼這種趨勢是不可能的。而之所以一直存在這兩種看法,無非是有人看到的是個體,而個體的行為被放大成整個群體的標籤。邏輯上,這叫做演繹推理,不具有合理性。

  

而媒體之所以有前後這麼大的反差。在我看來,是話語權的交替。一是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自媒體崛起,傳統媒體權威趨於消解。二是年齡增長,80後、90後開始坐上話語權的位置。如此而已。

 

《後浪》青年們的真實想法

我看方方日記

英文版出版引發的巨大爭議

  

前段時間,方方日記一直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只是,前面是一片讚譽,後面是一片爭議,很有趣,很值得思考。

  

我沒有完整看過方方日記。但我對方方日記英文版出版引發的輿論大戰,卻十分的感興趣。

  

在我的朋友圈,恰好有兩派觀點。


支持者,宣稱“一個正常的國家要有不同的聲音”“負面的東西不足以顛覆一個國家”“表達自由”“只是文學”,更有甚者,舉出陳寅恪的旗幟“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種種。反對者,結合國外正在以新冠詆譭我國形象的背景,宣稱“英文版快速出版,違反常識,恐怕是別有用心”“方方日記中許多並不符合事實”,恨不能將方方樹立成人民公敵唾棄之。

  

在我看來,這不就是微博小粉紅和公知們大型爭吵現場嗎!而玩過微博、博客的人,近幾年來微博上的那些公知,漸漸的都沉默了,其很多人都是唱著美國屁香、中國飯臭的那種。如今小粉紅(主要是90後、00後為主)的勢力崛起了,我們仍然看到公知們的揶揄和嘲笑。

  

如何看待這種分歧呢?近些年來,目睹了國家一天天發展變化,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大家的生活水平都在日益提高,儘管不可否認還有許多不足,但許多人心中產生了這種滿足感和自豪感。但是另一面我也看到,一些人還在高舉著“自由”、“人權”等口號抨擊政府,另一邊又不斷褒揚西方的種種做法。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提出了“文明型國家”的概念,我覺得很有意思,他在自己的著作中說,我們現在很多人的思維還是西方式的,而缺少東方主導式的思維。

  

也就是說,別看我們現在許多大學老師、教授,口裡宣揚著“自由和人權”,到底還是拾人牙慧,卻沒有結合中國的實際,建立東方式的思維。這樣的公知們,是最迂腐的。

  

所以,我也就明白“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必要了。別看一百多年前,我們丟的只是領土和先輩的生命,從現在看來,在一定程度上我們還丟了民族的自信。

  

我希望那些學者講師,倘不是抱著取長補短的心態而是揣著洋葷的腦袋去看待中國問題,倒不如反省反省,這些年的書都讀到哪裡去了。

  

《後浪》青年們的真實想法

我想起大學時代的外國文學老師

  

一個月後,也是改革後的中國一個重要日子。許多人記得,許多人忘了。我忽然想起,我那位大學外國文學老師說過的一句話。

  

“那一屆學生,是真正關心國家命運的,是我這一輩子最為得意的一屆。”

  

這樣的話,他僅僅只說過一次。然而那時混跡博客的我記住了,並由此對這位老師產生了興趣。

  

後來,我大致知道了他的背景。他出生在城市的一個小有資產的家庭,再往上幾代我並不知曉,只是略猜他從小受到很好的教育。從業以後,在當年風雲形勢下,鼓動了學生上街,最後結局便是如此,一輩子是個講師,當然或許是他無心學術。

  

他的流言和風采是並存的。那時,學生之間傳聞,他有個當過自己學生的妻子,比他將近小20歲。後來,他也在課上直接承認了這一事實。學生們還是蠻喜歡他,因為他常在課間批判社會現狀,批判學校行政的不良作風。大家都很歡迎,喜歡這些抑揚頓挫的批判。

  

文學院的風氣常是如此。仰慕劉文典吸大麻,腳踢蔣介石,對現實翻白眼,一股傲然之氣橫亙胸中。我那時也深受影響。

  

五年以後,見過許多人許多事,才慢慢的把這傲氣收了,冷靜地看待現實,重新審視當年的“偶像”。

  

我確實看到,他備課講義的紙張已經泛黃,很少有更新,作為一個老師,我覺得不該;他的一些激憤,完全是歷史的遺產,盤旋的腦子裡,有時候半閉著眼睛不肯醒來。但好像他確實是個樂天派,像是個為國為民的失利者,索性在海邊買套房子,過自由自在的生活。


至於上課,除了掙口糧,還能給他不吐不快的機會,而他全然不計較他的學生的思想。

  

於是,我再審視那些網絡中、現實中詆譭領袖的人群,他們多半因為之前的家族受到某種牽連,從而對此刻的政體感到厭惡。也就是說,那些看似真知灼見,其實暗藏著自己的私心。

  

於是,在方方日記英文版出來之後,有的人想起了《日瓦戈醫生》的誕生;而我想起了那些在國外獲獎卻在國內禁播的影片,除卻藝術,是否別有用心?

  

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在這場抗疫之戰中,我們看到,西方依然試圖在詆譭中國,對中國的強大如鯁在喉,卻對自己的薄弱的政府治理能力視而不見。

  

是的,我們的政府並不是完美的。她保障了最廣大人民的利益,而那些被忽視、被某種原因撇下的少數人,她會努力通過政策兜底、社會保障等其他手段予以彌補。

完美並不存在,存在的只有不斷向完美看齊、不斷優化的政府治理能力。

  

是的,我們允許批評,允許嘲笑,但決不允許詆譭和抹黑。

  

這就是我的政治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