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产业变局,顶层设计先行

在全球化新时代的世界产业竞争格局新态势下,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型时期。中国的产业发展正面临着一个十字路口:一方面,“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3D打印等话题振奋人心;另一方面,工厂倒闭、生态污染、过度消耗资源、人力成本上升等危机令人忧心。中国的产业格局变得扑朔迷离。

突破产业变局,顶层设计先行

从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角度来看,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的现象更加严重,第三产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导致国民经济结构失衡。一方面,我国传统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虽然发展速度较快,规模很大,然而却始终大而不强,处在价值链的最低端;再就是产品结构不合理,一般产品相对过剩与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品短缺同时并存,在主要工业品中,有80%以上的产品生产能力利用不足或严重不足,同时每年还要花大量外汇进口国内短缺产品。另一方面,第三产业的教育、医疗、养老、环保等领域供给严重不足。

从传统产业本身来看,我国传统产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供过于求矛盾突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转型、制约供给侧结构升级的难题。在传统制造业中,钢铁行业是产能过剩的代表。2015年,我国粗钢实际产能约12亿吨,产能利用率不足70%。这一年,钢铁业全行业由盈转亏,亏损额为645亿元,亏损面达50.5%。

从供给体系的角度来看,以低收入群体为主的供给体系没有及时调整为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的供给体系,以致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无法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从表面上看,国内市场上供给充足,商品琳琅满目,但是“大路货”居多,高精尖产品少。从消费来看,随着人民大众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品位和消费水平也随之升级。但是国内的供给体系未能适应这一变化,以至于出国大采购成为一大奇观。每到节假日,国人赴海外“淘货”经久不衰,而且正在从高档奢侈品向中高档耐用消费品扩散,赴日游客疯狂抢购他们所能买到的一切日用品,甚至马桶盖。

处在产业转型期的中国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困境。通过一组数据,我们可以窥见一斑:机床占世界产量的38%,但数控机床基本靠进口;大部分出口机械为贴牌产品,拥有自主品牌的还不到20%。另外,90%的工业机器人、80%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70%的汽车制造关键设备、40%的大型石化装备等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及先进集约化农业装备全部依赖进口。


突破产业变局,顶层设计先行

20世纪90年代初,宏碁电脑创始人施振荣提出“微笑曲线”理论:曲线左侧是全球性竞争,胜败关键在于技术、制造与规模;右侧是地区性竞争,胜败关键则是品牌、营销渠道与运筹能力;中间下凹处为附加值最低的“生产制造”环节。如果把视野放到全球产业链之中,就会发现中国的大部分产业都处于“微笑曲线”的最低端,始终在全球产业链低附加值区域缓慢提升。

中国的各个产业为何会面临如此困境,主要有四大原因:

第一,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波士顿咨询在2015年发布的《全球制造业的经济大挪移》报告中指出,“以出厂价为例,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优势相较于美国,已低至不足5%。”人力方面,农村可转移劳动力人口下降,全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廉价劳动力时代结束,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资源方面,工业用地供应量减少,地价攀升,土地成为中国企业发展的重要约束因素;粗放增长方式被淘汰,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处罚力度加大,生产成本随之上涨。

第二,国际品牌影响力不高。

据公关机构爱德曼对于信任度的调查显示,中国企业在国内的信任度达到79%,在发展中国家为58%,在发达国家仅19%。信任度折射的是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和综合实力,三组数据依次递减说明中国企业的竞争力随疆域扩展而逐渐减弱,反映出中国品牌国际竞争力不强。走出国门的中国产品大部分还处在贴牌、代工阶段,品牌之路依然漫长。

第三,同质化严重,中低端产能过剩。中国各个产业长期面临的困境是高精尖产品稀缺,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许多技术设备落后、创新能力不足、工艺水平低下的作坊式工厂靠低价在市场夹缝中艰难求存,利润越来越薄,不惜以次充好苦苦支撑。在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结构的时代大潮中,这些企业会死掉一大批。

第四,全球竞争格局更加激烈。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浪潮引发制造业回流到欧美发达市场,重新占领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战略制高点;而生产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以争夺“世界工厂”地位的决心迅速追赶,在全球资源、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张的竞争中更加艰难。前后夹击的形势让中国产业面临双重压力。

客观来说,这四大原因导致中国各个产业面临的困境并非无底深渊,更似敲响警钟,未雨绸缪,在危机中寻找机会和出路。


突破产业变局,顶层设计先行


为了促进我国经济转型,中央适时推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作用就是让资本、劳动力和资源从传统落后产业部门向新兴产业部门转移,让生产要素被配置到劳动生产率更高的产业部门,从而提升生产要素效率,优化经济发展原始动力,进而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正从“高频词”化为政府、企业明晰具体的改革“路线图”。

“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发挥企业和企业家作为市场主体的作用。作为市场主体,中国企业应该积极地做出调整和改善,比如控制成本、提升效率;往“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提高附加值;重构商业模式,树立品牌意识;利用互联网,整合全球资源。从根本上来说,突破产业变局,关键在于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不断推进产业的升级换代,突破思维瓶颈和架构瓶颈。

而要实现这些关键因素的转变,企业的顶层设计必须先行。优化顶层设计,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服务的融合,实现生产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由注重规模到注重效率、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由产量到质量转变,为产业发展构筑内生动力,才能促进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做强产业集群、做优产业业态,形成多点支撑、多元支撑的工业产业发展格局,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这是产业发展的未来方向。

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还在于企业家的升级,面对产业变局,企业家必须有新思维。在微观经济层面上,产业转型升级主要是在众多企业家的带领下实现的。企业家以什么理念办企业,以什么方式获取利润,决定了产业发展的方向。企业家的眼界更决定了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景,如果更多的企业家都注重于获取短期利润,一心想“赚快钱”,那么,产业就难有真正的核心技术积累。产业核心技术的形成无不是企业家“耐心”的产物,没有执着的“耐心”,就难以形成真正具有中国根基的产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